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从一份报告看人民海军的初创

作者:桂腾飞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4-26 星期五

 

张爱萍报告手迹首尾两页 中央档案馆藏

    在中央档案馆馆藏的档案中,珍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1949年7月关于华东海军的衣帽式样、编制表等问题给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聂荣臻的请示。华东海军的初创,为后来人民海军的成立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透过这份珍贵的报告,我们一起去重温人民海军创建之初的那些红色记忆。

诞生在小村落中的中国海军

    白马庙,是坐落在江苏泰州城边上的小镇,1949年4月23日13时30分左右,张爱萍将军在镇里的一座小楼内庄严宣告:“人民海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正式成立了!”

    人民海军在此时此地成立,是历史的必然。

    1949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在指出“国民党政权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打倒”的事实基础上,提醒党内同志注意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全党加强军队建设,提出要在1949年及1950年争取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有了党中央的决策,一支人民海军呼之欲出。

    1949年3月24日,毛泽东和朱德热烈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4月5日,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到达江苏泰州白马庙,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收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4月23日,解放大军排山倒海般地跨过长江天堑,三野第35军率先占领了南京,宣告了蒋介石统治土崩瓦解。当天,中央军委急电三野组建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就这样在战火中应运而生。

    40年后,1989年3月,中央军委做出决定,1949年4月23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日,每年的4月23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纪念日。

海军司令员,“空”军司令员?

    这支初生的海军队伍,在成立大会上,参加者算上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一共是5名干部,另外,还有8名战士,张爱萍笑称:“说我是海军司令,不如说是‘空’军司令。”

    彼时的海军,一无船,二无人。

    来自于国民党起义队伍第二舰队的25艘船、45艘小艇和从上海及其他地区接收的10艘舰船,是华东海军的第一批力量。但仅仅是在接收过来的第三天,4月26日,国民党出动空军,在南京燕子矶炸沉“楚同”号;28日在关头炸沉了“惠安”号;30日在采石矶炸沉了“吉安”号、“太原”号;随后,多艘舰艇被炸沉、炸毁,同时,国民党空军又对江南、浦东两个造船厂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国民党的海军司令更是得意地说:“共产党别想从我手里得到一条船。”

    缺少懂海军、懂技术,哪怕是能把船开起来的人,成为摆在华东海军面前迫切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张爱萍在报告中说,目前海军干部异常缺乏,“直到今日我们还是以一个不健全的陆军教导师的机构在领导工作,无参谋长,无副司令员,无处长,无政治部主任,副主任,更无政委,无供给、卫生、技术各部门长,司政,后勤,各部均不健全,连秘书亦无一人”,“原海军人员任用,得不到确定”。

    海军初创时期的方针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解放军陆军为基础,团结原海军人员,共同建设人民海军。”这个33字方针里,关键是“原海军人员”的“原”字。张爱萍说,他为这一个字思考了好几个昼夜,是“老海军”“旧海军”都不好,最后定下是“原海军”。海军就是国家的海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海军。国民党海军人员,只要服从共产党的领导,仍然可以成为人民海军的一员。

    张爱萍在报告中写道,华东海军成立后,“搜罗与教育改造旧海军人员,进行了登记,联络有技能、学识与有威望的人员四百余人,并初步予起义、俘虏等人员的政治教育……”,“将全国各地,过去作过海军,或在海船江船上生活与工作过的年轻力壮的同志调来海军工作”,“吸收原海军干部一部或三分之一合作进行领导工作,我们不懂技术,非用他们不行,在舰艇中,则以原海军人员为主,我为辅并派政治委员及政工人员,合作进行工作”。可见,海军人才的培养,不仅把人民解放军陆军作为组织基础,而且把曾处于敌对阵营的国民党军人作为团结、争取的对象。

    张爱萍风趣地将这个方针称为“两个跛子”,对来自国民党海军的一些同志说:“你瘸了条腿,我瘸了条腿,我们绑在一起,不就成了两条好腿吗?”

    毛泽东支持海军的创意。1949年8月28日,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接见了林遵、曾国晟等海军起义将领和爱国人士,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有科学知识,有技术,我们新海军要向你们学习。人民解放军同志有优良的政治工作和战斗作风,你们也要向新海军学习。新老海军要团结,相互学习,共同为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而奋斗。”

    1950年4月23日,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南京草鞋峡江面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这时,张爱萍手里已经有近150艘舰艇。阅兵式一切按正规的海军礼仪,战舰列阵。粟裕在阅兵式上讲话:“去年的今天,我们还一无所有,但一年后,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建设起了一支像样的海军,这在世界各国建军史上,都应该算是个奇迹。”张爱萍写诗道:“碧波滔滔漫大江,鸣笛一声喜若狂。”“空”军司令时代一去不复返,列强侵凌、百年屈辱、有海疆而无海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陈船厉炮”,扬我军威

    “陈船厉炮”是华东海军的又一创举。在张爱萍7月份的报告中,这个设想已现端倪。

    关于“陈船”,华东海军一方面修理改造了一些国民党投诚及我军缴获的舰艇和江南造船厂的船。在修理舰艇上,为了适应军情发展,张爱萍确立了三个原则,即先修装备完好能作战用、能出长江口入海活动者、改装能入海之商轮为战用、修理不费大力气能修之炮舰以及力求修巡洋舰。另一方面,研究了商船和军舰的主要区别,着手改造了一批商船为军舰。张爱萍在报告中说:“改装能入海之商轮(属于公营之招商局、海关、汉营处、联勤者),使之为战用”,“将一切公营私营之可以供海用船只(包括能出海的机帆船)一律征用不可,这分两批,第一批征用可以改装为海军作战用者,先征来交海军改装,第二批再调研清楚,用时始立即征调之”。同时,“修理与整顿现有舰艇及工厂、基地等,首先修复江南造船厂,目前已将其最大之船坞修好(重庆号亦可入该坞修理)”。

