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东湖县志》之《县沟衢图》宜昌古城排水系统图解与述往

作者:特邀撰稿人 程锡勇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4-08 星期日

清末,湖北宜昌长江边雪景。

清同治三年(1864)《东湖县志》

    湖北宜昌,古称夷陵,建城史逾2000年。为利于城市排水和防范洪涝灾害,从宜昌建城之初,地方政府就规划设计并建造了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明清两代,宜昌城市排水系统不断营建、疏浚和拓展,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发挥了作用。清同治年间,宜昌城区东西宽约1里,南北长约3里,有40余条街巷,城内有5条排水大沟及若干条小沟,总长度约1里,各沟道均为暗沟,有的是砖砌石盖,有的是石砌石盖,上面可走车马、行人。

    清同治三年(1864)的《东湖县志》(清雍正年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府署所在地因有东湖立东湖县,民国初年改为宜昌县)中的《县沟衢图》详细记载了明清宜昌古城的城市排水系统,以及清中期宜昌地区的地形地貌。《东湖县志》中《县城垣图》和《县沟衢图》的说明文字记述:“城址地脉来自东山,由东北城迤逦而入”,“镇境(山)亘其北,葛道(山)竦其南,上纳金沙、岷山数千里之水,为城襟带,而荆门、虎牙诸山关键其外,形势雄秀杰出,俨然一名都会”,但“环城地址平衍,十余里无深渠巨潴以泄水势”。《县沟衢图》的绘制审定者是时任东湖知县、安徽桐城人金大镛。此图准确标注了排水沟走向及周边地名,记载了疏浚成果,而且立体、清晰地描绘了城墙、城门、街道、小巷、衙署、庙宇、文星阁、贡院、水井等古城样貌。这幅流传至今的《县沟衢图》是最早记录宜昌古城地形的档案文献。

    《县沟衢图》记述和标注了宜昌城5条排水大沟的走向和地理位置。第一条排水大沟走向:水自双堰塘东北流出,经县城隍庙北,折南至弥罗宫;墨池巷水一支北流也至弥罗宫,会双堰塘沟水入大沟,大沟水西流经镇署、鼓楼北,折北流,西流经北门、武庙、报恩寺南;在此接纳南来的雅台三面之水出北左门,经外板桥溪归大江(长江)。第二条排水大沟走向:自所堂街,经龚宅旁,从镇川门旁穿城墙,出水神庙上首,西流入大江。第三条排水大沟走向:自鼓楼街南首,北流经九拐巷,西折经白衣庵北白衣街,南折西流,从中水门侧穿城墙,出镇江阁南归大江。第四条排水大沟走向:自府城隍庙上,接府辕街明水,过十字街,经县辕南,出中水门下,穿城墙归大江。第五条排水大沟走向:自天官牌坊,接贡院门正街水,会小十字街,出文昌门外,归大江。图中,5条排水大沟均用虚线标出,以显示其为“地下管网”或“隐蔽工程”,并以简要文字依水流方向注明各条大沟的走向。

    金大镛在《东湖县志》中记述了疏浚沟衢的因果、理念和功德。他写道:东湖县城过去就有较好的排水设施,但这些设施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城市水患,“年久淤塞,浸淫蒸湿,必资开浚”。金大镛还写道:我率先倡导来做疏浚古沟的事,有钱有势的人都乐意资助,于是将募来的资金全部用在古沟疏浚上,尽全力来做,使大家都享受到了处在地势高而干燥地方的便利。

    文中所示档案为湖北省宜昌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3月30日 总第320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