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一半岁月 一半火焰

作者:吴敬德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1-19 星期一

    翻开档案的扉页,千年光阴从指间缓缓流过,指腹摩擦的声音若蝴蝶振翅之响,虚幻而缥缈。于是我便入了这缥缈的乐,乐声里夹杂着历史流淌的旋律,此刻的我,应是入了梦、入了史的。

    远处忽然传来的呼号声惊醒了我,抬眼望去,那是一团火,火焰跳跃着,驱散了漆黑,让我看清了火焰中跳动的影,上面印着口耳相传的图案,那是最原始的记录。一股风吹来,影子换了形状,变成了结绳和刻契,然后又不断地变换着,最终定格成了图画,那是汉字的前身,亦是中国档案的雏形,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备忘、承诺和凭证的作用。

    时光飞逝,火焰一直未曾灭下。我看着图案慢慢地变化着,最终变成了文字,又自文字中生出了更多的记载,那是尚在襁褓中的中国档案学。从孔子的《春秋》到司马迁的《史记》和刘知几的《史通》,再到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这是名家们在文献整理和史学研究的实践中,融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历史编纂学及档案文献编纂理论和方法于一身的成果,是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原则和方法的认真探讨和总结,更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后来,火焰逐渐微弱,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火焰重新明亮起来,自此我国档案事业也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孱弱到强大的蜕变。档案开始见证城乡的发展变迁,记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经济和社会发展点滴,聚焦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标注刻度。

    今天,透过档案的扉页,40年前的场景依稀可见,一声春雷轰隆冲破思想桎梏,唤醒沉睡了的大地,第一家合资企业被批准成立,第一个经济特区拔地而起,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开工,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诞生,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落幕,第一只股票发行,土地拍卖的第一槌被敲响,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进入人们视野,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挂牌,第一家互联网企业进入市场……无数个“第一”,让大国崛起成为一种必然。

    年华如歌,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蓬勃生机,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电子商务四通八达,我们的共享经济令世界羡慕,但这远远不够,200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奥运圣火首次在中华大地上燃放;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行,灿烂的烟花与绚丽的水光在黄浦江上交相辉映;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2014年,为期3天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首个全国“双创周”举办;2016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神威·太湖之光”夺得世界超算冠军,成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那是加强对外交流的一场重要盛宴。

    我不禁思考,倘若没有档案的记载,我们那些发展轨迹该从何处寻回?40年的众志成城、40年的砥砺奋进历程又该依托在何处?穿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洪流,中国这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大国,如今已摆脱曾经的枷锁,不断走向强大。时序更替,梦想前行,那团火燃烧着,带着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1月15日 总第329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