    关于“厉炮”,张爱萍说:“调必要的可以装上兵舰的陆军炮和要塞炮(如营口、葫芦岛等地者)给海军装配改装之商船。”充分发挥陆军火炮和机枪的优势,调用了大量地面火炮和大口径机枪,在现有的较小吨位的舰艇上,改装炮架和操控、瞄准系统,改装上口径大、射程远、射速快的火炮,增强炮火的威力。

    在报告中,张爱萍指出,华东海军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打破敌对我海上封锁及如何执行辅助陆军战斗,“我们决定在半月或一月后即组织二、三艘船舰,以突然大力袭击方式,由吴淞口突袭在长江口外,对我封锁之国民党兵舰(经常是一或二艘)。我研究,只要能有二、三艘舰,即可施行,胜利可能性存在(目前我尚无使用的舰)以后即可以游击战术在海中去对付敌舰的封锁,以与连云港、青岛等地取得战术上的联系”。

    就这样,“陈船厉炮”很快显现了威力。1949年10月,人民海军展开了它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分别在长江、太湖水域主要的出海口吴淞、白龙港和崇明岛,以及近海海域的重要地段上,全面清剿国民党海上残匪;紧接着又协助陆军进剿苏南沿海岛屿,扫清了宁沪杭沿海南北方向的海上通道。来自解放军的陆军指战员们打起海战来,竟然使他们的国民党教官们目瞪口呆,他们用陆上突破攻坚的打法,集中火力、快速突破、猛打猛冲,以数量众多的小艇集中,利用岛礁等掩护,围上敌舰后撕咬,炮弹像雨点一般倾泻出去。当时国民党封锁用的是1000吨以上的护卫舰和炮舰,而华东海军是300吨以下的护卫艇和炮艇。张爱萍后来回忆说:“一千吨算什么?小了还不过瘾。按陆军的打法,抵近了,刺刀见红。”就是这样创造了不少海军史上小艇打大舰的典范。

    1950年初,国民党为对我实施封锁,在长江口内外海域布设了大量水雷,这期间多艘商船触雷。4月,张爱萍组建起海军的第一支扫雷艇大队,这10多艘扫雷艇实际上是用登陆艇改的,这些改装的扫雷艇排着特殊的、密集的队形,夜以继日地在航道上往返清扫,3个月后终于将国民党布下的水雷一扫而尽,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时不我待,深谋远虑

    华东海军初创时,还未上任的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曾发问:“去海军怎么个干法?”中央军委的回答是:“到时候你自己就会干了。”到任后,张爱萍以“雪耻中国海军的历史”为题,组织了专场报告会,慷慨激昂地呼吁道:“让我们这支人民的海军,在保卫祖国的伟大爱国战争中,为了海军的荣誉,为雪耻中国海军的耻辱历史而奋斗!”

    时不我待,初创的人民海军为了能尽快强大起来,争分夺秒。这份报告上报之时距离华东海军初创仅3个月的时间,但是,报告中探索出的发展海军的思路,对于后来成立人民海军、建设人民海军,具有重要意义。

    在报告中,张爱萍不仅指出要建立华东海军领导机构及各种海军组织、草拟制度,还建议中央军委建立海军领导指挥组织,张爱萍说道:“军委统组海军领导指挥组织,以及统一集中力量之效,现力量不足又分散……如合组一个,人力物力均可集中”,“应在军委之下,设组一统一的领导指挥机构,工作尽可指挥我们下面来作,上面只要有元帅统率与发号施令及号召即行了”。1950年4月14日,中央军委领导和指挥海军部队的最高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这距离华东海军成立仅一年的时间。

    华东海军初创之时,一小部分原海军对解放军能否建设好海军心存疑虑,属于“高傲而不服气的对手”,甚至有起义将领表示,共产党海军文化程度太低,不能训。对此,张爱萍不否认来自陆军的将士们不懂海军的问题,但认为更重要的是解决如何“开得起来、打得起来、用得起来”。他说,要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海军,没有文化是绝对不行的。这份报告中,张爱萍多处提及人才培养、建立海军学校、培育新海军人员的问题,提出“从人民解放军陆军派入海军的一批人员中,须到舰上工作者及志愿学海军的一批人员,及接收高中与大学生,而有志于海军者,加以训练,成立华东海军学校”,“办一统一海校,接收有智识的大学生受训”。1949年11月,毛泽东亲自批准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正规海军高等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在此之后,中央军委组建了10余所学校和海军学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军院校体系。

    张爱萍在报告中还对未来海军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设想与规划:“我们将来以大量造一千余吨及二三千吨的驱逐艇及轻巡洋舰及潜水艇,炮舰为有利,若有相当数量之驱逐舰,轻巡洋舰,潜水艇,鱼雷队,再加上基地空军(及定量的陆战队这是以后的事),海防问题即可初步解决的。这种造舰事,似须目前即应着手去筹划设计。”

    初创时期华东海军的这些设想,为后来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襁褓中的人民海军是弱小的,连一艘像样的舰艇都没有,但是,人民海军更是坚强的,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立足自身,克服艰难险阻,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军队发展史上的奇迹。

    透过张爱萍这份言辞恳切的报告,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身影。今年是人民海军诞生70周年,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海军舰艇部队时说,“我们一定要把我国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筑成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并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点评海军队伍:“今天的人民海军,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和人民为英雄而光荣的人民海军感到骄傲和自豪!”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4月26日 总第3365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