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让“北方变成南方、冬天变成夏天”

——全国劳模李墨林与“四季青”的历史渊源

作者:沙 敏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5-02 星期三

    在北京风景秀丽的玉泉山下,泉水静静地流淌了几千年。这里优质的水源灌溉出古代皇家供品京西稻,这里肥沃的土地培育出现代北京的“菜篮子”——四季青蔬菜基地。

    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北京市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一年四季丰富着京城百姓的“菜篮子”。四季青蔬菜基地的创始人李墨林,曾于1957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李墨林家里保存的老照片记录了他潜心蔬菜种植的往事。这些老照片中,有他在菜田里劳动的,有他在温室大棚检查蔬菜长势的,有他与社员探讨蔬菜品种改良问题的。其中,一张李墨林在展览会上介绍温室蔬菜生产经验的照片格外显眼。他手里拿着精心培育出来的黄瓜向大家传授种植要领。

    当年,为了实现“北方变成南方、冬天变成夏天”的目标,李墨林与合作社成员毫无保留地将独特的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到华北、东北等地区。他们还专门挑选出社里最好的种子,寄给其他合作社的农民兄弟。除此之外,每年还会有很多农民兄弟来到四季青“取经”。

    说起“四季青”这个地名儿,其实与李墨林还有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墨林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但由于资金缺乏,无法建设大规模的温室大棚。后来,党中央号召农民组成互助组,共享生产资源。就这样,李墨林联合了几户农民成立了互助组,并在羊坊店村建起了简易温室大棚。

    1952年春,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李墨林和互助组的成员搬迁到了东冉村乡北高庄(今四季青),并用搬迁费搭建了温室大棚。同年,李墨林成立了海淀区第一个农业高级社——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当时,北京的温室大棚很少,冬天的蔬菜产量低、价格贵,市民只能储藏几百斤大白菜吃上一个冬天。在这种情况下,市民迫切需要温室蔬菜,这也是农业发展的重点。李墨林为了培育出温室蔬菜,便带领社员扎根在温室大棚里,终于在同年底成功栽培出了黄瓜、西红柿、柿子椒等夏天才能吃到的蔬菜,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在李墨林与合作社成员的努力下,他们的温室大棚产量高,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质量好,为合作社赢得了赞誉。

    1954年后,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与西冉村乡第三农业生产合作社,东冉村乡第四、第五生产合作社等合并,达到784户的规模。这么多合作社合并后,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大家经过反复讨论,定名为“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寓意为一年四季都能生产蔬菜。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李墨林更是一门儿心思扎根在温室大棚,发明了不少“土”方法来提高蔬菜产量。他带领大家,将传统的防风墙改成了更加保温的火墙;将火管改成供暖炉,并把供暖炉从地上改为地下,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消耗;还增加了培育的蔬菜品种,先后成功栽培出了北方大部分的蔬菜。在李墨林的带领下,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1955年度全国农业增产模范单位。

    1956年春,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规模,与蓝靛厂社、联华社、火器营社和光辉社合并,成为京西最大的农业合作社。两年后,四季青、西山、万丰、香山、玉泉等8个社合并,由此“四季青”作为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域名称被正式确立下来。

    如今,名闻遐迩的四季青蔬菜基地早已退出公众的视野。李墨林的遗物与老照片已经成为档案,被北京市档案馆和海淀区档案馆永久保存。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4月27日 总第3212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