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我的国,我的社

作者:梁艳丽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5-04 星期五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离不开无数仁人志士尤其是科学家们对真理的坚持和对科学的追求。邓稼先、赵九章等“两弹一星”元勋,黄昆、谢家麟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这是一串闪光的名字,他们有着科学救国、科教兴国的伟大抱负,怀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赤子之心,以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在勇攀科技高峰的崎岖山路上负重前行。他们是“九三学社人”的骄傲,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无数民众爱党、爱国,传递着“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正能量。

    1983年2月的一天,美国国务卿乔治·普拉特·舒尔茨来华访问,邓小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他。当时,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十分猖獗,认为中国又穷又弱,中美建交是中国有求于美国,而美国无求于中国。舒尔茨在与邓小平的交谈中略带傲慢,认为某些尖端技术不是中国靠自力更生能研制的。对此,邓小平用事实驳斥:“不,您错了!原子弹、氢弹和所有的核武器,算得上‘尖端’吧?美国这方面的技术一直在对中国搞封锁。但是,我们不都一一通过独立钻研、自力更生,办到了吗?”会谈结束后,邓小平请舒尔茨转告里根总统:“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她的屈辱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

    他们是科学界的巨人,用科技成就为国家赢得了尊严;他们是奉献的楷模,以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人民的尊重。邓稼先1985年获得“原子弹特等奖”,个人得到的奖金只有20元。2017年当选“九三楷模”的医学翻译家王贤才,在十几年的牢狱生涯中,虽然译稿多次被焚烧,但他坚持翻译了460万字的世界医学名著《西氏内科学》第十五版,为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建设科技强国的紧迫性不言而喻。九三学社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在如何对待付出与收获、个人与国家的问题上,九三学社主席武维华告诫大家,想挣钱不应该干科学家这行,“科学家还是要拼的,靠‘朝九晚五’是不行的,要到科学事业中找到成就感。”

    在九三学社,有一批与时间赛跑的科学家。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领跑全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神威·太湖之光”成为新一代超级计算世界冠军,当我们为这些成就感到骄傲、欣喜的时候,请不要忘了潘建伟、严俊、张耀南等人的付出。除了这些名人,九三学社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社员,他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自身学术优势,走基层、搞调研、写报告、提建议,积极履职尽责,展现了参政党的新面貌。

    七十载跋山涉水,七十载岁月如歌。回眸历史,我们不会忘记,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我们不会忘记,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指导下,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政议政,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华美乐章。我们不会忘记,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大环境下,科技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和民族命运,包括九三学社社员在内的广大科技界知识分子自觉担负起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勇于担当,追求原创,聚焦科技前沿,为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每年春天的全国两会中,政治面貌不同、职业身份不同的委员代表们有同样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我的国,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我的社,正在为科技强国战略默默付出。付出是最好的爱国,参政是最好的合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5月3日 总第321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