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清宫里的门神门对

作者:郑海鑫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2-25 星期一

    新春之际,我国有张贴门神、春联(也称门对)的传统。门神,是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镇宅、迎祥。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寄托美好愿望。贴门神、春联的习俗起源于民间,宫廷之中也相沿成例。《国朝宫史》载,清代,“每岁十二月二十六日张挂春联门神”。和民间相比,清代宫廷中的门神、门对另有一番特色和讲究。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载绘制门神用料规定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宫中对联规矩多

天官赐福门神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有清一代,紫禁城内各宫每年春节前安挂门神、门对的时间相对固定,但也有一些特例。《康熙朝会典》载:“门神、对联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差官安挂,二月初二日收取贮库”,雍正朝所载与康熙朝一致,也是十二月二十四日,但实际安挂时间与典章制度有出入。雍正七年(1729),工部奏报,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安挂门神、对子,收回时间与康熙朝相同。此后的乾隆朝规定“元正各宫殿门神、对联于十二月二十六日部委官张挂,二月初三日撤出贮库”。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和嘉庆两朝期间,宁寿宫安挂门神、门对的时间最早,其中缘由有待考察。在乾隆朝,宁寿宫从十二月二十日起安挂门神、门对;到了嘉庆朝又规定,于十二月二十日安挂宁寿宫门神、门对,其余各宫从十二月二十三日起至二十六日安挂完成。此后直到清末,宫中安挂门神、门对的时间均以嘉庆朝的规定为依据,撤回收库时间自乾隆朝改为二月初三日后不再变化。

    我们今天见到的传统门对,多为墨笔在红纸上书写,但清宫之中的门对,则有一些例外。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副清代的“白底对联”,上联为“云窗月宇祥光遍”,下联配“青锁丹墀曙色分”。据学者考证,清宫中的门对,有一些是用白绢书写的。研究者认为,这是满人尚白、尚蓝传统的体现。对于清宫中“白底对联”的另一种解释是:“大内宫殿春联,例用白绢,由翰林谨书呈进。盖宫殿漆柱,俱大红色,故以白色映之。”清代笔记《清稗类钞》一书的作者即持这种观点。随着清代统治者不断学习和接受中原传统文化,紫禁城中也出现了茶色底或黄色底的对联,更为普遍的还是红底对联。乾隆帝御笔手书“天地三阳泰,乾坤万国春”及“乾坤增瑞色,宫殿纳春和”等对联皆为红底。

    古人从右到左的书写习惯,决定了安挂对联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宫廷张挂门对时也依此规矩。有时,差役、太监因识字有限或粗心大意,也会误将上下联位置挂反。乾隆二十三年(1758)大学士史贻直上奏“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乾清门对联左右悬挂错误,工部满郎中格忠额、汉郎中魏梦龙照疏忽例罚俸三个月”。乾隆四十三年(1787)工部奏“各宫殿往往有左右句联舛错,今本年现值悬挂门神对联,臣等公同商酌,于此次始安挂之时臣部堂官前往乾清门外按处稽查,至乾清门内臣部行文内务府转饬总管太监暗处稽查”。从此以后,宫中安挂门神、门对时,工部、内务府均派通晓文意之人稽查防止出错,一旦发现安挂错误,有关官员、匠役就要受到相应惩罚。即便如此,挂错对联的情况也难以完全避免。乾隆六十年(1795),对宫内对联张挂情况进行稽查,查出:基化门挂错一副,坤宁宫板房挂错一副,交泰殿班房挂错一副,长春宫宫门挂错一副。

    清宫中张挂的对联均为翰林拟定的吉语,一旦张挂,若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改,正所谓“万年沿用”。嘉庆二年(1797)正月初二日,工部官员“因旧档所载对联间有字句未合之处”更改了对联用字,此举破坏了“内廷永远遵用联句不应轻改”的规矩,最终,所有改字对联均恢复为原文,换写绢、绫等工价费用均由工部擅改字句的官员赔偿。如果对联内字句确实需要更改,需要上奏并将修改人官职、姓名书写在对联后面,以备日后核查。乾隆十八年(1753)十二月二十八日工部官员换写对联时将咸福宫对联内“徧”字讹写为“遍”字,按疏忽例对包括工部尚书在内的6名官员罚俸3个月。

专司门神制作的门神库

仙姑门神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宫中负责门神对联的制作、修缮、保管的部门称为门神库。门神库隶属工部,位于北京东安门南池子。门神库设首领太监1名、太监10名、领催2名。由于宫廷门神制作工艺复杂,门神库匠人分工十分细致,主要包括画匠、裱匠、木匠、彩漆匠、油匠、条匠、贴金匠、绣匠、销金匠、镫匠、缨子匠、裁缝匠、节匠、藤匠、雕銮匠、锉匠、镟匠等。

    宫中张贴和安挂的门神、门对宽高尺寸大小不一,以所安挂门框尺寸办理。以宫殿值房纸门神为例,《钦定大清会典》规定,门神库造高二尺五寸、宽一尺五寸门神150对,高二尺二寸、宽一尺四寸门神5对,高二尺、宽一尺门神15对,高一尺八寸、宽一尺门神50对,高一尺八寸、宽八寸门神30对。

