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千载夏布逢新绣 古韵山水入画来

——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

作者:本报记者 王玉璘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8-26 星期一

    夏布绣,是以中国夏布为绣地、以材质命名的绣种,起源于北宋,流传于民间,俗称麻布刺绣。张小红前承民间精湛绣艺,后开夏布艺术刺绣先河,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夏布绣工艺与针法,将古朴的夏布艺术与唯美的刺绣艺术融为一体,彰显出夏布绣独特的艺术个性和颇具江西韵味的地域风格。2014年,夏布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9年,“新余夏布绣”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今夏的北京,酷热难耐。当记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见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小红时,这位身着墨绿色旗袍、气质优雅、脸上挂着温婉笑容的女士,让人在暑气环绕中觅得一抹清新。初识夏布绣,记者充满了好奇,急于探寻那远看如水墨画般古韵盎然的绣品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张小红

爱好到事业,究竟有多远

    在张小红的记忆中,小时候父母忙于工作,外公常把她接去小住。外公的表妹剪纸、绣花很是在行。伴在姑婆身边的女娃娃,总爱定定地望着针线游走间出现的栩栩如生的花朵,仿佛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有趣的事了。那时,常在姑婆指导下学习绣花的张小红还没意识到,一颗热爱刺绣的种子已经在她心中生根萌芽。

    “后来,我随父母由江西瑞昌来到新余,但是伴我成长的刺绣记忆,却忘不了,也从未放下。我那时虽然没有专门学习刺绣,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加上我悟性好,刺绣、钩、编织等女红活出类拔萃,绣品从式样、配色到工艺都很讨喜,周围的人喜欢称我为‘巧手姑娘’。我在‘朋友圈’也算小有名气。”说到这里张小红笑了笑,尽管隔着久远的时光,可刺绣带给她的快乐从未褪色。

    2002年,从江西钢丝厂下岗的张小红,面对儿子的大学学费和自己的生计无着,以爱好谋生的想法在她的脑海中闪了闪。然而当时民间刺绣没有市场,而色彩丰富、针法细腻、画面精致的苏绣画卷却给了张小红很大的触动,从此她开始走上艺术刺绣的求学和探究之路。

    在苏州拜师学艺的日子里,张小红凭借其深厚的刺绣功底和极高的悟性,熟练掌握了套色、融色等多种艺术刺绣的针法和绣法。“学成后,在离开苏州前夕,我把手头剩下的一点儿积蓄全都拿出来买了棚架、凳架、绣片、刺绣书籍等。我丈夫多年后还记得,娇小的我背着两个大袋子出现在火车站出站口时的样子。”张小红一边说,一边向记者比画背包的大小,“回到新余后,我召集了一群心灵手巧的下岗姐妹,免费教她们艺术刺绣,组建了一支艺术刺绣队伍,逐步办起了渝州绣坊。”

夏布绣 《李太白象》

    苏绣艺术虽美,可张小红不想走别人的路,她希望自己的绣品能展示江西的地域特色。这时,她想到了家乡瑞昌,那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苎麻的生长;她又想到第二故乡新余,这里用苎麻织成的夏布闻名全国,有“中国夏布之乡”的美誉。虽然夏布纹路粗犷,起针落针非常困难,却胜在肌理别致、生而不同。古味盎然的夏布与高贵清俊的绣线结合,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选定了夏布作为艺术刺绣的绣地,张小红马上开始着手改造夏布不利于刺绣的特性。夏布由苎麻织成,因苎麻长短不一,且底端为褐色,顶端是青色,绩纱头稍不注意就会产生瑕疵。为了从源头把控夏布的质量,张小红多次和绩纱的手艺人交流,并请了几名夏布织造技艺精湛的师傅专门为她的绣坊定制夏布。虽然产量降低、成本提高了,但渝州绣坊的夏布之美,却是有目共睹的。之后,张小红攻克了夏布不易软化和软化后易变白色的技术难题,使其易于刺绣的同时,仍保有胚布的肌理和古朴的色泽。在夏布上进行艺术刺绣的创作讲究“因材施技”,所以她在原有的民间麻布刺绣针法基础上,创新了6种夏布绣的针法,如:为把人物表情绣得栩栩如生,需要绣5层至6层的层叠针;为体现出画作空灵的晕染感而采用的透底针、通透乱针等等,让刺绣的画面和夏布的肌理能够相互辉映、共融共生。

