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翁泽生:抗日陷囹圄 传书慰家人

作者:任建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5-22 星期二

    翁泽生(1903-1939),台湾省台北市人,祖籍福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台湾省籍共产主义者。他在台湾组织青年学生开展抗日爱国活动,向台湾乡亲宣传祖国大陆的革命运动;他在祖国大陆团结台籍学生开展抗日斗争,号召祖国同胞支持和援助台湾的抗日活动,被誉为“台湾最光辉的一颗红星”。

    1921年10月,翁泽生加入台湾文化协会,开始参加抗日爱国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担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1926年底回厦门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2月,出任漳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前往上海从事中共地下工作;1932年,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秘书长。

    1933年3月4日,因叛徒告密,翁泽生在上海租界被捕,后被囚禁在位于台湾的日本殖民监狱里。在长达6年多的牢狱生活中,他受尽酷刑,但是从未透露过中共党组织的任何秘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气节。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珍藏有一组翁泽生家书原件,共8件(套),是他1933年至1939年间在台湾监狱里写给家人的,其中两封写给母亲、6封写给妹妹。当时监狱里的“犯人”虽然可以与外界亲属通信,但是所有信件的内容都要经狱官审查通过后,盖上“许可”二字,才能寄出。因此,翁泽生的家书上也盖有“许可”字样。

1933年12月1日,翁泽生在狱中写给母亲的家书。

    翁泽生在监狱中受尽折磨,他在忍受着肉体痛苦的同时,仍在家书中极力安慰遭逢变故、为家计发愁的亲人,为自己不能尽到为人子、为人兄的责任而深感愧疚。一位拖着病体、面对敌人酷刑坚贞不屈的血性男儿,在书信中却是忧心母亲身体的孝子,一位恨自己不能为妹妹们分忧的兄长。

    先来看看翁泽生于1933年12月1日在狱中写给母亲的家书:

    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廿日奉上一信。谅达尊前,儿本拟待得尊谕,然后就役,但拜读前接十一月十日来示,敬悉母亲尊意亦欲儿早日做工,故于十一月廿六日就役,现已在做轻工,贱体粗安,伏希勿过忧虑,是为至盼!因儿之事,母亲诸妹不知流尽多少泪珠,此后过年过节亦不知如何挂虑忧愁!每一念及便觉心酸,但幸台地气候温和,贱体亦与在外无异,只要母亲诸妹康健,他年必有一朝得以重庆团圆,一切统希宽恕放怀,万勿过于哀伤,是儿所至望至盼者也。做工以后,一切皆用官物,钱项寄来亦无用,且儿尚有三十元左右,此后请勿寄下,书籍若有必要,儿即禀明,否即不必寄来,家中款项若有余裕,万望慈母多服补品,或买一蓄音器解闷!现时阿冬(注:翁泽生妹妹)等有职业,时若能贮(储)蓄些少,亦可为不时之需,但万事总望母亲诸妹以保持健康为要,勿过节省以伤玉体。严冬将到尤希自珍为荷!批信此后三月来往一封,若十一月十日以后已另有来示,下次请于明年新二月中付下,儿三月中可接读并奉覆也。若有亲戚信件可一并封下(或在尊信中写入)。诸妹均望自珍玉体,此祝慈亲康安。

    十二月一日 儿泽生

    翁泽生入狱后,这位积极投身抗日运动的中共党员,在日寇监狱中的境况可想而知。再加上牢房阴暗潮湿,他不仅患上“犯人”们经常得的脚气病,连他的肺病也因敌人的酷刑摧残而更加严重,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然而为了不让家人担忧,他从不过多地透露自己的身体情况,写给母亲的家书里经常出现的多是“贱体粗安”“贱体亦与在外无异”等话语,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宽慰家人,“他年必有一朝得以重庆团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人的惦念之情。

    再来看看翁泽生于1935年4月30日在狱中写给母亲的第二封家书:

    母亲膝下敬禀者

    接四月十二日来示及妹函,拜悉父亲逝世之后,因欲待儿回家,故至今尚未出殡,不安奚如!据妹函云“父亲在世之时常念儿不回家”,今儿在父亲去世之时,既不能奉侍左右,何忍再因儿之事,使父亲不能出殡。且儿之事,尚未解决,故望母亲勿因儿事久待,早日为父亲出殡,是所至盼。含泪上言,千祈采纳!再儿现在内,不能如在外时供给家计,若万一有时家计困难,请向安安堂药店先行拨借,他日若获重归厦地,儿当负责奉还。现儿事预审终结,并已蒙台北市京町四丁目三番地古屋贞雄辩护士慨允,代为辩护,谅不日第一审公判即将开廷(庭)。贱体粗安,用费尚足,敢希勿念!再此次父亲于二年前去世,但妹妹等因恐儿过于忧虑,故不通知,情虽可感,惟此等大事,以后望一一即行通知与儿是盼。天气日热,万望保重玉体。诸妹为家计劳苦,不胜感激,请传命善为珍摄是荷!

    儿泽生于台北市福住町五番地构内

    在翁泽生被捕入狱几个月以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家人为了不让翁泽生伤心,对他隐瞒了这一消息。翁泽生后来在与妹妹翁阿冬(又名冯志坚)通信时,才得知此噩耗。失去敬重的父亲,他内心痛苦万分,父亲在世时,他不能侍奉左右,如今,又因为要等他出狱而使父亲不能出殡,为人子者更是深感自责。虽然很想送父亲最后一程,但他却无能为力,只能含泪劝母亲:“勿因儿事久待,早日为父亲出殡,是所至盼。”他被囚禁狱中,不能照顾家人,所以就想尽力帮助家里解决遇到的困难。“若万一有时家计困难,请向安安堂药店先行拨借,他日若获重归厦地,儿当负责奉还。”鉴于上次家人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虽然理解家人是怕他忧虑,但他仍希望能及时得知家里的真实情况,于是他恳求母亲:“惟此等大事,以后望一一即行通知与儿是盼。”

1935年4月30日,翁泽生在狱中写给母亲的家书。

    1939年初,日本殖民者见翁泽生奄奄一息,提出只要他肯“发誓转向”,“写悔恨状”,就让他出狱治病。但是翁泽生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说:“在这里是死,出去也是死,何必成为火线上的逃兵。”直到翁泽生病危,日本殖民当局才允许其“保外就医”,但是他在出狱19天后,便因病去世,时年36岁。

    中国人民并未遗忘这位为抗日爱国而鞠躬尽瘁的革命志士,1976年,翁泽生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5月18日 总第3221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李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