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金陵城墙

作者:刘德林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9-16 星期一

    金陵的城墙是不朽的史书,每一块城砖都浸透了历史风云,每一道墙缝里都收藏着历代文人的感怀,每一座城头都见证了悠久的民风民俗。

    从公元前472年前在长干里修建的越城,或者从公元前495年在朝天宫为铸剑而建的“冶城”算起,南京已有约2500年的建城史。

    到了六朝时期,南京成为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南京在六朝以前,战国时期称为“金陵邑”。东吴定都称“建邺”,东晋及宋、齐、梁、陈各代定都皆称为“应天”(即应天府),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才将应天府改称为南京。

    正因为建城历史悠久,所以城垣早具相当规模。公元914年,当时身为杨吴政权升州刺史的徐知诰在这片土地重建金陵新城,用了18年时间,城墙周长达到12.5公里,据考南唐金陵城墙基阔三丈五尺,顶宽二丈五尺,高二丈五尺,开城门八座。这个城市范围延续至宋、元,一直到明初才有改变。

    1936年,老儒朱升提出的以守为攻、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一直为后世的政治家所赞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采纳了他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决定大规模扩建南京城,这一次扩建,最后形成了近代南京城的轮廓。城垣益发气象非凡,城头上的路面也很开阔。据载,明代城垣包括宫城、京城、外廓三重。可惜现在宫城与外廓已不复存在。

    朱元璋从全国征调来参加“都城大会战”的工匠多达20万人,至于从附近农村招募来的劳动力就无法统计了。城砖除由工部和南京驻军就地设窑烧造外,还由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129个州、县供应,从水路运至南京。为了保证城墙的建筑质量,所用的城砖都极其讲究,全部按照钦定的统一标准制造,长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10厘米,重量在10千克左右。每一块砖的侧面都印有烧制地知府、知县及乡里各级督工监造官员的姓名,以及砖工、窑匠的姓名,逐块进行验收。

    城墙的施工质量也较高,用条石作基础,上砌巨砖,以桐油、石灰等混合物作为夹浆,中间填以砖石黏土,层层夯实。城顶砖石铺道,设有排水系统。这一浩大的工程直到1386年才最后竣工,前后长达21年之久,终于建成了周长33676公尺,高14米到20米、宽4米到10米、顶宽3米到4米,13个城门,13616个垛口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砖砌城墙。

    多少骚人墨客面对金陵城垣,咏叹兴亡,感慨沧桑。唐代刘禹锡吟《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晚唐进士韦庄站在烟雨台城上感慨不已:“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南宋词人朱敦儒在金兵南侵、中原失守之时,立于金陵城墙放声悲歌,赋词《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现代诗人柳亚子在《初至玄武湖有作》中对湖边的城墙、群山赞不绝口:“城郭参差宜入画,岗峦起伏尽奇才。”

    而南京的老百姓对城墙的偏爱,则从正月十六逛城头“踏太平”的习俗中可见一斑。据古籍载,此风相传久远,齐鲁人就有正月十六游寺观的习俗,古称“走百病”,大约是指走动游逛之后百病可除的意思。

    可以想见“踏太平”那天的繁华和快乐。正月十六清晨,南京城大街小巷的居民们相互招呼着,扶老携幼,喜气洋洋地涌向四大城门。城墙上十分开阔,如履平川。居高临下,两边景致尽收眼底。令人浮想联翩;眼前游人如织,耳畔喧腾着笑闹之声、挟带锣鼓爆竹之声。此景只应城头有,市井哪得见一回。游人中,只见大人小孩的手中多是执着一枝“梅枝”或“石榴花”。梅枝和石榴花成了正月十六逛城头的游客必买的“纪念品”,手执此物,表示今天已上过城头“踏太平”了。游人们多是上午出门,至傍晚时分才尽兴而归。南京人“正月十六逛城头”的风俗一直延续到1927年北伐军进南京城之后。

    然而,现在的古城墙对于南京人来说,每一个季节都可以享有“正月十六”的快乐。春天,南京人到午朝门的城墙上放风筝;夏天,南京人到中山门(古朝阳门)城头上纳凉;秋天,南京人去中华门城堡赏菊;冬天,南京人徜徉在台城上读历史的兴衰。

    金陵的城墙有不息的生命,每一块城砖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每一道墙缝里都蓬勃着生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9月12日 总第3424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