    以夏布为纸、以针作笔、以线代墨,绣什么题材最适合呢?幸运的是,在张小红反复斟酌夏布绣题材时,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研究的专家、日后成为张小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访学导师的邱春林给她提了一个极为宝贵的建议。说到这,张小红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邱老师指出,最适合夏布绣的题材应该是山水画。老师眼光独到,夏布绣山水画后来被更多人认可,离不开他当初的点拨。”

    就这样,张小红开始主攻山水类的国画题材。她通过自己精湛的刺绣技艺,在质地和色泽如宣纸般质朴的夏布上,用古雅的色线再现了著名新余籍国画大师傅抱石以及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形成了夏布艺术刺绣古色古香的艺术风格。

    绣品博物馆,卖房也得建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夏布绣的历史,张小红早有建博物馆的梦想,但她手头没那么多钱,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直到张小红去看望曾外祖母时,那位很会剪纸、绣花的老人家得知她在做刺绣后,翻箱倒柜找出好多包括麻布刺绣在内的老绣品送给她,她这才有为探寻夏布绣发展脉络而收购古老绣品的想法。

位于江西新余的夏布绣博物馆展厅内景

    此后,张小红走村串户,奔走于江西宜春、新余、吉安等地。有一回,她经过一整天的软磨硬泡,终于在宜春山间一户人家买到一件清代染色夏布女士上衣。回家的路上,虫声啾啾,月影为伴,孤身一人走在山间小径的“绣痴”不仅没有半点害怕,脸上还一直挂着满足的笑容。

    后来,新余市一度有建设夏布绣保护和发展基地的计划。“当时,我觉得博物馆的梦想触手可及。我赶忙提交报告,希望建成一个拥有研究所、博物馆、传习所、展示馆的‘夏绣园’,但方案最终成为泡影。”张小红这个看上去柔弱、骨子里倔强的女子,在没有其他资金的情况下,硬是卖掉自家两套房子,背负沉重的贷款,在新余市长林路买下一个600多平方米的房屋开始筑造她的“博物馆梦”。2014年7月12日,一个筹备了近10年、免费供人们领略夏布绣历史风貌和当代风采、体验夏布绣技艺的博物馆隆重开馆。因为场地有限,目前馆内只展出了1000余件(套)藏品,仍有15箱藏品未能展出。张小红告诉记者,博物馆内设有传习所,由夏布绣传承人和技艺精湛的手艺人进行技艺演示,教参观者简单的针法,这一互动环节特别受欢迎。

    在夏布绣博物馆一隅,还有张小红为了挖掘夏布绣历史、完善刺绣技艺而创办的夏布绣艺术研究所。“我觉得在夏布绣的艺术创作中,除了依靠传统的织造艺术和针法外,还要在夏布的肌理、刺绣的题材、针法、风格上研究和创新,让夏布绣独具一格。”渝州绣坊参加全国各大展评时获得的100多个奖项背后,离不开研究所每次针对参展作品的潜心研究。目前,夏布绣艺术研究所已经申请了96项专利。

    申遗路漫漫,信念若磐石

    将夏布绣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联系起来,还要从2007年张小红在杭州参加的那场民间艺人节说起。一位从事非遗工作的专家看过参展的夏布绣作品后,认为夏布绣风格别致,这种代代相传的技艺需要获得保护和传承,他建议张小红为夏布绣申报非遗。“正好那次展览我得了金奖,在向新余市文化局的领导汇报成绩的同时,我提出申报非遗的请求。但因多种原因,申报暂时搁置。”直到2009年,江西省级非遗的申报工作被提上日程。曾一度碰壁的张小红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成立夏布绣申报非遗工作小组,组织专人根据她多年来收集的资料撰写申报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作为个人申报项目的夏布绣顺利入选江西省级非遗名录。

夏布绣 《曹知白山水图》

    夏布绣成为省级非遗后,张小红又制订了一个“四年计划”,即用4年时间为夏布绣申请国家级非遗。“第一步,深入民间挖掘更多历朝历代的夏布绣。第二步,去田野考察,与年长的绣娘们交流,收集她们的口述资料;去图书馆、档案馆,查找文献上关于夏布绣的记载,梳理夏布绣的传承脉络,整理夏布绣传承创新谱系。第三步,尽可能多地参加展览,力求每次参展都拿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让夏布绣的作品为自己代言。”彼时的张小红集运输工、布展员、讲解员等身份于一身,几重身份就有几份辛苦,更不要说自费参展背后的巨大开销,可她说,有目标就有干劲,再苦再累心里都是甜的。

