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父亲的难忘记忆

作者:梁 璐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0-19 星期五

    我的父亲梁广智生于1950年,家住北京市朝阳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我的父亲也不例外。上山下乡、取消高考、改革开放、第一次物价调整等,都让父亲赶上了。他告诉我,在他68年的人生里,插队前后的那段日子是他最珍贵、最难忘的记忆。

到延安贫困县插队

    1969年1月,当时我的父亲19岁,他响应号召到陕西延安安塞县(今延安市安塞区)插队。在当地,父亲积极向老乡们学习种地、除草、打柴、养猪、放羊等,凭借劳动吃饭。“刚开始,插队知青是和当地的婆姨一样的工分,后来经过几年的努力,不少人都和当地男性挣得同样的工分。”梁广智说:“我大概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也挣到了一天10个工分。”

    当时陕北百姓靠天吃饭,生活十分艰难,经常是寅吃卯粮,上顿不接下顿。当地老乡淳朴善良,在他们的帮助下,知青们学会了不少劳动技能和生存技能,逐步适应了当地的生活。

    干活之余,父亲还经常看书,从书中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不断增强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增加无论时事如何变幻都能坦然面对的底气。

当了两年代课老师

    1971年11月的一天,大队书记郑重地交给父亲一个“政治任务”——去公社取文件。父亲到了公社一看,全部是封好的盖着绝密印章的文件,里面有18件附件。他小心地签字取件后便立即返回大队。大队到公社要翻两座山,前后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一路上,父亲连走带跑,半刻不敢耽误。回到大队,父亲以为完成了任务,没想到书记却让父亲把文件拆了,并念给他听。父亲忙说:“这不合适,我不是党员。”书记说:“没关系,我让你念你就念,再说我也不认识字。”

    一天,大队召开党员大会,父亲以一个普通知青的身份第一次参加了党员大会,向大队的全体党员传达了文件精神,这件事让父亲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加深了他和乡亲们之间的信任与感情。

    陕北地区贫穷,很多孩子上不了学。知青的到来对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当地很多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当地教师资源极其有限。有一天,大队书记找到父亲,希望他能教孩子们认字、学知识。书记恳切地说:“我们农村人吃亏就吃亏在没文化上,不能再让娃娃们当‘睁眼瞎’……”

    在简陋的教室里,父亲教孩子们认字读书,带孩子们玩……就这样,他当了近两年的代课老师,一个人教了4个年级的将近30个孩子,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73年,父亲回京前,很多孩子为他送行。

返京后投身改革浪潮

    1973年,父亲返京,被分配到北京朝阳副食品总公司立新基层店工作,很快便置身于滚滚的改革浪潮中。从基层店员到燕丰商场书记,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印象较深的就是第一次物价调整。

    父亲参加工作后,商品价格虽然低,但供应水平不高,满足不了需求。1985年,改革进行到第七个年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放开部分副食品价格,这是一次重大改革。当时,父亲担任基层门店的经理,那时物价的调整是严格保密的,组织好副食品价格的调整关系到党中央国务院改革举措的落实,关系到每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当时在基层店,父亲几乎每天都要开会,研究物价调整前的准备工作,公司也多次组织学习,领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精神,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父亲和同事经常加班加点。

    价格放开的当天,所有经营商品要全部进行盘点,父亲说:“当天早晨6点钟,我就到了门店,上货、搞卫生,要在价格出台前保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防止发生商品脱销,避免造成不好影响。当天营业时间结束后,我组织全体职工彻底进行商品盘点、调整价格、更换标签……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做完这些工作,保证了第二天的正常营业。”从第一次价格改革到如今已经过了30多年,父亲说,现在商品价格的波动随着市场供求变化,已经成为常态。

    后来,父亲多次重返延安故地。如今,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都能上学了,农民们也都过上了好日子。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0月18日 总第328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