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永远的收藏

作者:四川省档案学校 张其可

来源:四川档案

2018-07-27 星期五

    在四川省档案学校工作了25年。花甲之年,属鸡的我光荣退休了。

    有了大把的空余时间,刚好又看到四川省档案馆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民间档案资料、照片、实物等史料的公告,我立刻就想到了我曾在西康省工作过的父母。

    我的父母都是原西康省的干部,一个在西康省广播电台工作、一个在西康省财政厅工作。父亲在世时总爱收集保存一些个人资料、照片什么的,我想,会不会有什么值得捐出来的东西啊?想到此,我就花了些时间去“翻箱倒柜”,希望能找出一些父亲保存的有意义的东西。翻出了一大堆东西,仔细筛选鉴别,还真翻出了一些自认为有用的资料,我把它们一一拍照、发给了省档案馆,供他们鉴别挑选。不久,我就得到了答复:史料可用,如愿捐赠,均可征用。

    高兴之余,赶紧把这些要采用的照片、资料和实物进行分类、细心保管,等待捐赠的那一天。终于,那天,省档案馆派专人来到学校接受我的捐赠,共计有:历史照片16张、资料7份、实物8件。四川省档案馆向我郑重颁发了收藏证书,注明:“所赠档案资料已被我馆收藏。特发此证,以表谢忱”。

    像完成了一件大事,我心里边如释重负!已驾鹤西去的父亲在世时留下的东西终于可以作为有收藏价值的档案被永远留在了国家的档案馆,既为我们的档案馆藏增加了一点内容,又让父亲个人保存的东西有了归属、有了社会意义,让我欣慰啊!

    父亲留下的资料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1950年西康和平解放时,解放军入城前后的一些历史照片;一类是父亲在西康广播电台工作时单位组建、撤销时的集体合影照(包括母亲在西康省财政厅工作时一些单位集体合影);还有一类是父亲个人在西康广播电台工作时单位发给他的工作聘书、工资单和50年代的“选民证”等个人资料。

    众所周知,西康省是一个1939年建省、1955年即宣告撤销的川边特别区。原西康省省会雅安是一座通往西藏咽喉要道的重要城市,因为原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宣布起义而于1950年和平解放。

    1950年2月1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此次捐赠的好几张照片就是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军乐队的入城仪式、中共雅安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劲草社》(父亲是《劲草社》成员)在雅安的文辉桥头迎接解放军入城和在街头演出活报剧的照片。照片背面,父亲都清楚地记载下了每一张照片的拍摄内容和拍照时间,十分难得。

    父亲是雅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在新组建的西康人民广播电台(先是在西康日报社)工作。此次捐赠的两张集体合影,分别反映了《西康日报》成立及西康广播电台撤销的历史。两张照片背面父亲都写明了照片的时间及内容外,照片的正面也清楚地印着“西康日报创刊纪念1950年8月1日”及“1955年10月1日西康人民广播电台撤销全体同志合影1955年11月11日”的字样,这作为文字信息齐全的档案照片资料,有图有文,也应该很有保存价值。

    还有父亲保存的个人资料,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像那份保存完好的1951年4月21日西康日报社团支部“青群报”聘用父亲为“壁报委员”的聘书,用的是“西康日报”公文信笺,行文格式规范、手书字迹清楚,用印、落款年月完整,是60多年前的一份非常完整的档案资料;还有父亲保留的几张那时他的“工资条”,有一份写的是,“津贴:16.402、袜子一双,8.520,合计:24.922”。父亲每月加上发的袜子也算收入的一部分,有20多元。这在当时算是收入比较高的了,听母亲说,那时她在部队,每月才五毛钱的补贴,即使转业退伍到了西康省财政厅也才每月拿7—8元的津贴。

    光阴似箭,时光飞转。60多年前的历史通过父亲保存的资料再次呈现在了我们眼前。我感叹,感叹档案资料的重要作用:见证历史,面向未来;我欣慰,欣慰祖国几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变化,国泰民安,走向繁荣。

 
 
责任编辑:王建英 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