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上的旁听者

作者:特邀撰稿人 刘传吉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6-07 星期四

    1911年12月29日,17省都督府及谘议局代表40余人在江苏南京丁家桥原江苏省谘议局开会,投票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最终孙中山以高票当选。选举会结束后,与会者47人合影留念。那么,这张“全家福”中的47人都是谁?是否都是参会的正式代表?抑或还有其他人士在内?

两位未注名合影者

    关于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选举盛会,虽然当时媒体不乏报道,诸多参会代表或见证者也都留有回忆文字,但有的记载却存在含糊和歧异之处,由于关键性档案的缺失,甚至在参会代表人数、人员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一张备列各省代表名单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摄影”照片,为我们提供了解开这个谜题的重要线索。

    1927年,参加过这次选举会的广东代表邓青阳(原名邓宪甫)“重履此地……抚今追昔,良用慨然。因觅得此旧照,缀序其概,重行摄影,以资来者观感焉”。他在重新装帧的合影边缘依次题写了与会17省代表44人的姓名,即奉天代表吴景濂,直隶代表谷钟秀、张铭勋,河南代表李鎜,山东代表谢鸿焘,山西代表景耀月、李素、刘懋赏,陕西代表张蔚森、马步云,江苏代表袁希洛、陈陶怡(遗),安徽代表许冠尧、王竹怀、赵斌,江西代表林森(即林子超)、赵士(仕)北、吴铁城、王有兰、俞应麓、汤漪,浙江代表汤尔和、黄群、陈时夏、屈映光、陈毅(即陈仪),福建代表潘祖彝,广东代表王宠惠、邓青阳,广西代表马君武、章勤士,湖南代表谭人凤、邹代藩、廖名缙,湖北代表马伯援、王正廷、杨时杰、居正、胡瑛,四川代表萧湘、周代本,云南代表吕志伊、张一鹏、段宇清。此外,还有“徐总司令绍桢、程都督德全之代表、监票员刘之洁”。

    上述各省代表和监票员共计45人,而合影人员共47人,那么多出来的这两位合影者又是谁呢?对此,邓青阳在题注中并没有交代。有人猜测是会议的工作人员,有人则认为是与会的嘉宾。关于代表之外另聘工作人员的说法,尚未找到史料支持。据《民立报》《申报》等报道,选举会由议长汤尔和主持,江苏代表袁希洛担任书记,刘之洁监票,参会者除各省代表外,还有军、学等界来宾30余人,其中大半是军界中人,而这两位能参加合影,其身份必有特殊之处。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两人当为旁听会议的华侨代表冯自由和吴世荣。

华侨代表旁听选举

广东代表邓青阳于1927年题注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举会摄影”照片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关于有华侨代表与会之事,选举会举行次日《申报》曾报道:“共到代表十七省,鄂、湘、粤、桂、苏、浙、皖、赣、闽、晋、陕、滇、蜀、汴、鲁、奉、直并华侨。”虽然没有交代华侨代表的人数及具体身份,但明确指出17省代表之外还有华侨代表参加,当不无根据。

    当时,确有华侨代表来宁(即南京)参会之事。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反清革命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辛亥革命爆生后,海外侨胞群情激奋,并公举代表回国参加临时政府的创建。据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记载,选举会前夕,美洲各埠华侨总代表冯自由、南洋各埠华侨总代表吴世荣联袂到沪,会晤江苏都督程德全、沪军都督陈其美,告知来由,希望能以正式代表身份参会,请予帮助。程德全、陈其美遂允其请,致电黎元洪等要人,谓:“南洋各埠华侨总代表吴世荣、美洲各埠华侨总代表冯自由已到沪,拟赴南京组织临时政府会。南洋、美洲华侨千数百万,关于革命事业及共和主战之进行,助力甚大。此次公举代表赴会,似当允其有选举投票权。如何之处,诸公等定之。惟明日即行正式选举大总统,是否,请迅速电复南京代表团为祷。”该电发于选举会的前一日,即12月28日。同日,黎元洪接电后,即致电南京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谓:“此次选举大总统,其投票权每省不过一票。海外同胞散居各处,综而言之,以南洋、美洲为多,类能关怀祖国,见义勇为。此次既被公举而来,自当优其权利,如内地各省代表,使每代表有一票之权,惟正其名曰‘东半球华侨代表’‘西半球华侨代表’。不审以为当否?”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于收电之后,便开会审议此事,结果“议决华侨要求派代表案,应俟规定参议院章程时提出公议”。由于当时参议院尚未成立,参议院章程亦未制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也没有关于华侨代表参政的规定,因而冯自由、吴世荣并未获得选举会正式代表的资格。作为折中方案,联合会特许两人旁听选举会。对此,冯自由后来在所著《革命逸史》中回忆道:“武昌举兵后二月,旅美致公堂及同盟会、洪门筹饷局等三团体,公推余为美洲革命党总代表,回国参加组织共和政府事宜……及归抵上海时,适在中山先生莅国之前数日。尝偕南洋革命党总代表吴世荣结伴赴宁,拟列席各省代表之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嗣以该会尚无华侨享受参政权之条文,仅能厕身旁听席而已。”冯自由在文中所提到的“列席”,实际上就是作为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出席”选举会(当时对于“出席”与“列席”及“列席”与“旁听”,在语义上还没有现在这样严格的区分。又如1924年底段祺瑞执政府《善后会议条例》规定:“本会以会员全体三分之二以上之列席开会。列席员过半数之同意议决。”这里的“列席”,显然也是“出席”的意思,可为佐证),前述程德全、陈其美、黎元洪等人的电文内容也可以证明此点。

    冯自由在《华侨与辛亥革命》中的记述就更加具体,他说:“民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之前,海外华侨革命党特派归国参与组织中央共和政府之代表二人,一为南洋同盟会总代表吴世荣,一为美洲致公堂、同盟会、洪门筹饷局三团体之总代表冯自由,均于辛亥十一月初旬返上海,同向代大元帅黄兴及沪军都督陈其美报到。是月六日孙总理由欧洲抵沪,冯、吴二人往谒,即由总理及黄兴、陈其美先后电告各省代表联合会以归国之海外革命党代表将参加组织临时政府事。初十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临时大总统正式选举会,冯、吴二人同往报到。代表会主席谓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并无海外华侨参加选举之规定,故归国代表只可就旁听席等语。因是,此二海外代表仅能观光临时大总统诞生之盛典而已。”由此可知,对华侨代表参会予以支持的除了程德全、陈其美、黎元洪等之外,还有孙中山、黄兴等人。冯自由在回忆中丝毫未提程德全、黎元洪,可能因为两人后来都被归入“投机革命”的“旧官僚”之列,故用“春秋笔法”隐去其事(此种“曲笔”不足为训)。

    冯自由、吴世荣二人是到会时才被告知无权参与投票,只能旁听选举。虽然他们未取得投票权,但作为海外华侨的代表,将广大侨胞关心祖国命运、希望参与祖国建设的热切愿望带回了国内,也算不虚此行。至于冯自由、吴世荣以旁听代表身份参加选举代表“全家福”拍摄,较之其他与会嘉宾,于情于理都更为合宜。当然,因为两人并非正式代表,所以邓青阳在照片题注中未开列华侨代表,亦在情理之中。

    冯自由、吴世荣二人当时都是同盟会员,故称“海外革命党代表”。中华民国成立后,他们都为争取华侨参政权而继续努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6月1日 总第3227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