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我有一个梦

作者:徐信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8-11-23 星期五

    作为一名老档案人,34年来,我目睹了湖北省荆门供电公司档案从手工检索到数字化搜索的发展蝶变,参与了荆门供电公司档案工作先后达到了湖北省级先进、国家二级和国家一级标准的艰辛争取过程,经历了从对档案一无所知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路历程。

    初入兰台,记得那是1984年。我每天的工作是收集整理电网改造、设备维修等文件材料,有时要花大半天窝在档案室里细细整理,腰酸背痛,手和脸被划伤也是常有的事。忙和累倒不足挂齿,作为一名女同志,关键是受不了洁白工作服上的污渍和脸上、手指甲缝里的那些黑色污垢。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尽快转变落后的人工档案管理方式?怎样才能实现快速精准的档案信息检索和信息共享?

    很快,10年过去了。1993年1月,荆门枣山变电站运行,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彼时,文书、科技、会计、实物、声像及技术图书等方面的资料越来越多,但由于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收集归档不及时、归档材料不全面、档案存放无序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因保管环境的限制,很多上了年头儿的档案资料容易老化破损,给档案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

    看到这一切,我十分着急,经常畅想着荆门供电公司档案管理实现自动化、实时化和网络化的场景。曾以为,这些想法不过是天方夜谭。没想到,随着2009年荆门变电站的投入运行,这些想法全都变成了现实。如今,档案人端坐电脑前,轻点鼠标,输入案卷编号,所需档案的时间、册数、数据等参数一览无遗,而我和同事手提登高凳、笔记本、手电筒,笨拙地查找档案资料的场景随之成为历史。

    穿梭于档案中,抚摸着那散发着历史余韵的案卷,作为它的守护者,一种成就感从心间油然而生。荆门是三峡电力外送的主要通道,也是南北电网的主要集结点。这些年来,在1000千伏特高压荆门变电站、500千伏双河变电站、斗笠岗变电站等工程的征地补偿、地方协调、线路架设工作中,荆电人积极抓住这些新机遇,充分应用档案数字化管理优势,一直默默无闻地付出,推动湖北电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如今,湖北电网已经发展成为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以220千伏电网为主体、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覆盖全省城乡、供电人口达6100万的现代化大电网,既为湖北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电力保障,又担负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跨区跨省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重要任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1年至2012年,荆门供电公司被国网湖北电力评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被湖北电力授予档案工作专业标杆单位,2015年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我也被授予了国网公司兰台耕耘荣誉奖。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正在拉开大幕,信息时代将给我们档案人搭建一个巨大的舞台。进入新时代,我依然畅想着档案馆未来的样子。我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推动下,这些兰台梦都会一一变为现实。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8年11月22日 总第330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