    清宫所挂门神主要有将军门神、天官赐福门神、童子门神和仙姑门神几种。《钦定大清会典》规定了各种门神的式样:将军门神式样为“右幅绘秦叔宝,白面绺髯,甲胄戎装,戴盔着靴,手执长柄瓜锤,朱色外衣,黄袍;左幅绘胡敬德,紫面满髯,朱色外衣,蓝袍,其余与右同”;仙姑门神式样为“右幅翠蓝色上衣,白裙描竹叶纹,一手执拂尘,一手扶锄柄,以锄荷篮,内置蟠桃。左幅仙姑紫衣,白裙描折枝花,服饰姿态与右侧相同”。

    门神库制作绢制门神、纸制门神的工艺、用料等,均严格依照《钦定大清会典》《工部匠作则例》规定。绘制宫殿挂屏绢制门神,描金彩画将军、福神等每尺用大绿银朱、黄丹、定粉、天大清、南梅花青、松花石绿、广靛花、广胶、白矾、贴金油各三分,朱砂、石三绿、天二青各一分五厘,胭脂、螣黄、徽墨、红黄泥金各五厘,红黄飞金各二张。描金彩画满云将军,用石大绿银朱、黄丹、定粉、天大青、南梅花青、松花石绿、广靛花、广胶、白矾、贴金油各二分七厘,朱砂石三碌天二青各一分三厘,胭脂、螣黄、徽墨、红黄泥金各三厘六毫,红黄飞金各一张八分。又如绘制纸制门神:彩画将军、福神等每尺用石大绿、松花石绿、广胶银朱、黄丹、广靛花各三分,天大青、南梅花青、石三碌、白矾各一分五厘,胭脂、螣黄、徽墨各四厘。彩画满云将军,每尺用石大绿、松花石绿、广胶、银朱、黄丹、广靛花各二分七厘,天大青、南梅花青、石三绿、白矾各一分三厘,胭脂、螣黄、徽墨各三厘六毫。

    《工部匠作则例》对宫中所用门神、门对的装裱工艺和拴挂方法也有规定:每扇面用白熟细画绢,托用榜纸、西纸、白布各一层,背里用高丽纸,衬里用西纸、苧布各一层,以黄金绫、黄榜纸各一层镶边。纸门神则用高丽纸彩画、黄高丽纸沿边。各宫殿如换造门神、门对则正面用绢一层,朝鲜贡纸一层,白榜纸二层,西纸一层,苧布一层,背面用朝鲜贡纸一层,共七层,后减去白榜纸和苧布,共用纸五层。制作好的门神门对皆用红铜丝做扣绊拴挂,拴挂门神一对用红细铜丝一钱八分,拴挂门对一对用细红铜丝一钱二分。以杉木做架,迎面四明边抹高二分,落堂处边抹(大边和抹头合称边抹),起做鱼脊背柱香线,面用白熟细画绢一层,白榜纸一层,山西毛头纸一层,苧布一层,高丽纸一层,边抹用黄榜纸托衬金黄绫缘边,砑线明黄绫出线,平面裱造。

    门神库不仅为宫廷制作门神、门对,和硕公主、和硕格格、多罗格格合卺房,贝勒、贝子府大门所挂门神、门对均由门神库制作。由于工匠有限而制作任务繁重,有时会出现元旦之前门神、门对未全部赶制完成的情况,于是宗室王公的府邸就需要自行购买纸质门神、门对张贴。雍正八年(1730),临近岁尾,各王公府所用门神、门对未能如期交付,门神库只为贝勒允禧、贝子允祜二府画造挂屏门神6对、门对6对,原因是这两处府邸的大门为铜泡钉,只能挂不能贴,其余府邸按例“办买纸门神、对子”。

门神门对的安挂

将军门神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紫禁城内宫室房屋众多,安挂门神、门对是一项兴师动众、费时费力的工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道光十七年(1837)档案记载,紫禁城内外围中、东、西三路,共挂门神1659对、门对1657对。每年岁尾,张挂门神、门对之前,总揽此项工作的工部要专门上书奏闻。然后,工部官员及匠役会同内务府掌仪司、营造司太监及宫内太监共同协作,才能如期完成张挂门神、门对的任务。

    清代定例,随门神、门对一同安挂的还有《宫训图》12幅,《宫训图》所绘均为古代贤孝女子,按成例分别挂在后妃所居的东西六宫。具体分配情况是:东六宫的景仁宫挂《燕姞梦兰图》,承乾宫挂《徐妃直谏图》,钟粹宫挂《许后奉案图》,景阳宫挂《马后练衣图》,永和宫挂《樊姬谏猎图》,延禧宫挂《曹后重农图》;西六宫的永寿宫挂《班姬辞辇图》,翊坤宫挂《昭容评诗图》,储秀宫挂《西陵教蚕图》,咸福宫挂《婕妤当熊图》,长春宫挂《太姒诲子图》,启祥宫挂《姜后脱簪图》。这12幅《宫训图》上均书有乾隆帝御制赞语,如《徐妃直谏图》上书:“元成有言,愿为良臣,流风丕振,乃自宫嫔,徐妃上书,东征抗陈,惜哉唐宗纳而弗断,外事征讨,内营宫馆,顿忘初年,如圜斯转。”《太姒诲子图》上书:“昏姻匹妃,王化之始,维周勃兴,嗣征太姒,富而能伦,贵而不恃,载在风诗,葛覃卷耳,更勤教诲,有谷诒子,昭哉嗣服,武周济美。”由此可见乾隆帝欲以古代贤孝女子训导后妃的初衷。

清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二十九日,内务府关于

紫禁城内外应修门神、门对的奏折。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三日,紫禁城中各处分别将门神、门对摘下,交由门神库统一保管,《宫训图》摘下后,收存在景阳宫后学诗堂。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2月22日 总第333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