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外婆的“财富”

作者:任 婧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2-28 星期三

    家风,就像一件历经时光打磨的古董,在几代人的呵护与坚持下,在漫长的岁月中悄无声息地积淀着,成为后代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在我们家,家风家训这个概念从来没有被提出过,但它又确实地存在着,如春风化雨般,在家里每个人的身上流淌着,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家人的行为方式。我们家家风的源头,就来自于家里最年长的人——我的外婆。

    外婆今年89岁,虽至高龄,但她的单纯与率真却一点都不少。逢年过节,我们年轻人聚在一起打个扑克玩个游戏,她都要凑过来,凡是会的一定要参与进来,不懂的,她就坐在我们旁边看着我们玩,还时不时要瞎指挥一通。一次,我弟弟给他两岁的小儿子买了个玩具,小孩玩累了便去休息了,照顾完小孩的弟妹回来就发现外婆正在捣鼓那个玩具,同时播放着音乐,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我是在外婆的怀抱中长大的,小时候,每天晚上我都挨着她睡觉,在她讲的故事的陪伴下,我便悄然进入梦乡。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儿时的一个夏夜,我不小心翻了个身,外婆呢喃着,下意识地寻找我的手,紧紧拉住之后,她才不再有动作,安心睡去。

    还记得,冬天,她为我缝制棉衣棉裤;春天,她为我做千层底布鞋;夏天,她为我做绵绸短袖、短裤……小时候,我胃口不好,在外婆家,每次菜一上齐,外婆总会先拿起一个热腾腾的馒头掰开,关切地问我:“娃,喜欢吃啥菜,外婆给你夹。”上大学之后,每次去看她,她仍像小时候那样对待我。时间在变,外婆对我的爱丝毫不减。对外婆来说,不管我走多远、长多高,我永远还只是那个她从小就放在心头上的孙女。

    外婆一辈子不识字,但她并没有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她83岁时开始学习写字,一辈子拿过锅碗瓢盆、扛过锄头也举过铁锹的手竟然握起了笔,这让我们觉得新奇又惊讶。起初我们都以为她只是一时兴起,过几天写不好可能就放弃了。一个月后,我们再去看她,只见桌上放着一本“田字格”的小学作业本,里面每一页都有外婆写的字,虽然歪歪扭扭却都笔画完整、字迹清楚。我瞬间就被触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外婆正佝偻着瘦弱的身子,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小凳子上,窝在小桌旁,一笔一划认真地抄着、模仿着……外婆坚持学习写字,为此也攒下了好多练习本,我曾带回一本作为珍藏。

    外婆虽没读过多少书,但从她那里我们总能获得一些朴素的道理。“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这些都是外婆的口头禅。记得一年夏天,家里的小表弟偷偷躲在墙根下学起了抽烟。外婆发现后,直接拎起手中的扫帚朝他打去,大家都怔住了,从没见她发过那么大的火。连我的舅舅也出面,说孩子还小,好好说教几句就行了,但外婆仍然不依不饶,她说:“小孩子就跟树苗一样,小时候长歪了就得强行掰直了,不然以后可怎么长得端正呢。”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听起来稀松平常,却道出了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观。

    由于没念过书,外婆有时候会乱用成语,让人哭笑不得。一次,我的舅舅打扫完院子就径直进了房间,留下过道没打扫,外婆看到后直接说:“你进来后就不能顺手牵羊把过道也打扫一下吗,还偷懒。”我们几个小孩听到之后哈哈大笑,笑得她很不好意思,却不知道我们为何发笑。我心里直想:“我亲爱的外婆啊,上了多年学,我竟不知‘顺手牵羊’还有这样的妙用。”因此,我们也牢牢记住了这个成语,也算是另一种学习和收获吧。

    那个年代,为了抚养家里的4个孩子,外婆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至今,她依然保持着节约的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小孩。不仅如此,她还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感染着身边的人。邻居孤寡老人无人照料,她会做好饭给送过去;邻居家的小孩子没有衣服穿,她会亲自缝制一两件送过去,借口说是给孙女做的穿不了;每当村里有什么捐款助贫活动,她都赶紧回家翻开压箱底的包裹,从最里层取出她用手帕包着的钱,自告奋勇地将她的一点点积蓄捐出去……这样的生活片段数不胜数,外婆身上这些美好的品质不仅温暖着周围的人,也慢慢地滋养着我们,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外婆就是我们家的宝,她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全家被天然地凝聚在一起,仰望着她,陪伴着她,又被她荫蔽着,快乐又幸福。

    耳濡目染下,外婆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早已通过母亲和舅舅传递给了我,那就是“认真做事,朴实做人,善良处世”。这几个字说来简单,要做好却十分难得,但外婆躬身践行用毕生经历为我们作了诠释,我想这就是外婆留给我们的“财富”。这种“财富”不会被消耗掉,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成为我前进中的“灯塔”,陪伴着我,鼓励着我,鞭策着我。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2月26日 总第318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