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芦荡火种:沙家浜伤病员的传奇故事

作者:刘 璞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1-17 星期五

    197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现代京剧《沙家浜》,讲述了抗战时期,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7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在中共地下党员阿庆嫂及进步抗日群众的掩护下,伤病员们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的故事。

    “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这是京剧《沙家浜》片尾经典唱段《泰山顶上一青松》中的一句唱词。这“十八棵青松”也成为阳澄湖畔芦苇荡里,负伤顽强战斗的新四军战士的代名词。这部京剧是以“江南抗日义勇军”这段真实的斗争历史为背景创作的,翻阅现存相关档案,36名伤病员在芦荡中养伤的故事更为传奇。

置身芦荡养伤

新四军战士在阳澄湖上行进

1939年,“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方医院工作者合影。

位于常熟市沙家浜镇曹浜村(现属红石村)“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方医院流驻处遗址

    1939年9月下旬,为顾全抗日大局,避免与国民党顽固派发生摩擦,“江南抗日义勇军”作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奉命西撤。有一批伤病员留了下来,组成一个临时的新四军后方医院,这个医院就设置在如今江苏省常熟市阳澄湖畔沙家浜地区的芦苇荡中。

    阳澄湖的1.7万亩芦苇、92条河道是它的天然屏障,半岛与全岛中,还有难以计数的墩,当地人称“转水墩”。进入墩区,似入迷宫,如果没有熟人向导,进得去出不来。谁也不会想到,在这儿,竟藏了一个新四军的后方医院。后方医院有三四位医生,还有包括上海来的学生和当地农家孩子在内的10名护理员。

    这所流动医院一般以农家的客堂、厨房等为病房;情况险恶时,就用数只渔船载上伤病员与医护人员,或漂泊在阳澄湖上,或隐匿于芦苇荡中的墩上、垛上。一顶帐子,两块床板,没有麻药,经常就是这样,一台手术就做下来了。

    没有药品,医护人员们就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寻找与“发明”可以替代药品和医疗器材的物品。他们把烤焦的馒头碾成粉,治疗胃病;把鸡蛋壳放在锅内烘脆后碾成粉末,治疗肺结核;还就地取材,用米糠、麦麸治疗脚气病。缺少医疗器材,他们便将筷子劈开,装上木塞做成土钳子;在牛皮纸上涂上胶水当作胶布;用砖块放在炉膛里烧热,包上布当作热水袋给伤员热敷……,就这样,许多伤员被奇迹般救治了。

真正的男子汉

 
伤病员名单

《我们勇猛地跟进》歌谱  江苏省宝应县档案馆藏

    1939年秋,16岁的吴志勤在战斗中右腿严重受伤,在当地群众的护送下,乘着小渔船进入沙家浜地区的芦苇荡里。他的目的地正是这家“后方医院”。

    到了医院,一看到他的伤势,医生就表示“要么开刀,要么性命不保”。那时,没有X光,不知道弹片的具体位置;没有麻药,只能“生开刀”。吴志勤的手术是在老乡的家里做的,当时怕他疼得受不了,医护人员将吴志勤的四肢捆在板凳上,嘴里用毛巾塞住,然而没等动完手术,他早就痛得昏死过去。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吴志勤牢记了一辈子,后来他总是说,在那种情况下,能有医生来救治,自己已经很幸运了。

    除了吴志勤,后方医院里到底有多少名伤病员呢?有人说是18人,也有人说有100多人。前者应该是受了京剧《沙家浜》里“十八棵青松”的影响,后者则是把“江南抗日义勇军”西撤时留下的伤病员和新“江南抗日义勇军”在以后战斗中出现的伤病员加在一起,实际都不正确。

    据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相关资料:为避开日、伪、顽的追捕,后方医院的伤病员分散隐蔽于芦滩、芦荡中。有一天,湖水猛涨,激流冲走了一位伤病员,时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军参谋长、正在后方医院休养的夏光,紧急召开会议,对伤病员进行姓名登记,一共36名,以后虽然有进有出,但详细记载下的是首次登记的这36人。

    尽管现今有几个版本的伤病员名单有些不同,尽管有的人至今仍下落不明,但没有人再去刻意地作任何调整,因为他们都是“泰山顶上一青松”,都是真正的男子汉。

阳澄湖畔埋忠骨

    在不畏艰险的阳澄湖水乡人民的掩护下,在芦苇荡里隐蔽养伤的36位新四军战士,一次次挺过了扫荡,一天天熬过了伤情,尽管条件极其恶劣,但他们大多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奇迹般地逐渐康复。正如京剧唱词写道的:“伤员们日夜盼望身健壮,为的是早早回前方。”治愈后的伤病员立即又投入战斗。

    1939年11月6日,以这36位伤病员为骨干,在现沙家浜镇域内唐市镇附近的一所破庙里成立了新“江南抗日义勇军”组织。由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黄烽任政治部副主任。这支部队冲出芦荡,由弱到强,杀向抗日战场。1941年2月,部队改编为新四军6师18旅,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旅之杰”。这36人中,谢锡生、叶诚忠、张世万、王新明、康金龙、袁阿毛、狄凡7人,先后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有“双枪大将”之称的叶诚忠排长,是《沙家浜》中叶排长的原型之一。1939年9月,他在与胡肇汉(《沙家浜》中胡司令的原型)所带领的“忠义救国军”展开的战斗中不幸负伤,被留在阳澄湖地区养伤,成为36名伤病员之一。然而身体一有好转,他立即重返部队继续投入战斗。1944年1月5日,时任苏北新四军18旅52团1营副营长的叶诚忠,在扬州宝应县大官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0岁。叶诚忠牺牲地大官庄乡,如今已被命名为“诚忠乡”。苏北新四军18旅52团还曾专门为陶祖全、叶诚忠两位烈士创作了一首名为《我们勇猛地跟进》的歌曲,如今雄壮的歌曲还在烈士所在部队和大官庄一带传唱。

    2016年6月20日,36人中年龄最小的吴志勤在家乡无锡辞世,享年94岁。去世后埋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吴志勤生前的遗愿。2017年1月,他的骨灰被安放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西侧的“忠魂”伤病员墓地。

    伤病员黄烽与夫人的骨灰也一起被安放在这里。黄烽同样在沙家浜病愈重返战场,先后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福州、进军厦门等诸多战事,他于1964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黄烽将军的夫人杨平也是新四军老战士,他们对沙家浜很有感情。

    “阳澄湖畔埋忠骨,芦苇荡里祭英魂。”到2016年6月吴志勤去世,当年的36位伤病员都各自走完了人生的革命征程。曾经生死共患难的亲密战友们,又魂归一处,共同守护这片红色热土。这一英雄群体已成历史丰碑,他们所创建的功绩将永远为人们传颂。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除署名外均由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9年8月2日 总第3407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