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黄莺:舍身报国的抗日航空英雄

作者:吴锡刚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9-09 星期一

    2014年9月,位于南京紫金山北麓的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它以“公墓”“纪念碑”“纪念馆”为一体,讲述抗日战争期间,中、苏、美等国空军在中国大地上联合英勇抗击侵华日军的历史。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张爱萍题书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的后方,有30座60面排列成弧形的英烈碑,碑上镌刻着4296名中外烈士的英名,其中一名就是抗日航空英雄黄莺烈士。

投笔从戎 考入军校

    1911年7月,黄莺(原名黄廓,水族)出生于广西宜山县龙头乡九磨村(现属都安瑶族自治县板岭乡永仁村),他的父亲黄任难是地方名士,热心公益,学识渊博,曾先后在龙头街和九磨村开办私塾教书。少年时,黄莺深受其父好学精神和爱国思想的熏陶,有一次在课堂上看到对联作业的出句时,他立即在黑板上写了对句“欲图报国苦攻书”,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1927年5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广西省立第十一中学(现河池高中前身)。初中毕业后,他在宜山县立闲存小学(现河池市宜州区实验小学)任教。

    1933年,黄莺考入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南宁)附设的广西童子军训练所。次年6月,转入设在柳州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航空学校(1935年1月该校改名为“广西航空学校”)第二期飞行班就读。

    当时正值日本侵略者加紧对我国疯狂侵犯,黄莺感到自己的姓名“黄廓”与“亡国”的读音相近,于是改名为黄莺。在航校两年学习期间,他成绩优异,技术精湛。1936年5月4日,黄莺与9位同学代表学校在南宁机场进行跳伞表演,获得时任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白崇禧的赞扬。

北上抗日 屡立战功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广西航空学校划归中央航空委员会,将飞机教导第一队编成空军第三大队,下辖第七、第八两个中队。黄莺此时在航校已经毕业,在第八中队任少尉飞行员,驾驶驱逐机。8月下旬,他随第三大队离开柳州北上,加入国民党空军战斗序列。

    1938年1月,黄莺随队到甘肃兰州接收苏联新式飞机。2月,回到湖北樊城机场集训。他很爱思考,在集训期间,提出改进操纵设备及加装座舱防弹板的建议。这个建议获得采纳后,提高了战机的性能,增强了部队空战防卫能力。在参加多次空战后,他又提出“空军要机动化;我们出发轰炸敌人,因加油或休息的必要,往往来去就是一条航线,容易被敌人所算,所以务须机动化,使敌人捉摸不定,劳而无功”的建议。

    2月28日,日机9架侵犯襄樊,黄莺随第七中队长吕天龙升空拦击,英勇作战,迫使敌机仓皇投弹后逃离。在这次战斗中黄莺初露头角,显示出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作战能力。

    1938年3月16日,台儿庄大会战开始。18日,黄莺参加了由第三大队长吴汝鎏率湖北孝感第七中队、河南信阳第八中队10架驱逐机组成的战斗机组,飞往鲁南上空,支援国民党军地面部队的作战,摧毁了敌阵不少堡垒和工事,夺回了制空权,鼓舞了国民党军前线将士的士气。返航途中,航队又在临城、滕县间击落敌八八式重轰炸机两架。战斗结束后,吴汝鎏与徐州通电话,报告战斗情况。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亲自接电话,对第七、第八中队的战果大加表扬,连连说:“好得很!好得很!”

    3月25日、4月10日,国民党空军第三大队与日机在归德(今河南商丘)上空先后发生了两次激烈空战。

    首战,国民党军10架战机与日军加藤大尉率领的九五式27架敌机发生遭遇战。黄莺向上抢夺1万英尺高空,立刻便有3架敌机来包围他。他不慌不忙击落敌机1架;而另一架敌机则居高临下,黄莺遂躲到其垂直线下方死角,使敌机无法看到,然后突然跃至敌机尾后将其击落。这一役,国民党军击落敌机7架,其中黄莺独自击落两架敌机。

    4月10日,国民党空军第三大队会同第四大队一部分共18架战机飞往山东枣庄轰炸敌军,返航时,又在归德东边上空与敌机20余架遭遇。激战中,国民党空军第三大队副大队长林佐被两架敌机包围。当时,黄莺正在高空负责戒备,他立即冲下来救援,将两架敌机冲散。突然,他发现另一架敌机尾追友机不舍,于是趁敌机不备,将其击落。这次空战共击落敌机4架,重伤两架;国民党军3架战机被毁,第三大队飞行员梁志航、第四大队飞行员孙金铿阵亡,黄莺与第七中队长吕天龙受伤。

    这一年,黄莺因击落3架敌机,被国民政府授予三星星序奖章。

舍身赴援 为国捐躯

    1938年7月18日黎明,日军22架战机分批空袭江西南昌。国民党空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长陆光球闻讯,立即率第七、八两个中队5架飞机从樟树临时机场飞往南昌,援助已升空的苏联空军志愿队。在激战中,黄莺舍身赴援,击伤敌机1架,为被包围的苏联空军志愿队领队巴比洛夫(也译作“巴甫洛夫”)上校解了围。但上层的7架敌机立即将黄莺包围,黄莺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敌机击中,壮烈牺牲,时年仅27岁。

    巴比洛夫获救后,深受感动,亲自驾机到汉口向蒋介石汇报,建议给黄莺厚葬及抚恤遗属。蒋介石随后接受建议,除令抚恤外,亲笔题写“铁血忠魂”表彰英烈,并追赠黄莺为空军中尉。黄莺还受到李宗仁和时任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白崇禧、第八军团军团长兼84军军长夏威等人的题词表彰。

    7月下旬,黄莺的灵柩由武汉从铁路运到柳州,再从柳州用汽车运回宜山。沿途在岳阳、长沙、衡阳、桂林、柳州等地停留时,当地各机关、团体、学校和群众代表都到车站设灵祭奠,表达哀思。运抵广西宜山时,宜山的党、政、军、学、民各界上千人在龙江公园(今中山公园)的中山纪念亭设灵公祭,祭奠仪式极为隆重,附近乡村民众扶老携幼争相前来,灵堂挂满了挽联、挽词和挽诗。

    1942年,宜山县各界捐资,计划在黄莺的家乡九磨村建造一座“莺谷园”,以永久纪念黄莺烈士,并将收到的军政界及各方面人士的多幅题词、题诗、挽联刻制成碑。可惜园尚未落成、碑未安装,就遭日寇入侵,这些碑便散失了。20世纪80年代,经当地政府广泛查找,一些碑已经找到,其中夏威的诗碑保存完好,蒋介石题刻的“铁血忠魂”石碑的下半截尚存,现均保存于宜州博物馆。

    1989年11月,黄莺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2015年8月,黄莺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如今,在黄莺的家乡河池市宜州区龙头乡的西龙山上,乡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筹资修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莺谷园,以纪念这位从广西龙头走出去的抗日英雄。抗日航空英雄黄莺的名字和他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9月6日 总第3422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