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青山口

作者:周后平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2-15 星期五

    这里,曾是湖南邵阳最高的村落,海拔1600米;这里,曾是邵阳最原始的土著部落,有上百户苗家,苗腔苗俗,古色古韵,有着原生态的纯粹;这里,曾有一条著名的“红军路”,当年红六军团长征翻越这里后才有扭转战局关键的“通道转兵”。这里,就是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横坡村。因进村的唯一垭口近似“O”字形,青竹环绕,常年翠绿,故名青山口。

    青山口,曾是一个贴上了穷标签的地方。载入邵阳文史资料的两个著名的关于穷的故事和一首山歌都是源于此。这两个故事分别是“一家人只有一条裤穿”“一家八口只有一床棉被”,这首山歌是“养女莫嫁青山口,麻布袋子当衣裳,半边锅子煮南瓜,全靠挖蕨度饥荒”。

    1985年,原国家地矿部派驻城步县的讲师团跋山涉水、访贫问苦来到青山口,目睹了这里的贫困状况,感慨万千,随后,撰写了一份调研报告。此报告后来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经济文化落后,群众生活困难》为题刊登在国家信访局的内部刊物《群众反映》第十七期上,并得到了胡耀邦同志的亲笔批示。这就是中国扶贫史上著名的“城步报告”,全国开发式扶贫的大幕由此拉开,城步成为“中国扶贫第一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青山口,这个曾经的中国开发式扶贫的触发点,这个让领导们关注过的地方,扶贫路上是否被落下,“真扶贫”是否精准到位,2018年8月,为拍摄一部反映城步扶贫的专题片,邵阳市档案局与市电视台联合成立摄制组决定聚焦青山口。

    摄制组的车只能到达横坡村2组,这里距离青山口还有20余公里,再往山上走只能依赖一辆经过改装的汽车。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当地人们在山脚至半山腰处修建了一条简易公路,后来就再没人敢开车上去过,除了近几年青山口于家女儿为回娘家专门打造的这辆“上山神器”。

    车进山后几乎看不到路,大部分路段像是吊在悬崖峭壁上。路宽仅能容一辆车,坡度一直保持在60度以上,弯道仅有15度至20度,每次转弯要倒车4次,让人胆战心惊。

    坐车只能到山腰,剩下的10公里就只能徒步攀行了。

    清晨这里刚下过雨,路上仍有积水,湿滑不堪。上山的路很崎岖,我们平处弯腰看路,陡处四肢爬行,过溪流时脱鞋淌水,艰难时手拉手接力。

    此时的天气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烈日当空,一阵风吹过,马上就是电闪雷鸣,暴雨瓢泼而至。一路上无人烟,只能顶风冒雨前行。路面积水平处没脚背,陡处如瀑布,汗水雨水并涌,鞋里早已灌满了水,不管高低深浅,一顿猛踩,溅起老远的水花。耳边到处都是山洪的轰鸣,走至溪口,水位已涨至大腿,水流湍急,大家只好胳膊挽着胳膊形成人墙接力通过,一路狂奔青山口。

    青山口的苗家人早已烧旺了一个大火炉,切好西瓜等候大家,于是大家光着膀子围着火炉烤衣服,吃着清甜的西瓜,顿觉神清气爽。

    据介绍,这里是横坡村8组,最多时有139户,因交通太闭塞,修路代价太大,大多人家已陆续搬离。至精准扶贫阶段前只剩4户,后有3户选择易地搬迁。如今只剩1户,户主姓于,就是当年“一家八口只有一床棉被”故事的原型。于家的老宅还在,那块“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的红军宣传标语仍依稀可见,门上几个弹孔,门外一架老式楼梯,一口铁架支锅,四处穿孔的楼板,像筛子一样漏雨的屋顶等,都在见证着曾经的过往,无声地讲述着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只是这老宅已近垂暮,风雨飘零,说不定哪天一阵风就会湮没于荒草尘埃之中,消失在记忆里。

    于家新宅是纯木质的标准苗家吊脚楼,宽敞明亮,还泛着松木的清香。里面收拾得很干净,家里用电采取光伏与柴油机发电双保险,有网络信号。于家在册人口9人,实际常住只有5人。户主于大妈80多岁了,因年事已高、故土难离,现由儿媳们陪伴,待老人百年之后再搬入山下已纳入规划的新居。问到现在的生活感受,于大妈竖起大拇指直夸:“党的政策好啊,我们吃不愁穿不愁。”一边夸一边脸上笑开了花。

    于家的最后守望,成了青山口这一片青山绿水的忠实陪伴者,成了偶然过路者的一处驿站,成了搬离这里的人们那缕剪不断的乡愁。

    暴雨初歇,站在苗家吊脚楼上远眺,一道绚丽的彩虹横挂天际,山间云雾缥缈,如梦如幻。眼前一片开阔的田野如绿茵般铺展,恰似深山的一块碧玉。雨后刚清洗过的空气浸润着林间山花绿叶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从山上下来,已是落日余晖,霞光璀璨。回眸青山口,云深不知处。如同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大家不约而同地跺了一下脚,顿觉脚踏实地。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2月14日 总第333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