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蛋雕十二生肖迎新春

作者:何卫东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1-19 星期日

    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就职于河北兴泰发电公司的雕刻师于迎年,又完成了一组生肖系列作品——“十二生肖迎新春”。这组十二生肖的雕工细腻、层次分明、线条流畅、惟妙惟肖。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是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相对应的12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每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由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在鼠年到来之际,于迎年以蛋壳雕刻十二生肖的方式,表达了对新的一年的祝福。

    闲暇之余,于迎年就喜欢与蛋类“打交道”。他擅长用刻刀在厚约0.3毫米的蛋壳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花卉、风景。他的蛋雕作品无论是蛋壳表面的浅雕,还是穿透蛋壳的镂雕,无不纤毫毕现,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于迎年家中的创作室,仿佛进入了一个艺术世界。一枚枚普普通通的鸡蛋壳经过他的精雕细刻,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一张木桌、一把软靠椅、一盒锉刀和一副放大镜——这就是他雕刻时所用的全部“家当”。于迎年说:“蛋壳这个东西一磕就碎,在上面雕刻很不容易,一般的刻刀根本刻不了。”为了找到好用的工具,于迎年在进行了多方比较后都没找到完全合适的,只能把什锦锉按自己的需要磨成刻刀。在他的工具盒里,仅刻刀就有20多把,把把都有各自的功用。

    蛋雕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即使是什锦锉这样结实的工具,刻一会儿也就钝了,需要不断打磨。一件作品就是在这样不断地磨完了刻、刻完了磨的过程中完成的。通常情况下,完成一个蛋雕作品需要两天时间,蛋壳越大、构思越复杂,花费的时间也就越长。

于迎年的蛋雕作品——“十二生肖迎新春” 何卫东 摄

    

    在于迎年的创作历程中,创作时间最长的作品,就是用两枚鸵鸟蛋壳雕刻的“十八罗汉”。这两枚鸵鸟蛋是一位企业家特意拿来请于迎年雕刻的。于迎年发现,鸵鸟蛋壳既比一般蛋壳大,也比一般蛋壳厚,不怕压,是制作蛋雕的好材料。经过缜密构思,于迎年专门从北京邮购了一套用于蛋雕的小砂轮,开始了长达3个多月的精心创作。最终,这对人物形态生动、背景清晰的蛋雕精品问世。

    蛋雕要求雕刻师有扎实的美术和雕刻功底,自始至终都要保持心静、手稳、下刀准。由最初的激情创作,到最后的作品失败,其中所经历的兴奋与沮丧,只有雕刻师自己才能体会得到。刚开始雕刻时,于迎年雕刻出来的作品总是缺少灵气。在雕刻“十二生肖”时,为了使蛋雕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神态,他多次到动物园和农村,对动物的各种形态进行细致观察,并购买有关书籍进行认真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期的实践中,于迎年不仅摸索出了挑选鸡蛋、处理坚固蛋壳的门道,还练就了短短几秒钟就能刻出五六刀线条轮廓的娴熟刀功。于迎年说:“为了刻‘生肖’系列作品,我们家蛋炒饭、煎蛋、炒蛋、鸡蛋羹不断,总之天天围着鸡蛋转。”对此,就连媳妇和孩子都在埋怨他。

    在追求蛋雕艺术的道路上,于迎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开办一所学校,把自己的经验教给那些喜欢蛋雕的人,将蛋雕艺术更好地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月16日 总第3476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