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陪我成长的那些老物件

作者:鲁玲芬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3-11 星期一

    我是1979年出生的,刚好赶上了好时代。转眼间,我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步入不惑之年,而祖国也在这转瞬而逝的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从前的那些老物件,那些生动的记忆如电影般一幕幕在眼前放映。

自行车的故事

    自行车是20世纪80年代老百姓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当时主要有“永久”“飞鸽”“凤凰”等品牌,颜色多为黑色,款式也不多。那时,村里哪户人家若买了自行车,相当于现在购置了高档私家车,是件脸面增光的事,是家庭经济实力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表现。虽然这些名贵的“黑宝马”适合成年男性骑行,但女性和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学习自行车的积极性丝毫不逊于成年男性。那时孩子们学车不需要教练,全凭自身看家本领,在一番摸爬滚打中自然习得这项技能。

    寒暑假期间,村里就变成了现成的学车基地,这里有场“练”,有路“考”,但没有考官,整一圈学车流程自学自评。所谓的“场”,就是生产队的集体“晒谷场”或村小学的“操场”;所谓的“路”,就是村里刚铺的沙石路。学车的孩子们大多上小学的年龄,身高与自行车不相上下,所以学车时无法跨上横档坐到车座上,只能一只脚踩在左边的脚踏板上,另一只脚从横档下斜踩到右边的脚踏板,因为车身不平衡,骑车时也只能左右踏板一上一下转动半圈链条前进,十分费劲。车技稍好的男孩们则会一鼓作气躬身转动全圈链条,自行车的车速就快了,算是考出了“驾照”。这种“斜式”自行车学车法,大家是普遍认可的,毕竟是孩子们初学自行车的一种成功模式。倒是那还们学车却是战战兢兢,歪歪扭扭,没踩几圈就被迫“着陆”了,所幸巾帼不让须眉,屡败屡战,最终她们还是骑稳了自行车,脸上顿时洋溢出灿烂的笑容,就像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日子,红红火火。

电视机的“成长”

    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也是件稀罕物。改革开放没几年,国内商品市场就活跃了起来,电视机也成了商店柜台上难求的热门货,往往一上柜台就被争抢一空。精神文明总是伴随物质文明产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帮助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口袋里也逐渐有了钱。电视机的入户给老百姓带来了精彩的娱乐节目,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虽然是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信号也不太好,全靠两根可伸屈的天线左转右摆调控图像清晰度,屏幕也经常飘雪花,但对当时的人们来说,能看上一屏密密匝匝的雪花也是美美的。

    当时,村里能买上电视机的人家算是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小伙子求婚,丈母娘不似现在这般要求买房,而是要求买电视机,这是女方嫁妆的门面,也是衡量男方家庭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到了盛夏时节,新婚人家的院子里总会挤满来串门看电视的人,农民们虽然对普通话不完全听得懂,但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谈得头头是道。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上海滩》《楚留香》《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是大家最喜欢看的,现如今都已成经典,却仍是百看不厌。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电视机陆陆续续进了千家万户的门,外观也作了改进,颜色也变得丰富起来,尺寸由十几英寸增加到二十几英寸,人们的生活也如这电视机的尺寸和色彩,步步攀高,日日添彩。

缝纫机的旧事

    缝纫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庭妇女的生活好帮手,也是心灵手巧女性的谋生手段。当时,乡里的小集市上新开了几家小型裁缝店,店里大多是手动的“蝴蝶牌”缝纫机。去裁缝铺做衣服时,常常看到裁缝师上面右手一转,底下双脚一踩,缝纫机便“哒哒哒”地转动起来,细细密密走线缝布,不到一分钟,一块布就缝好了,相比以前守着针线笸箩,在灯光下一针一线地做衣服方便高效多了,做出来的服装质量好款式多。裁缝师傅全凭手艺吃饭,哪家的手艺高,生意就红火,店里挂的成衣也多。如印碎花的“的确良”衬衫,镶花边的绸缎百褶裙,下口宽大的时尚喇叭裤,脚踩布带的健美“踏脚裤”,各式样品既新潮又漂亮,真正让那个年代的小伙子大姑娘们潇洒地走了一回。

    裁缝店里除了一位资深师傅外,往往还有几位初出茅庐学手艺的小徒弟。等到学满功成,小徒弟们就自立门户另开裁缝铺子了。所以人们常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当时,国家给老百姓创造了一个创业致富的良好社会环境,至于怎么致富,主要还是靠每个劳动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下海经商的大潮中,真正的弄潮儿属于抓住大好时机、善谋善断、敢闯敢拼、奋力书写致富梦的人。

老唱片的“记忆”

    老式的唱片机又称留声机,最初我是在电影中看到的。这种早期的唱片机是手摇式的,转台是一个精致的四方木盒子,上面装有一个金属大喇叭,看上去非常贵重大气。后来,姨夫家也买了一台唱片机,却不同于电影里的那台。姨夫家这台20世纪80年代的唱片机是电动的,电唱机的转盘镶嵌在一个蓝色的四方塑料盒里,上面没有大喇叭,而是外接一台收音机当音响。象牙白的唱针一碰到这些红红绿绿、薄如纸片的唱片,唱片就慢悠悠地转起来,同时收音机里也传出抑扬顿挫的戏曲或是节奏澎湃的流行歌曲。每逢过年过节亲戚朋友聚会,姨夫都会开动唱片机,“绍兴莲花落”“上海滑稽戏”“嵊州越剧”……满满的地方戏,唱得屋里屋外亮堂堂又闹堂堂,客人嘴角笑开了花,邻人放下活儿来串门。“这也太神奇了,一张塑料片竟然会唱戏!”人们似乎不敢相信,左看右看看不出啥名堂,便更觉稀奇了。彼时,乡村小院充满了幸福的旋律。

    后来,唱片机逐渐被录音机代替,录音机又被“互联网+现代音响设备”淘汰,改革开放的进行曲在这一代代的更新中越唱越嘹亮,越唱越昂扬。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记忆中那些自行车、电视机、缝纫机以及唱片机都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舞台,成为了珍贵的实物档案。它们不仅仅记载着那个年代的历史,更无声地记录着当时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20世纪80年代的弄潮儿,20世纪90年代的创业家,21世纪初的开拓者,新时代的追梦人,他们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最美好的年代,用勤劳和智慧书写过灿烂辉煌的历史。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

    看,未来的航船正劈波斩浪鼓帆向前,昂首阔步续写更加绚丽精彩的华夏篇章。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3月7日 总第334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