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英雄?汉奸?马占山坐上舆论“过山车”

作者:马占山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3-27 星期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北侵黑龙江。11月4日,日军进攻江桥,时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马占山,率军奋起反击,史称“江桥抗战”。马占山一战成名,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战英雄。不料,齐齐哈尔沦陷后,日军利用汉奸张景惠诱逼马占山加入伪政权。1932年2月,马占山充任伪黑龙江省省长,背上了“汉奸省长”的骂名。就任伪职后,他处处受到日军的控制和要挟,凡事都要听命于日本人。马占山遂于4月1日反正,揭露伪满洲国内幕,率军重新抗日,社会舆论再次转向马占山。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马占山多次成为新闻媒体聚焦的热点。从《北洋画报》和《天津商报画刊》这一时期多达20余篇的相关图文报道来看,马占山可谓坐上舆论“过山车”。

江桥一役 声名鹊起

    1931年11月3日,《天津商报画刊》第三版以整版报道了横空出世的抗战英雄马占山。其中《附马将军事略》一文介绍了马占山的生平事迹,其中提及,马占山“最善骑术,能双手同时持两枝(支)手枪开放,随意射击空中飞鸟,百发百中”,并在文尾感叹“可见天下事功,非凭借侥幸所能遽致也”。

    无独有偶,该版上《马占山之技击》一文也记述了马占山及所部不凡的射击技术。合众社记者在齐齐哈尔采访日军司令多门,问到马占山所率军队中是否有苏联人时,多门在否认了这种猜测的同时,提到了马占山军队的射击技术“异常准确”。作者接着说:“马将军之射击,确有非常精能。马将军自身如此,则训练之劲旅,亦可想而知……吾人今日所切盼者,即马将军整理部队,出其射击绝技,努力反攻。”

    11月17日,《天津商报画刊》刊登的《马占山的威名》一文,展现了国人对马占山出击日军的欣慰:“在这种勇于私斗、怯于公战的时候,得到马占山这一流人,还总算像个样儿。日本军攻打黑龙江,被马占山一抵抗,至今还没有打进去。”但这种胜利,也让作者对于东北局势有了几许不甘:“于是,吾们又感到辽、吉两省太便宜了日本,而不抵抗主义实在是大大的失策!”同时,从作者笔下描述的孩子们崇拜爱国英雄的细节中,也可窥见民间对马占山的感情:“有一位小孩,他把报纸上所登马占山相片剪下,贴在一张纸上,另外做了一个照相镜框,把相片放在里面,置于案头,晨夕晤对。”作者不失幽默地说:“这的确是马占山获得最大的光荣!”

    报界洋洋洒洒的溢美之词中,当然少不了名家的手笔。11月24日,《北洋画报》封面赫然刊登着马占山的巨幅肖像,著名记者吴秋尘在当期刊发的《题马将军象(像)》一文中激昂地写道:“在一月以前世不知有马占山其人;一月以来,世无不知马占山其人。马将军抗日一战,而名垂千古矣!国人尽如马占山,则马占山不足贵;中国仅有一马占山,而马占山三字,乃始有其无上之价值!马占山之所以为马占山,在能尽军人之天职,在有远谋伟略,在有必死之心,在知其必败而战!马占山及其部属,不畏风雪,不避艰苦,不畏暴日之坚甲利兵,不受暴日之货利笼络,故其勋业乃不朽,其人格乃不可及……马占山为名将,其部卒为精兵;而兼旬之间,受举世钦仰,寒强敌胆魄,为国家长城,作军人表率,又岂幸致之事哉!”

