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品味京腔京韵

作者:赵 强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6-06 星期三

    不久前,我从电视中看到,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开办了一家博物馆,馆内有一间展室,专门保存了几十年前北京的各种声音。可见,留住以往的特色声音,也是一种城市档案,而且这种档案更具有感染力。

    多年来,我一直喜欢北京话,那种有余音绕梁之美的声音,时而幽默调侃,时而沁人心脾。前些年,我在天津工作时常常来北京出差,到了北京就特别爱听老北京人说话,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菜市场、商场,或者是在地铁里、胡同中,经常会竖起耳朵听一听极具魅力的京腔。2008年,我正式调到北京工作,成了一名新北京人,此后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京腔。

    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以它的巨大包容性接纳了来自海内外的各类人才。因此,无论你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地铁、公交车里,南腔北调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不过,在各类声音中,那种甜美的、近乎绕梁效果的北京话,仍会时不时地传到我的耳朵里。

    北京话接近普通话,它比普通话多了儿化音及上声调。北京方言的儿化音的比重相当高,不但活跃了语言氛围,也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当然,北京话还富于变化,“大爷”本是尊称,但前面加上个“你”字,就成为骂人的话了。

    真正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说上一口纯正的北京话,令人听后觉得十分过瘾,是一种享受和乐趣。我记得1989年我来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时,班上就有一个老北京。我至今还记着他那幽默的口吻和纯正的北京话。本来我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自我觉得说话还算幽默,然而同老北京人比起来,还差得远。北京话不但语音好听,而且抑扬顿挫,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无穷的韵味。

    我喜欢听北京话的发音,总觉得北京话跳动着一种动人的韵律美、节奏美。尽管我也试图学一些,仍属于“东施效颦”,至今效果不太明显。有时很多人一听我说话,就说是天津式的普通话,一个人的方言的确是伴随着自己的一生,除非做了播音员这样的专业工作,才不会有家乡话发音。但是北京话的魅力并没有因为推行普通话而有所减少。北京话那种独有的艺术感染力一直深深地打动着我。

    周末闲来无事,我喜欢到东城、西城的一些胡同里走走,看着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四合院和普通民居,听着那些让人心动的北京话,再吃点北京小吃,真是惬意无比啊!

    如今,我所在的单位附近有许多北京胡同,都是历史文化街区,每个胡同都述说着不平凡的过去。尤其是白纸坊、右安门一带还是辽金文化的重要遗迹。每天上下班见到周围的老北京人说着纯正的京腔,看着他们提着鸟笼子遛弯,聊着些家长里短,真是倍感亲切。同时,也为当初自己作出到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决定感到无比正确!

    我爱听北京话,时常沉醉在它那韵味无限的意境中……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6月4日 总第322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