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五星红旗,你是我们的骄傲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故事

作者:贾坤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09-30 星期一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她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五星红旗的见证下,国家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翻开档案,回顾新中国成立伊始五星红旗诞生的经过、有关国旗的礼仪等,让我们更加了解五星红旗的内涵,及其所赋予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
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四个决议草案(部分)。

五星红旗图案:革命和团结的象征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将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的拟定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任务之一。16日,筹备会常委会设立了第六小组,专门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及国歌方案”。7月4日下午,第六小组在中南海勤政殿第一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经过研究讨论,推选叶剑英、廖承志、李立三、郑振铎、张奚若、蔡畅、田汉、翦伯赞等人组成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叶剑英为召集人。会议同时决定发布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征集启事。7月9日,《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草案)》经周恩来审改,由新政协秘书处呈送毛泽东、朱德、李济深、张澜、林伯渠等新政协筹备会常委征求意见。征集启事的第一条即对国旗的制定作出了如下要求:“(甲)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乙)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丙)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丁)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14日,征集启事开始连续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新民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刊登。启事刊登后引起热烈反响,海内外的中国人都为新中国的诞生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共收集到来自海内外包括当时尚未解放的国民党统治区的应征国旗设计稿1920件、图案2992幅。最终,上海市民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被确定为当选图案,其中有一处改动,即删除了原稿中大星里的镰刀斧头标志。至此,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诞生了。

    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期间,毛泽东专门召集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协商座谈会。毛泽东指出,五星红旗“这个图案表现了我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四个决议案》,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在发表的新华社答读者问中,有这样关于国旗的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国旗的悬挂礼仪:对国家、人民、法律的尊重

    1950年11月,天津日报社收到了一封既普通又特殊的来信。信的内容引起了报社社会服务部负责同志的注意。信中讲到这位读者14日晚在下夜校回家路上,看到一所学校的旗杆上仍然悬挂着国旗,觉得在夜间仍然悬挂国旗的这种做法实为不妥,是“没有尊重国旗也就是没有尊重国家、人民、法律,轻视政府”的行为。《天津日报》社会服务组负责同志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2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就国旗的悬挂、升降问题作了如下答复:“(一)一般机关于星期日及国定纪念日悬挂国旗。(二)升旗应于晨间日出后(不得过八时)升起,晚间日落前降下(雨天照常升旗,时间与晴天同)。”虽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对于国旗的悬挂和升降问题作了简要的答复,但如何正确地悬挂国旗仍然是许多民众乃至各地政府十分关注又未解决的问题。

    1952年6月25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又一次就国旗如何正确悬挂的问题呈函至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7月12日、16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就国旗悬挂办法原则复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函中提道:“仅有一草案,但尚未公布,兹抄寄以供参考。”可见,社会各界对国旗悬挂原则及办法的热议早已经引起了中央的注意,并且开始逐渐将国旗悬挂与升降过程推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民众所盼,也是维护国家威严所需。此次,中央对国旗悬挂办法共列出了五条原则,“一、国旗悬挂的日期为:星期日,国定纪念日,国际性的集会日,公共集会日。二、国旗悬挂的地点:一般除在礼堂悬挂外,并须选择适宜地点树立旗杆,升悬国旗。三、国旗不得用于私人婚丧庆吊礼节中的点缀(礼堂悬挂除外),机关、学校、团体的证章、纪念章及其他徽章以及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四、如有列队持旗行进时,国旗须在先,不得与其他旗帜交叉或并列行进”。该原则对国旗的悬挂时间、地点、用途及场合都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虽然并不是公开公布的统一办法,但也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悬挂国旗方面的有关问题。

    除了悬挂及升降国旗的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国旗与毛泽东像的悬挂位置也成为民众讨论和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53年1月16日,新华通讯社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典礼局(以下简称“中央典礼局”)转报了读者姜长英的来信,信中询问了关于毛泽东像两旁所悬挂的国旗有的五星向里,有的五星向外,究竟何者正确的问题。6月20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也就此类问题来函进行了咨询。2月10日和7月4日,中央典礼局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分别作了统一答复,关于国旗悬挂办法,中央没有统一规定,按一般惯例,国旗分挂主席像两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横挂,一种为竖挂。以上两种挂法五星的位置均在靠近主席像的上角。所挂之旗因不用旗杆,应将白色的旗杆套折在后面,不能露出。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典礼局的领导同志还就是否将此份答复送交《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发表一事进行了探讨,但最终并没有达成一致,所以关于国旗与毛泽东像悬挂位置的原则也只是以答复形式作为规范,供民众及政府机关参考执行。

国旗的升降与配乐礼仪:对国家的热爱和敬仰

1949年7月9日,周恩来《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草案)的批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国旗的升降礼仪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央相关部门也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人民群众在对国家的建设倾注了巨大热情的同时,也把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寄托在这面有着特殊意义的五星红旗上,但是,该在何时、何地、以哪种姿态配以哪种典礼乐来升降国旗,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1951年6月5日,教育部向政务院报请考虑决定关于全国各级学校应否举行升降国旗仪式及仪式如何规定问题,并且拟了一份全国各级学校升降国旗礼仪的办法。此函引起了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高度重视,经过认真讨论和研究,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将此函上报给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表明“原则上同意”教育部的意见,请求上级机关作重点修改。几经修改完善,9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就原则上同意学校升降国旗问题复函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这份关于全国各级学校的升降旗办法最终得以确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国家机关下发的对于学校升降旗礼仪的明确规定。对于举行升降国旗的时间,办法中作了十分详细的阐述:“各级学校逢国庆节、劳动节、青年节(限于中等以上学校)、儿童节(限于小学)、新年元旦及其校庆日,应举行升降国旗的仪式。”对于各级学校升降旗的礼仪,也首次加以确定,具体内容如下:“1.全体肃立;2.唱国歌;3.升旗或降旗(有乐器者奏乐,如全体戴制帽者,行举手礼,否则行注目礼);4.礼毕。”在原有规定基础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又加入了第四点,将升降旗时间的支配权交由学校“自行酌定”。1990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以下简称《国旗法》),对全国各级中小学的升旗时间又作了具体规定:“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对于在没有制定升降国旗相关典礼乐之时,升降国旗时应演奏何种音乐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一般采取三种办法,第一种是在有乐队的情况下,在国旗冉冉升降的过程中,高奏国歌两遍以上;第二种是在部队通行的办法,就是在只有军号的情况下,沿用部队中的“敬礼”乐谱,要吹奏三遍以上;第三种是在既没有乐队也没有军号的情况之下,可只行注目礼或者举手礼。

《国旗法》: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

1951年9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关于
原则同意学校升降旗办法复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函(部分)。

1952年9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关于
升降国旗时可沿用目前奏乐办法复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函。

1953年2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典礼局关于
按一般惯例悬挂国旗复南京新华日报社函(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时间没有保护国旗的法律或者办法出台,出现了“有将国旗升起后,即无人照管,任其继续悬挂多时,每遇夜间及雨天,仍听其受风雨之摧残,往往一直到旗已变色或破烂,始行降下”等不爱护国旗的行为。1952年4月16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向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提出建议,希望中央能够规定尊重国旗、保护国旗的办法,并通令各地遵行。这份文件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也为日后《国旗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90年6月28日,几经研讨修订,《国旗法》终于得以公布,并于10月1日起施行。《国旗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关于国旗礼仪的档案,记载了中国人民对国旗的敬仰与精神寄托,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五星红旗是前进的方向,它激励着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央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9月27日 总第3431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