出任伪职 背负骂名

    当马占山突然降日并出任伪职后,举国上下一片哗然,国人对马占山的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弯。新闻报刊一边报道着各方流出的消息,一边对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加以揣测。

    1932年2月28日,《天津商报画刊》上的《马占山之谜》一文中写道:“马占山不是全国民众,甚至世界各国都认为中国的爱国英雄么?……但是,前天各报上忽又登着马占山到沈阳和张景惠、臧式毅、熙洽、赵欣伯那些丑贼,一块儿商量新政权的产生问题。而且还说马占山已对土肥原等表示服从新政权。”文中对那些为马占山募捐的民众感到惋惜,恨铁不成钢地说:“马将军现在如果真个变节,那么还不如龙江之役,被日军一枪打死,倒从此博得青史名标,永远在历史上是民族的英雄,何必活着现丑呢?”因当时尚无确切消息传来,作者虽不知马占山将何去何从,但他对于马占山的表态仍不失期待:“有人说,从马将军好几次的通电看来,似乎他决不会半途投降日本,或者这些消息都是谣言,马将军或者是别有作用,虚与委蛇,待时而动。这话自然也很有理由。又据十七日新联社电,马占山到沈阳出席会议后,忽然抱病卧床,这也有许多可疑的地方。总之,马占山现在的地位,竟成了东北事件之谜。北平某某等机关,打电报给马占山,叫他表明态度,吾们也是急于要读他的复电。”

    4月12日,《天津商报画刊》上署名“明溪”的《马占山原无姓名》一文,丝毫不掩对马占山的失望,并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将马占山贬低为一个拜金者:“马占山在嫩江抗敌的时候,眼看就要流芳百世,岂知中途变节,受尽各方笑骂,将来恐怕是一定要遗臭万年的了。前后判若两人,马占山也真算得是世界上的一个最善变化者。但是有人说,马占山最初也不是正当出身,后来被吴大舌头(吴俊升)收复,无非为的是钱。嫩江一役后,也是为金钱没有到手,等到金钱到手便又投降。可见他始终是拜金主义的信徒,根本上并没有变化。昨天又听见一位与东北有多少关系的阔人说,马占山本来连姓名都没有,因当时占了一座山,所以便自称占山,后来被吴俊升收复,这才加上一个马姓……最近听说马占山又恢复原来的面目,到拜伦督师,仍要抵抗日本,如果真能这样,马占山的姓名,终究是要流芳百世的了。勉之勉之。”

迷途知返 再获爱戴

    正在国人如火如荼地声讨马占山之时,他却重举义旗,再度抗日,其部下大多义无反顾地紧随他的步伐。于是,舆论开始认为,马占山当初投降,只不过是虚与委蛇,是他在内外交困之下施展的一个手段,他的抗日之心并未动摇。1932年4月14日《天津商报画刊》上的《马占山迷途知返》和4月26日《北洋画报》上的《老马识途》等文章已经坚定地认为,马占山仍是一位抗日英雄。国人对他的好感又渐渐地恢复起来。

    《马占山迷途知返》一文,表达了作者“琼”对于马占山再次投身抗战的意外:“近来义勇军风起云涌,攻打傀儡政府时,报上忽又登马占山迷途知返,加入旧吉林军预备抗日。这和马占山刚投降日本时一样是意想不到的两件事。马占山抗日,不特恢复他本来英雄的面目,一般曾捐款的人们,当也不致喊冤叫屈了。此后,马占山果真能报国救民,不再因金钱而变化男儿的志气,那么流芳百世,较之做不自由的叛贼,真有天地之别了。”

    “蜀云”的《老马识途》一文,不仅将马占山的投敌行为冠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堂皇理由,还再次对他寄予厚望:“自从再度通电,揭破日人阴谋,以归汉之关壮缪(关羽)自许之后,一段苦心,才又大白于天下……所谓‘叛逆’,人们也都知道有些是迫于环境,不得不然。其中未必没有人是在留有用之身,待有用之时,和马占山一样。我们在希望着‘叛逆’们的自觉,人人不至于永远执迷不悟!马占山用兵,在嫩江桥已经大显身手,忍辱四十日的结果,洞晓了暴日的阴谋,可谓知己知彼,再整军旅,誓复国仇,不入歧途,重归大道,走应该走的路,总算是一个‘识途老马’了!现在国人又重新惟‘马首是瞻’了,人人都要做‘执鞭之士’,督促着他前进。马占山更应当自勉,无负于国家,无负于民众,本‘愿效驰驱’之心,尽‘决胜千里’之力,成‘汗马功劳’之业!”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3月23日 总第319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