    申遗的路哪会一帆风顺,特别是面对那些说夏布绣就是缝缝补补、没有含金量的流言,一度让张小红备受打击。正当她心力交瘁的时候,有人出300万元向她购买夏布绣的相关专利和版权。“如果我为了自己生活的改善而答应他们,我的确可以不再操劳、不再承受非议。可我不能那么做!夏布绣的知识产权是我们团队多年来共同的心血,是属于新余的。我要为新余留一张名片,为新余人民存一段文化。”

    好事多磨,张小红积淀多年的成果逐步发力,成为夏布绣申报国家级非遗的最大助力。2014年11月,当民间绣活(夏布绣)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消息传来的那一晚,张小红一夜无眠。“从幼年时在姑婆身边学绣花,到夏布绣入选国家级非遗,一幕幕往事像放电影似的在我脑海中闪过。申遗的过程中,我的眼界广了,胸怀宽了,肩上的担子重了,信念却愈发坚定。我知道,作为一个手艺人,我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2017年12月28日,张小红又顺利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人才。一直以来,张小红十分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她通过进修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技艺水平。2009年,她在清华大学听课时,将老师讲授的“在艺术创作上,不论绘画还是刺绣,都讲究留白,讲究虚虚实实、若隐若现,要有通透感”,运用到夏布绣的技艺创新上,通过夏布的特殊肌理和透底针法来表现画作的留白,增强空旷寂寥之感。2018年,张小红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的一名访问学者。“我对学习总是感觉很迫切,可60岁的人肯定比年轻人接受得慢一些,所以我要更努力才行。”在做访问学者的一年时间里,除了听专业课程外,张小红还会去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听有关艺术、设计、美术类的课程和讲座。“只要有提问环节,我就会把夏布绣保护、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向老师请教。互动交流中,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大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夏布绣。”

张小红在传授夏布绣技艺

    对自己抠门的张小红,在人才培养上却是大手笔。为了夏布绣艺术的长远发展,她送绣娘们轮流去各大艺术院校培训和深造,带她们外出采风,把她们绣得最好的作品拿去参展参评,督促她们写论文,帮助她们参评市级、省级大师及非遗传承人。在张小红看来,“大师、传承人这些沉甸甸的身份,是荣誉更是责任,会让她们更自豪与自觉地做好夏布绣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为了传承夏布绣,张小红可谓马不停蹄。她带着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在高校建立工作室,怀揣着技艺传承的责任默默付出。张小红告诉记者,一些学生的夏布绣作品出去参赛得了奖,让她觉得传承有了效果。此外,不论什么地方请张小红去讲课,她都会精心准备、欣然前往,有时她不仅要解决团队的往返路费和食宿,还要为听课的人提供课程材料,以便教他们简单的刺绣针法。可这些花费她认为值得。

    2018年6月,张小红带队去德国特里尔参加马克思200周年诞辰文化交流活动。她带去了一幅由她和两位夏布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绣了近6个月的《马克思像》。提到一年前的这段经历,张小红非常自豪:“夏布绣能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并被特里尔博物馆永久收藏,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在今年北京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夏布绣作为江西省特色文化代表之一现身场馆。“我在江西的展台前,连续3天,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9个小时内不间断地为参观者介绍夏布绣,并教他们刺绣。旁边展区的姑娘指着我说,咱们都不如花甲之年的张老师,她站着演示了3天怎么不觉得累呢!”说到这里,张小红忍不住掩嘴而笑。

    近20年来,从落魄的下岗女工到怀揣梦想的非遗传承人,张小红用飞针走线绣出了自己色彩斑斓的人生。她凭借一己之力,推动夏布绣走入大众的视野。对于未来,张小红早就有了规划,“我希望能建立一个文、教、旅充分融合的夏布绣非遗生态保护和发展基地,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夏布绣的保护和传承队伍中来……”令记者颇为感动的是,在采访中张小红对自己创业的品牌、产品只字未提,似乎在她心中,这些都比不上传承夏布绣的分量。这种单纯的想法,来自她骨子里对夏布绣的热爱,来自她身为传承人肩上的责任,虽如夏布般质朴,却弥足珍贵。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8月23日 总第3416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