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读书的境界

作者:刘德林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0-15 星期二

    人们用“精神食粮”来比喻书籍的重要作用,通俗而形象。书籍是人类的重要精神需求。“食”什么,如何“食”?我以为,可“杂食”,可“挑食”;或先“杂食”,后“挑食”。“杂食”与“挑食”,既是读书的方法,又是读书的境界。

    打开这本书,翻阅那本书,不知不觉,便由书籍引领着走进了一片奇妙的天地。沉浸历史河床,漂游未来世界,沐浴美轮美奂的湖光山色,见识稀奇古怪的风土人情,历经扑朔迷离的悲喜剧,透视五颜六色的人生。读的书杂,读出了趣味,才能读出快感,读成书迷、书虫、书痴。安徽黟县西递村的“履福堂”有一副楹联,道出了“为善最乐,读书更佳”的真谛,联云:“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读者与作者的思想达到了碰撞、交流、共鸣的境界。

    “学海无涯苦作舟”,那是做学问人的座右铭。学者、科学家已经从“杂食”进入了“挑食”的层次,像打井,像采矿,在进行深层的开采挖掘,其“挑食”是因为研究课题的需要。

    少年人读书,好比人的发育阶段,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各种营养,新陈代谢的功能极强,不妨“杂食”,不妨泛读;不必细嚼慢咽,可以广闻博记,博览群书。泛读,是在知识库里浸润沉浮,也许,理想之花便在其中萌芽。图书馆好比是书籍的粮库,那里贮藏着堆积如山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哪有时间消化那么多的粮食呢?所以,成年人已经有了今后的生活目标,阅读就要为实现目标攒聚知识的能量。要“挑食”,很“功利”地带着问题挑有用的书读,或研究专题,或解析人生,可谓达到了朱熹所称道的读书境界:“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我在年少时,凡是能够想方设法借到的唐诗宋词、中外名著,都迫不及待地“生吞活剥”。于“杂食”之中,萌生了倾诉的欲望,便写诗歌、散文和小说。及至年长,我读书学会了“挑食”,或读史,为年少时的文化底气不足而补课;或浏览散文名篇,研究创作技巧,了解文学发展史。虽然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但也不敢贪读流连,只能“挑食”而已。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手中的笔能写出好文章,能作出有意境的画。

    记得著名诗人雷抒雁说过,他每天至少要抽出一个小时看书,了解历史,阅读经典,并认为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读什么书。他特别欣赏写作方法和风格的变化,认为可以在每天的札记中,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写作。这些想法,雷抒雁是在谈到他阅读的经典书籍《瞬间》时有感而发的。这些精彩的阅读感悟,其实既是作家在谈经典阅读,也是作家在谈如何阅读经典。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14日  总第343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段立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