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李显忠抗金立功勋

作者:特邀撰稿人 屠剑虹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4-28 星期六

    李显忠,南宋著名将领,原名世辅,字公弼,南归宋廷后赐名显忠,陕西绥德军青涧人,为唐宗室后裔,有唐以来世袭苏尾九族巡检。他好读书,通《左氏春秋传》《孙子兵法》,随父亲李永奇披坚执锐,出入行阵,胆略过人,武艺超群。父子破家殉国,志复中原。辗转自西夏投奔南宋后,李显忠曾率宋军屡败金兵,战功卓著,晚年定居绍兴。

    李显忠是继岳飞之后南宋又一位著名抗金将领,深受绍兴人民敬仰。至今,绍兴还留存着与李显忠有关的地名。

    绍兴古城西小河西侧有一条名为“武勋坊”的道路。南宋时期,武勋坊为绍兴府城内的坊名,后演变为路名,其出典就与南宋名将李显忠有关。

    李显忠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智勇双全。17岁时,金兵侵犯鄜延(辖境位于今陕西一带),经略王庶命李世辅(李显忠原名)之父李永奇派人侦察敌情。李永奇时为宋军巡检,他选择了作战经验丰富的张琦担此重任,此外还需一人同行。李世辅闻之,向父自荐请行。李父说:“你从未有打仗的经历,必定会连累张琦。”李世辅急忙争辩:“我年龄虽不大,但胆气不小。我定会与张琦一起完成任务,不让大家失望。”李父见李世辅出征心切,也知晓他武艺出众,胆略过人,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在这次出征中,李世辅不负众望,夜袭敌营,首立战功。他被宋军元帅提拔为承信郎,此后又积功至武翼郎。

    不久,延安府陷入金人之手,李世辅父子被俘。金人久闻李氏父子英勇,为了笼络当地军民人心,授李世辅父子官职。李氏父子身在金营,心却思宋。李永奇密嘱李世辅:“你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想方设法回归宋朝,不要因为我而改变志向,若归宋事成,我亦可名垂千古了。”

    此后,金兀术授李世辅承宣使一职,命他治理同州。李父密授李世辅计策:“从同州往南山,是金人往来驿路,你可在此地擒敌首领,渡洛(河)、渭(河),经商、虢而回到宋朝。你到鄜城时通知我,我再起兵取延安而同归。”

    李世辅赴同州后,即派遣黄士成持书信经四川至浙江,向南宋朝廷呈报归朝之事。李世辅在同州抓获金元帅撒里曷,驰马出城到达洛河,因舟船误期而无法渡河。金兵闻讯追来,李世辅与金兵屡战而胜,见金兵越来越多,李世辅将撒里曷推下山崖,长驱而往鄜城,并派人告知李永奇。李永奇闻讯后即带领家人出城,到达马趐谷口时,大雪纷飞,朔风凛冽,地上积雪难行,李氏一家老小终被金兵追上,全家200余口人惨遭金兵杀害。皑皑白雪之上血流成河,延安人闻知噩耗声泪俱下。

    当时,夏、金不和,李世辅率部属26人杀出金兵重围,投奔西夏,并借西夏之兵攻金。因李世辅身在西夏,心在宋朝,夏人大为不满,就以铁鹞子军进攻李世辅军,被李世辅打败。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李世辅自西夏率旧部及所招募的万余兵马回归南宋。他虽历尽艰险,父母妻子俱亡,但对国家之忠心矢志不移。回归之日,李世辅心潮澎湃,失声大哭,部属亦哭,哭声不绝,感天动地。

    “忠义归朝,惟君第一。”宋高宗在宫中亲自接见李世辅,表彰他的赤胆忠心,赏赉颇丰,并赐名显忠。适逢金兵进入南宋边境,李显忠与诸将率兵迎战,金兵大溃而退。此后,李显忠屡败金兵,声威大震,金兵闻其名,无不胆战心惊。绍兴二十九年(1159),金兀术两次发兵南侵,宋高宗命李显忠出兵讨伐。李显忠勇猛无比,屡建战功,收复和州、灵璧,中原震动。之后,李显忠累官至太尉。

    宋孝宗即位后,积极准备北伐中原。李显忠率宋军奋勇杀敌,收复虹县、宿州等地。当时,南宋将领邵宏渊与李显忠共同主持隆兴北伐,但邵宏渊心胸狭窄,嫉妒李显忠之功,耻居其下。

    六月,金帅孛撒率马骑10万攻宿州,李显忠亲率宋军与敌战数十回合,孛撒大败撤军。翌日,更多的金兵前来攻打宿州,李显忠请邵宏渊并力夹击,但邵宏渊却躲在城内按兵不动。李显忠只得独自率部与金兵展开了百余次恶战,杀敌5000余人。不久,金兵援军又至,情况十分危急。此时,邵宏渊对其部下说:“如此盛夏,摇着扇子还觉不够凉快,更何况在烈日下穿着盔甲去苦战呢。”邵宏渊如此惑众,顿时军心涣散,所属将士趁机临阵脱逃。李显忠移军入城后,城内军力空虚,他虽竭力御敌,又斩敌2000余人,终因寡不敌众,使宿州城得而复失,导致隆兴北伐失败。此战宋军损失惨重,李显忠纳印待罪,被贬为果州团练副使,安置在潭州。

    不久,朝廷获悉李显忠兵败原因后,让李显忠来到绍兴,恢复其防御使、观察使、浙东副总管等职。李显忠十分仰慕绍兴,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上有不少英雄在此建功立业,留下不朽功勋。大禹治水,地平天成,其功巍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实现复兴大业;马臻筑鉴湖,舍身造福后世。他走遍了绍兴的山山水水,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他深感自己年迈,希望百年后能长眠于这方神奇的土地,遂向孝宗提出归老于此的请求。

    不久,李显忠复太尉职,宋孝宗在绍兴府城西小河旁赐其府第居住,岁赐米两千石。淳熙四年(1177)初,宋孝宗为李显忠府第赐名“武勋”,以表彰其功勋。同年七月,李显忠去世,享年69岁,谥号“忠襄”,葬于绍兴秦望山北面的老虎山上。

    李显忠一生,立功异域,与其父破家殉国,志复中原,未就而卒,天下惜之。宋孝宗为纪念他,命人将其画像绘于临安阁上。

    宋宁宗嘉定年间,绍兴知府汪纲将绍兴府城内的行政区域重新规划,共设5厢96坊。“武勋”府第所在的地方,被命名为“武勋坊”,属第4厢。明神宗万历年间,城内坊数并减,武勋坊始作为路名沿用至今。旧时,武勋坊为一条临河道路,河东端与西小路相连处建有武勋桥,河西端建有思桥,其地名出典均与李显忠有关。

    如今,在武勋坊这条路上,已不见李显忠府第及武勋桥、思桥遗迹,但武勋坊之路名,尚能引导人们了解这条街巷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4月27日 总第321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