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情系兰台

作者:梁 燕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07-16 星期一

    兰台世界博大精深,蕴藏着大学问大智慧。档案像个人的自传,真实客观地记录着人们的成长与进步、发展与荣耀,那点滴笔墨便是每个人最真实的生活轨迹;档案又像一面镜子,在周而复始的日月交替中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人事的兴衰。回首20余年兰台生涯,万般感慨聚心头。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档案管理工作是轻松悠闲的,作为一线的档案管理人员,我对这样的“行业印象”真是哭笑不得。日常档案工作中,档案整理和档案审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人事档案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数据的记录和录入不仅关系着档案所属人的隐私名誉,也和后续档案查找工作紧密相关,容不得丝毫差错。此外,档案工作人员要经常修补抢救陈旧破损的档案资料、持续关注档案库的温湿度、不断收集新档案资料、及时为人事需要提供最精准的第一手资料……每年最忙的时段,档案工作者都要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我身边的同事们常常半开玩笑半抱怨地说,为了工作连病都生不起了。

    档案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不言而喻,每次指尖拂过一卷卷档案的时候,就像在和一位思想老者握手一样。档案见证了几代人的奋斗历程,也陪伴着我度过了20余年。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到档案室工作时,一切对我来说既新鲜又陌生。我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鼓着一股劲,暗暗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样子来。白天,我从实践中学习,有不懂的就去请教他人,保证经手的工作不出一丁点儿错误。晚上,我便自己加班查阅学习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听说单位定期会组织档案管理培训,我还会主动找领导争取学习的机会。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我成长很快。至今,每次档案入库前的审查整理环节中,我都会坚持逐页逐字地将档案资料通读一遍,20余年如一日,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如今想来,当时年轻的我虽然不如老同事有经验,但我经手的档案从无半点儿差错,大概靠的就是这份认真和专注的劲头吧。

    心系档案,胸有豪情。作为一名与档案打了多年交道的兰台人,档案管理工作已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了我的挚友,我也更深刻地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意义。面对着档案架上排列得井井有条的档案资料,我颇为骄傲,这一卷卷整齐的档案资料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在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中的积累和沉淀,凝聚了几代人为教育事业发展而奋斗的心血和汗水。看着密密麻麻的档案,感受着这股奋勇争先的劲头,我也情不自禁地被感染着,一种光荣与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和一卷卷档案打交道,还要和各种借阅档案、查找资料的人打交道。在为查档者提供热情服务的同时,我也收获了满足和快乐。还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正要下班时,在单位走廊里遇到了一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大爷,大爷因为房产分配问题需要查看已过世哥哥的档案信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档案当时并未录入电脑系统,且纸质档案存放在档案架最上方的木质柜子中,查找起来非常困难。看到老大爷焦急的样子,我一边安慰老大爷,一边踩着凳子仔细查找。经过半个多小时不停的翻阅,我终于找到了老大爷需要的档案资料。老人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连连夸赞我们档案室资料保管工作做得好。此外,还经常会有因工作需要来查阅档案的公检法人员、抱着尝试心态来找多年前报到证的领导干部、粗心丢了教师资格证来找认定表的新入职教师……这些查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档案工作者服务的方向,每次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后,我都会有种十分充实的满足感。

    一卷卷档案记录着历史,服务着现实。我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惊心动魄”,也没有太多的“大风大浪”,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与档案工作相伴成长20余年,凭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志,不仅给予了我埋头苦干的动力,也滋养了我愉悦享受工作的心态。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一如既往地在兰台路上努力求索。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7月12日 总第324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王亚楠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