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

——乾隆帝与盘山的不解之缘

作者:张 蕾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0-22 星期一

    清乾隆帝喜好游历山水,自称“山水与我有宿缘,每遇佳景辄欢畅”。乾隆帝除了下江南、上热河外,游览次数最多、留下诗篇最多的当数位于京东的盘山了。曾六下江南的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之后,却不再下江南,而是更加频繁地前往盘山游览,他一生巡幸盘山多达32次,并感叹道:“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是什么让一代帝王情愿舍弃繁华江南而钟情于此的呢?

钟情盘山建行宫

    盘山位于今天津市蓟州,始记于汉,兴于唐,极盛于清,是佛教文化和皇家文化共融的胜地,历史上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曾纷纷到此处游览。

    在清代,蓟州成为皇家往返东陵祭祖的必经之地。据记载,康熙帝在祭祖过程中曾多次经过蓟州,并登临盘山。盘山古寺僧人智朴因撰写的《盘山志》体例谨严、文字清新,深得康熙帝青睐。

    由于乾隆帝在做皇子时就曾反复阅读《盘山志》,对盘山的美景十分向往。一次,他奉命去东陵祭祖,途经盘山,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盘山,虽没有时间深入了解此处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但这一带的奇峰怪石,令其赞叹不已。乾隆帝继位之后,每次到东陵祭祖,回京时都会到盘山游览。他继位后第二次巡幸盘山时,更是作《登盘山口号》诗一首。此时,乾隆帝已经对盘山的风景流连忘返。乾隆七年(1742),他下令在此地修建行宫。两年后,行宫修建初具规模,他便与皇太后“驻跸行宫遍览诸胜”。乾隆十九年(1754),盘山行宫建成。

清 乾隆御笔《盘山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藏有一幅《盘山图》轴,为乾隆帝所绘制。此幅画作表现了盘山全景,构图雄浑饱满。图仿元代倪瓒和明代董其昌画法,层次丰富,秀润苍郁。《盘山图》中部偏下处用精细的界画表现盘山行宫最主要的建筑之一静寄山庄。山庄周围层峦叠嶂,可见数处寺院。这些寺院从山脚往山顶排列,分别是“天成”“少林”“千相”“中盘”“万松”“盘谷”“云罩”。静寄山庄与七处寺院的名称均用小楷书写在相应位置,并在字上钤御用闲章。乾隆帝热衷书法,亦喜绘画,曾留下大量御笔书画作品,但如此大幅的山水画则较为少见。这幅画作上有其御笔题咏30多处,可见是其得意之作。画上钤有“八徵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太上皇帝之宝”。

    据清末傅增湘《〈静寄山庄歌〉有序》记载:“山庄在盘山之阳,乾隆九年(1744)所建,规制差仿避暑山庄,垣周七里半。其后略加恢廓。”静寄山庄建成后,乾隆帝曾驻跸32次,嘉庆帝曾驻跸7次。嘉庆十五年(1810)后,遂绝巡幸。道光十一年(1831),裁撤盘山行宫,所有陈设运往避暑山庄。

    随着盘山的名胜越来越丰富,乾隆帝认为康熙年间的《盘山志》已不能反映盘山面貌,便命人纂修《钦定盘山志》,描述盘山美景。《钦定盘山志》专设“巡典、天章”,集成5卷,冠于卷首。

盛极一时的佛教圣地

    盘山山深林茂,景色清幽,素有“东五台山”之称。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凄美的传说:乾隆帝巡幸盘山时,偶遇少女盘儿,两人情投意合。由于皇太后的阻挠,乾隆帝放弃了与盘儿的姻缘。后来,盘儿到盘山的尼姑庵中剃度出家。年老之后,乾隆帝时常来到盘山追念盘儿,再也不去锦绣江南。

    中国古代名山多为僧道居所,盘山也不例外,这里曾相继建造了鳞次栉比的72座寺庙、13座玲珑宝塔。著名的有:天成寺、万松寺、法藏寺、盘古寺、云罩寺、少林寺、双峰寺、云净寺、上方寺等等,并建有水月庵、东竺庵、观音庵和关帝庙。乾隆时期,盘山佛教发展极盛,成为京东乃至全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盘山的众多佛寺,现多为废墟遗址,或仅存佛塔,或见些许碑石碎瓦,或为残垣断壁,但从其遗迹来看不难想象当年香火极盛的景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阿克当阿呈盘山云净寺等殿宇面宽柱高丈寸数目清单》档案就记载着寺院建筑群的雄伟风范:“云净寺宫门楼五间,明间面宽一丈一尺七寸,两次间面宽各一丈六寸,两稍间面宽各一丈,进深一丈五尺四寸,前后廊深各三尺八寸,簷柱十二根,通高一丈五尺四寸,圆径一尺,金柱十二根,通高一丈六尺六寸,圆径九寸,排山柱二根通高二丈二尺六寸,圆径一尺,柁高一尺宽八寸五分。大殿五间,面宽俱一丈一尺,进深一丈七尺八寸,前后廊深各四尺四寸,簷柱十二根,高一丈一尺三寸,圆径一尺二寸,金柱十二根,高一丈二尺九寸,圆径一尺二寸,柁高一尺宽一尺……”

每到盘山必有诗

    乾隆帝曾在盘山留下了御笔《游盘山记》以及1700余首歌咏盘山的诗作,一些御笔被镌刻在当地石壁、石碑上。在盘山天成寺前,有一座乾隆帝御制碑,阳面刻有乾隆七年(1742)写的《游盘山记》,阴面刻有乾隆九年(1744)写的一组吟咏盘山的诗作。其中,《游盘山记》开头的“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是为盘山……”成了名句。

    乾隆帝非常重视这些可以长久保存的石刻御诗,乾隆八年(1743),仅镌刻一处御笔石碑,就花去白银五百八十二两七钱一分九厘。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帝发现盘山行宫石壁上镌刻的御笔诗句颜色太浅,龙颜大怒,下旨将所有负责承办监造的官员都交内务府大臣议罪,命令御书处官员自带干粮前往盘山返工。

    《盘山金石志》中记载着其中几首乾隆御制诗:

    题云净寺

    禅关东竺东,蹀马路才通。

    岭亘遥分谷,天高不碍风。

    玲珑思雁塔,寥寂守龙宫。

    一室无余物,仙花落半空。

    题云净寺二绝句

    珠勒徐教仄栈遵,明知云净近东邻。

    林中忽听鸣梢转,笑似花间喝道人。

    毗卢野衲不知遵,麋鹿寻常可结邻。

    分付春云慢净去,只应作雨利农人。

    题云净寺口号一首

    横盘松岭降还升,恰有招提倚翠崚。

    山寺副名诚善矣,岂知我正望云兴。

    如今,云净寺只保留着依山而建的地基,但从残存的地基和档案中仍能看出巍巍盘山中寺庙群落当年的宏伟,从御诗里也不难体会“十全老人”对彼情彼景的爱慕和眷恋,正如其诗句所言:“今日身行图画里,六尘幻有等浮云。”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0月19日 总第328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