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三里牛行街 百年发展史

作者:闫俊丽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5-15 星期三

    河南省漯河市原名源汇寨,早在清代就已经成为“渡客如织,舟楫如云”的水旱码头。从20世纪初开始,漯河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牲畜交易集散中心;20世纪30年代初,漯河各牲畜交易市场全年牲畜成交总量达到30万头。漯河源汇寨南门外的一条原本荒僻的街道因众多牲畜交易市场聚集于此而得名牛行街。牛行街西邻澧河,北接沙河,南达干河沿,长约3里。从1911年出现第一家牛行到20世纪末牲畜交易市场退出历史舞台,近百年间,牛行街历经沧桑,见证了漯河牲畜交易市场的兴衰与变迁。

牲畜交易日盛 牛行街应运而生

    1911年春,源汇寨农民刘怀在龙王庙街南端路东开办了漯河地区的第一家牛行,字号叫作“天顺长”。天顺长牛行只有两间草房,门前竖立着4根用来拴牲口的木杆。开业伊始,天顺长生意十分兴隆,源汇寨及周边村镇的农民牵着牲口来到天顺长进行交易,成交之后,买卖双方付给牛行一定比例的中介费。1912年,在天顺长牛行附近,又有德太成、共和义、振共和、大光和、三义兴等牛行相继开业。到1914年,漯河地区从事牛驴骡马等大型农用牲畜交易的商户已经发展到12家。

牛行街牲畜交易市场场景

    20世纪中叶,牲畜交易的中心人物叫做“牙纪”,即牲畜交易的经纪人,牙纪凭借自身的商业信誉、丰富的畜牧养殖及牲畜交易经验成为买卖双方的代言人。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离不开牙纪,规模较大的牛行有牙纪二三十人,一般的牛行有牙纪10人左右。牙纪分为“内鞭”和“外鞭”:内鞭,行主管吃管住,佣金三七分成(行主得七成,牙纪得三成);外鞭,佣金和行主五五分成,吃住自理。在漯河的各个牲畜交易市场,身穿黑色或蓝色的粗布衣裤、足蹬黑布鞋、手握长竿烟袋的牙纪,一边与买卖双方低言悄语,一边娴熟而仔细地观察牲畜的岁口和健康状况,然后,将右手伸进卖方的袖筒,用手指比画,询问售价,再将左手放进买方的袖筒里,捏着对方的手指把价码告诉买主,代表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极力促成每一笔交易。这就是牲畜交易行业特有的“袖筒议价”。除此之外,牙纪之间进行交易时还用暗语沟通,从一到九暗语是:一海子、二淡子、三品子、四调子、五拐子、六骚子、七才子、八别子、九弯子。牙纪本领还在于用八面玲珑的语言说服买卖双方成交。如牲畜头上长有旋毛,迷信以为对主人不吉利,往往不容易成交。这时,牙纪就对买家说:“头上一枝花,谁家买住谁发家!买下好。”又对卖方说:“头上一枝花,不妨爹来便妨妈!卖了算啦!”

    1921年到1923年,英商华蒙公司代办英国商人安子钦在漯河收购黄牛,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吸引了豫南西平、遂平、南阳、泌阳、方成等地黄牛商人涌入漯河,同时刺激了漯河周边十几个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3年间,安子钦日平均收购黄牛50头,他还专门雇人从漯河火车站利用京汉铁路把牛运到天津,或雇人把牛赶到山东东昌府,再转运天津,然后装上远洋轮船运到欧洲。1924年,漯河的牛行已经发展到20多家,从龙王庙街一直延伸到南大街的尽头,直抵源汇寨南门一带。眼看龙王庙街的发展空间已经饱和,舞阳商人经营的共和义牛行率先迁到源汇寨南门以外,不久,新野商人开办的同伴祥牛行也在源汇寨南门外觅得新址,振兴和、大兴和、三义兴等家牛行也相继迁址,到南寨门外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时,源汇寨南门以外比较荒僻,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窄路,路两边是两条沟,后来,各家牛行的经营者联合把路两边的沟填平,拓宽路面,由于这条街上开的牛行越来越多,人们便约定俗成地把这条新开辟的道路叫作“牛行街”。

顺应时代发展 牛行街从鼎盛到转型

    1935年前后,牛行街牲畜交易市场的经营进入鼎盛时期,共有牛行140余家,从业人员多达1500余人。在漯河牲畜市场经营最繁荣的几年间,平均每年上市交易的牲畜达80万头,成交量达30余万头,其中黄牛占70%、驴占20%、骡马占10%,牛行街声名远播,当时有“牛行街,两条沟,一直通到信阳州”的民谚。凭借水旱码头的地利之便和毗邻铁路、运输方便的优势,再加上牲畜品种齐全、商户诚信度高、服务周到,牛行街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客商到漯河牛行进行牲畜交易。云南、贵州的客商将来自云贵高原的小马驹售出,再购买中原的骡子用来跑马帮及长途运输;河北、陕西客商来到牛行街买回毛驴,用来拉水车灌溉农田;山东、江西的客商买驴则多用于制药、熬胶;更多的客商喜欢购买个大体壮的牛,用于耕田。20世纪30年代,漯河牛行街与安徽界首、四川洪雅、贵州花江、内蒙古包头、广西金城并称全国六大牲畜交易市场。

 
1956年1月,河南省漯河市工商业联合会关于牛行街商户管理工作的文件。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漯河市供销合作社对所有牛行进行了组合并对牙纪进行整顿和改造,取缔了“袖筒议价”和暗语黑话的旧交易方式,实行明码标价、公平交易。至1954年,漯河市私营牛行全部成为国有牲畜交易机构,牛行街牲畜交易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1970年,漯河市政府对牛行街进行改造,将原来的土路拓宽,铺成柏油马路,建成3处牲畜交易大院,将各家牲畜交易市场用于拴牲口的木桩统一换成水泥柱子,还盖起了楼房供外地来牛行街的牲畜交易商临时居住,这些改造措施结束了牛行街临街交易的历史,为牲畜交易和运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漯河牲畜交易市场的繁荣,牛行街牛鸣马嘶,一派热闹景象,牛行上交的利税一度占漯河市财政收入的60%以上。牛行街牲畜交易的繁盛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屠宰、皮革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还促进了饮食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旅店业的繁荣。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机耕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畜耕,农业生产对牲畜的需求量降低,牛行街的牲畜年交易量下降到3万余头,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漯河牲畜市场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曾为漯河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许多贡献的牛行街退出了历史舞台。1995年,漯河市政府按照“实施安居工程与旧城改造相结合”的规划,对牛行街进行大规模改造,建成了泰山路安居工程住宅小区,并将昔日以牲畜交易闻名的牛行街建成了一条特色商业街。

    文中所示档案为河南省漯河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5月10日 总第337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