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绍兴:临河古道商贸忙

作者:特邀撰稿人 屠剑虹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19-12-30 星期一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建越国都城时,造就了浙江绍兴水城的雏形。经两晋、隋唐至宋代,城内河网系统进一步完善。南宋时,绍兴知府汪纲对绍兴城市精心规划、着力建设,街随河建,桥连街路,形成“一河一街”“一河两街”和“有河无街”的水城格局。水上航道发达,陆上交通便捷,城市商贸更为繁华。

萧山街

    萧山街曾是大江桥闹市区通向昌安门的交通要道和商业街道。

    萧山街南侧临河,河上架有斜桥、探花桥、香桥等著名古石桥。这条河道曾是绍兴古城东北的主要航道,承运河之水,经大江桥至香桥,转北迤逦而出昌安,水上舟楫穿梭,十分繁忙,被称为“城中黄金水道”。宋嘉泰《会稽志》卷第十一记载:“斜桥在城东北,其下多客邸,四明舟楫往来所集。”可见,宋代时这一带的商贸业已十分发达。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使四方经商人员开始在沿河一带盖房建屋,安家落户,形成了一条依河而建的繁华商业街道。沿街商铺系一层至二层的砖木结构,街巷南侧建筑前门临街,后门临河,且多建有河埠头,便于船只靠岸,装卸货物。街巷北侧房屋既有商家店铺,也有台门式建筑。到了民国初期,这条街的商业特色十分鲜明,成为南货行和水果行的集散地。街东端曾有泰孚、三阳泰、朱荣记等几十家南货行,主要经营海鲜、咸鲞等批发业务;街西端全是水果行,专营本地和外地的水果批发业务。当时,这条街上的经商人员多为萧山人,街名由此而得。

    萧山街的路名曾几经变迁。1946年,当地商人为纪念绍兴工商界知名人士、萧山街泰孚南货行经理方文荫的功绩,集资将路面浇筑成沥青路面,并称文荫路;次年,为纪念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界泰斗蔡元培,该路名又改为元培路;后恢复萧山街路名。

上大路和下大路

    上大路与下大路系东西走向的两条平行道路,两路中间隔着一条河。这条河曾是绍兴城北的一条主要通道,承浙东运河之水入萧山街河。河上舟楫穿梭,运输繁忙,带动了两岸的商贸发展。尤其是河南侧的街路,房屋背河而建,鳞次栉比,是旧时绍兴的一条主要商业街道。因其路面较城内别的道路宽些,故在明代时已有大路之称。清代时,河道南、北两侧的街路被称为“大路上岸”和“大路下岸”。这是因为人们乘船从古城西边的迎恩门入城后,往往从河南侧的船埠头上岸,这条路即是“上岸”;出城时,人们从临河北侧的船埠头下岸乘船,故河北侧道路称“下岸”。后来,临河南侧的路被统一命名为“上大路”,临河北侧的路则被命名为“下大路”。

    上大路前临街,后临河,前门开店营业,后门河埠进货,兼得水陆交通之便,天时加上地利,使上大路自古以来商贸繁华。街上开有颇具特色的酒店、杂货店、钱庄、茶店等。清末民初时,沿街开设锡箔庄。当时,锡箔作坊所生产的锡箔纸,一般都是由锡箔庄收购运销外埠,双方的买卖素以茶店为交易场所,俗称“茶市”。这种相沿成俗的集市延续多年。

    下大路临街建筑以台门和寺庙为主,至民国初期,下大路有徐公祠、关帝庙、越王祠、王文成公祠、司马温公祠、老岳庙等。而传统的台门建筑更是不在少数,如清代文史学家平步青所居的平家台门,太平天国将领来王陆顺德府第,以及杜家台门、陈家台门等等。在下大路,旧时还有几家闻名的大酱园,如鲍顺泰酱园、谦豫酱园等。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12月27日 总第3468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