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荆江大堤:江汉平原的“水上长城”

作者:申文荆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0-28 星期一

    长江水患,尤在荆江;荆江防洪,攸关湖北。千百年来,在荆江地区御水防洪的历史大剧中,荆江大堤是绝对的“主角”

    有人将荆江大堤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并称为彪炳千秋的伟大工程。特别是荆江大堤至今仍担当着保护万千民众生命的“命堤”重任。每年汛期一到,它都会牵动无数国人的心。

1600年的治水苦旅

20世纪50年代初,荆州人民进行填土加固荆江大堤会战的场景。湖北省荆州市档案馆藏

    荆江是长江自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一段,全长337公里,因其蜿蜒曲折,泄流不畅,极易漫溢成灾。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堤防中,荆江大堤最为重要,其保护的江汉平原地区有武汉、荆州等大中城市,江汉油田、京广铁路、沪渝高速等重要工矿企业和交通干线,以及包括荆州古城在内的大量历史文化遗存。确保荆江大堤不溃不倒,是历代荆江抗洪的核心任务。“肇于晋、拓于宋、成于明、固于今”,短短12个字,浓缩了荆江大堤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

    “江左大镇,莫过荆扬”,东晋时期江陵城(今荆州古城)的繁华仅次于当时的扬州。正是为了保护江陵城免遭江水直接冲毁,永和年间,荆州刺史桓温耗巨资督造了荆江大堤的最初一段——“金堤”,长度为3.5公里。沙市古为江陵城的外港,许多诗歌印证了唐代繁盛的沙市筑有江堤。比如杜审言在沙市作的《春日江津游望》中写有“堤防水至清”,刘禹锡在《堤上行》中有“酒旗相望大堤头”的吟咏。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促使了宋、明两朝开始大兴修筑荆江堤防。而人们大量的围垸垦殖,导致了泄洪水道紊乱受阻。由于“堤高水壅”,荆江堤防只好不断加高,并先后加筑有郑獬、黄师庙、龙潭、龟渊等诸堤。但历代封建王朝主要是从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利益考虑,修堤只是局部性和短期性的,多是溃后修复和临险应急。江水年年涨,大堤反复修。从东晋时期最初的3.5公里“成长”到清光绪年间的130公里竟用了近1600年。

    清代以前,因大堤主要堤段位于荆州万城,多称“万城堤”。大堤连成整体后,在1918年被定名为荆江大堤。1951年大堤上段又延伸了数十公里。自此,大堤全长达到182.35公里,至今未变。

独战洪魔立奇功

    民国遗留下来的荆江大堤,被老百姓称为“豆腐渣堤”。其堤基脆弱,堤上蚁穴、鼠窝、獾洞密布,沿堤菜园、猪圈、粪窖、坟墓到处皆是。国民党军队还曾在堤上挖筑过工事,多处堤身被挖断,“毁与滩平”。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就拨出大批款项投入大堤建设。1952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的荆江分洪工程主体工程完工。荆江大堤得到全面加固,面貌焕然一新。

    1954年,荆江大堤迎来了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洪水经鄂入海总量相当于1931年和1949年两次大水的总和。经党中央批准,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一个月内3次启用荆江分洪工程,分泄了巨量洪水,但沙市水位仍达到了创纪录的44.67米。直到8月22日,洪水才明显退去,荆江大堤渡过了生死大劫。有专家称,由于荆江分洪区的运用避免了荆江大堤崩塌,从而大大削减了损失。此后,屡遭洪魔蹂躏的荆江大堤更加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1954年以后,国家开始对荆江大堤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全面培修加固。从1975年起,荆江大堤加固工程正式纳入国家基建计划。就在加固工程进行到第二期时,荆江大堤又遭遇了1998年的特大洪水。超高水位纪录一破再破,荆州境内长江干支流超警戒水位持续了57天,比1954年多了21天。党中央提出“三个确保”的要求,第一个就是“确保长江大堤安全”。

    分洪似乎是箭在弦上。然而,当时的分洪区已变成人口密集、经济丰裕的地方。如果分洪,将有33.5万人需要转移,还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灾后重建的各种困难。经过综合分析,党中央领导作出初步判断:荆江大堤经过几十年建设,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抗洪能力,其他相关流域协同分担荆江洪水压力的工作已经产生效果,不分洪的可能性很大。后来,根据沙市超高水位的持续时间和超额洪量、预见期内的降雨等情报,结合三峡雨带转移、重庆以下大型水库进行最大限度的拦蓄,特别是荆江大堤没有发生重大险情等情况,党中央最终决定严防死守,不运用荆江分洪区。

    不分洪,就意味着荆江大堤将以一己之力独战洪魔。当时,荆州有近50万防汛大军日夜守护、奋战在大堤上,共抢筑子堤787.4公里,运送土石方83万立方米,最终夺取了抗洪斗争的胜利。事实证明,在45.22米的历史最高水位面前,尽管险情迭出,但荆江大堤始终巍然挺立,避免了分洪造成的巨大损失,立下了旷世奇功。

“水上长城”的盛世美颜

    2014年底,总投资18亿元的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大幅度提高了荆江大堤的科技含量。特别是垂直防渗墙新技术,可以截断地下水流,有效防范1998年多次出现的管涌及管涌群险情。位于大堤监利姚圻垴段的防渗墙最大深度85米,有20多层楼高,厚度60厘米,创下了同类堤基工程的国内之最。综合整治后的荆江大堤,已成为抗御荆江洪水的一道钢铁长城。

    其实,早在1998年那场特大洪灾后,荆州就积极倡导把荆江大堤建设成为防洪能力最强、堤防质量最好、工程管理最优、综合效益最大的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堤”,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今天的荆江大堤,诸多胜迹与景观沿线分布,如经过修葺的唐代观音矶、明代万寿宝塔、清代镇江铁牛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分洪工程、分洪纪念亭等,俨然一座天然的荆江抗洪博物馆。优美的北闸风景区、宝塔公园、临江仙公园,以及正在规划中的沙市洋码头旅游片区等,必将成为沿线居民生活的后花园。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经营,荆江大堤两岸的防护林、绿色种养、休闲农庄等生态产业发展迅速。放眼大堤,大桥飞架,舟船行进,人们或游憩于花海,或采摘于果园,或驻足于亭台,好一幅人水相亲、人水共生、人水和谐的生动画面!如今,荆江大堤已不仅仅是一座保荆江安全的“命堤”,而是成了一道荆江人民的“幸福堤”——一道真正的历史之堤、生态之堤、民生之堤。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0月25日 总第3441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