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不负韶光 青春激扬

——记山东省档案馆优秀档案工作者杨扬

作者:展 群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5-17 星期五

    2018年6月30日,在山东省档案局馆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歌咏会上,节目主持人杨扬穿梭在舞台中,那轻盈的身姿、悦耳的声音无不散发着青春的气息。然而,谁能想到此时她正在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演出结束后,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医院,检查结果让人愕然——胎盘滋养细胞恶性肿瘤。人们惊诧之余开始回望这个女孩子的经历,发现她在5年的档案工作中,早已将“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与档案事业融为一体,为之努力、为之拼搏、为之奋斗已成为她心之所向。在3次年终考核中,她获取两次优秀等次;她还获得了山东省直机关2016年至2018年度“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先进个人的荣誉。

志存高远 忘我工作

    提起杨扬,和她共过事的人都赞不绝口,自我要求严、工作标准高、责任意识强、担当有作为等一系列赞美之词放在她身上似乎都不为过。

    2013年8月,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的杨扬,怀揣着一颗能“耐住寂寞、坐住板凳、负起责任、扛起使命”的初心考进山东省档案局,然后被分配到保管处。她认为,从事档案工作,能从调档和库房管理工作做起,实在是一种锻炼。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她每天都提前到岗,为的是不让查档者焦急等待;她经常加班加点,为的是免去查档者的奔波劳累之苦。2014年至2015年,保管处的调卷量达16万卷。为解决调卷数量多时要反复去多个库房的问题,她开始制作库房档案位置索引和密集架标签,标注档案的位置;针对同一全宗档案因进馆时间不同造成存放位置不同的情况,她又制作了以全宗为核心的档案位置信息表,标出不同批次档案的存放方位。通过对这些档案位置信息的强化记忆,调卷的速度快了,准确度高了,这让杨扬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自信。

    2014年下半年,省档案馆开始建设特藏室,杨扬成为该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工作都要加班完成。特藏室建成后,杨扬担负起解说任务,经过刻苦训练,她把整场解说讲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特藏室展出以后,她又将相关历史知识融进解说词,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而且解说时间掌控自如。

    2016年8月,杨扬接手了省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目录采集工作。她认真分析工作细节,深入思考各环节的应对措施。鉴于外包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她预先对他们进行了档案和文史知识培训,并在工作中强化他们对操作规范要点的理解。面对目录采集软件尚未到位的情况,杨扬决定先用电子表格把目录采集工作做起来,之后再转换数据格式报送目录,使工作有条不紊进行。为确保1万条工作量按期完成,已经有了身孕的杨扬与承包人员并肩作战,并主动承担查阅资料、核实问题等工作。在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她住在办公室里,为的是早晚多做一些工作。她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感动了外包人员,让他们之间形成了融洽的工作关系,最终提前20天完成了该年度的目录采集任务,经馆室业务处核查,合格率为99.99%。

    短短5年,杨扬凭借自己的勤奋和聪慧,迅速成长为省档案馆的骨干。杨扬说:“每项工作布置下来,就想着尽快完成,不然心头难安。然后再安排下面的工作,再去落实。一以贯之,工作就能做得更快更好些,距离自己的初心或许能更近些吧。”

乐学勤思 业有所精

    杨扬虽然是档案专业科班出身,但进入档案局以后仍感到自己所学不足,亟待继续学习和深造。2018年6月,她拿到了陕西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

    杨扬的主动学习意识常会体现在工作的不经意之处。她会抓住每一次业务培训的机会填补专业空白。她认为学习更应注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重在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专业培训让她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一种“凡事要做到最好”的干劲。

    2016年8月,某单位有几份带密字文件拟编书出版,咨询省档案局意见。由于杨扬平时一直注意积累档案工作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方面的知识,省档案局保管处决定由杨扬办理回函事宜。事后,杨扬说:“处理这件事,是对我综合业务能力的一次考察,问题第一次遇到,无案可循,现在回想起来虽有‘涉险过关’之感,但只要把工作做在平时,凡事有备,自可应付自如。”

    对于本职工作,杨扬喜欢不断地研究探索。2014年5月,杨扬开始参与档案鉴定工作。经过研究比对,她发现了一些有关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方面的问题。比如,与新中国成立前档案“开放”“控制”二取一的鉴定要求相比,新中国成立后档案的鉴定要求如何走出复杂难控的困境;依据“谁定密谁解密”的规则,省档案馆应该以何种身份、何种方式跟全省200多个全宗的“定密负责人”进行密级鉴定合作;作为鉴定工作标尺的鉴定标准,如何依据不同种类的档案进行调整,使之既能遵循国家的原则性规定,又能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要求。对此,她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比如,对档案鉴定工作要正确定位,建立全程鉴定的理念;应在国家规定和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鉴定原则和标准,并建立即时鉴定制度;应优化鉴定方法、程序、步骤,促使鉴定工作规范化和日常化;要与档案形成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做好鉴定前端工作,并注重鉴定后档案的处置工作。同时,她非常注重自己业务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老舍与济南的四载情缘》《山东解放区的战略反攻和自主受降》等文章,并参与了《山东档案年鉴》《档案馆指南》《全宗指南》的编写工作。

    有人问杨扬:“为什么工作后还要这么努力地去学习?”杨扬说:“通过学习可以找到让我坚持到底的东西,找到激励和鼓舞我的东西。工作多做点,就可以多学点,能力和知识就更全面些,信心就更足些。而工作成果多了,工作就变成了为之奋斗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德才兼备 生命如歌

    杨扬不仅在工作上恪尽职守、开拓进取,在思想上也克己奉公、自律自强。2016年,她被组织批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她就把“做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合格党员”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017年,省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目录报送量达到7万条,5个工作人员中有4个是新人,急需培训和指导,工作压力陡然增大。与此同时,她又参与筹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览的工作,解说词的准备工作需要翻阅大量的书籍和资料。杨扬给自己制订了资料查阅计划,上班时间完不成的,加班看完后再走。2018年6月26日晚上,上合青岛峰会档案抵达省档案馆,单位决定让部分男同志留守等候档案入库。而此时正在加班的杨扬听到消息后,选择留下来与男同志们一起继续加班,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家。之后几天的档案上架工作,她也一次都没落下。

    其实,杨扬生完孩子以后,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2018年初,她开始周身疼痛,双臂不受控制地发抖,被医院诊断为神经系统损伤;6月,身体出现症状,但因接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歌咏会的主持工作,便想等歌咏会结束后再去检查,这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查出病症以后,杨扬清醒地意识到,面对不幸要做的事情太多,必须积极应对。单位领导去医院了解杨扬的病情时,医生称赞她“是一个非常少见的坚强乐观的病人”。杨扬的丈夫是个军人,工作很忙。杨扬只在手术期间让他陪护,因为她知道,嫁给军人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奉献。住院期间,同事们去看望她,临走时她让人从床头抽屉里拿出党费,在场的同事无不哽咽。出院后,省档案馆妇委会成员表示化疗期间可以轮流到医院陪她,但杨扬怕影响大家的生活和工作,就婉拒了。

    杨扬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把病治好,然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她说:“从事档案工作使我充满了使命感,是我实现人生理想的具体落脚点,自当无比珍惜。回头看看,总算没有虚度时光。”

    诚然,档案工作为杨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她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追逐自己的理想。杨扬也不负众望,用热血和汗水倾注着对档案工作的热爱,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的豪迈,谱写出一曲“为档案事业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的生命赞歌!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5月16日 总第3373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罗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