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过云楼主顾文彬掠影

作者:特邀撰稿人 沈慧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1-19 星期日

    开栏语:

    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干将路。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顾氏六代传承,其珍藏集书画珍品、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等于一楼,闻名海内外。如今,过云楼的书画、古籍善本等多为国家文博机构珍藏。

 

    世事沧桑,时代更迭。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过云楼及其历代主人的故事早已模糊不清,但作为有着“江南第一家”美誉的过云楼来说,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强烈地吸引着大众探寻的目光。为此,本报从这期开始推出《过云楼逸闻》专栏,特邀苏州市档案馆编研专家沈慧瑛,依据馆藏大量珍贵顾氏家族档案撰文,讲述顾氏的家庭教育、书画交易、友朋交往等逸闻趣事,为我们一层层揭开过云楼的神秘面纱。

《顾文彬日记》(部分)

    顾氏为吴中名门望族,尤其以顾颉刚那支为最,当年被康熙帝赐“江南第一读书人家”。过云楼顾氏系出顾野王,自称为明代名臣、昆山状元顾鼎臣之后,定居苏州,但到顾文彬的高祖、祖辈们,已然成为普通的自食其力的市民阶层。顾文彬则通过“学而优则仕”这一传统方式来改变家族命运,其子孙也皆以读书举业为第一要务。如果没有过云楼,顾文彬也许仅仅只有官员、词人的身份,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然而,顾文彬构筑了过云楼,成为晚清书画收藏大家,并使过云楼声名大振。

商儒之家重教育

    顾文彬的高祖名为顾圣昭,生平资料不详。曾祖顾广居,号粹安,娶唐氏为妻,生有4子,即星洲公、东齐公、镜溪公、晓岺公,其中,镜溪公即顾文彬的祖父顾鑑。顾广居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却“性好施,族戚告贷无弗予”,这种乐善好施的性格还遗传给了子孙后代。后来,顾鑑、顾大澜父子也皆热衷于扶贫帮困。顾鑑兄弟4人皆“出佐会计”,收入所得供养家人,昆季同居一起,仅“老屋九椽”,但全家和谐共处。

    乾隆五十年(1785),顾鑑娶许氏为妻,第二年即生一子,可惜5日后即夭折。4年后顾鑑夫妇再得一子,即顾文彬的父亲顾大澜。顾鑑当时经营一家油行,生活不断好转,因家族繁衍,人口增多,老屋人满为患,于是,他决定在南濠街盛家巷买屋另过。但顾鑑考虑到长兄星洲公早逝,映千、素泉两个侄子年纪尚幼,他就将二人带在身边一起生活抚育。顾鑑为人性格温和,平生没有不良嗜好,朝出晚归,风雨无阻,勤俭持家,宽厚待人,经常接济贫困亲友。顾鑑有心培养儿子顾大澜走举业道路,以求“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顾大澜自幼拜在蒋实庵门下,因其聪慧好学,深得蒋师的期许与喜爱。然而,由于人丁单薄,顾鑑因生意忙不过来,就在顾大澜16岁时,让他“弃儒学贾”,从书生转身成为商人。蒋实庵先生为之可惜,再三向顾鑑力争,然“争之不得,叹息不置”,顾大澜就这样提前结束了他的读书生涯。顾鑑过世后,顾大澜接手独自经营油行,因“会计事烦”,又少人辅助,就停止了生意,将多年的积蓄投资到田产上,又从工商者转身为地主。后来,顾大澜再次从商,与朋友合伙开设布号,经营布匹买卖。

    嘉庆十二年(1807),顾大澜娶张氏为妻,两年后长子文荣出生,又两年顾文彬出生,而文荣过世,顾文彬成为事实上的独子,祖母许氏对其疼爱有加。顾大澜没有将读书举业进行到底,这是他的遗憾,所幸他的母亲许氏是个非常有远见的女性,一门心思支持孙子顾文彬读书进取。顾文彬自幼体弱,3岁之时随祖母起居生活,由其精心调养。许氏出身于书香之家,熟读诗书,在夏夜蚊子围攻之时,依旧“唯灯而读”,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掌故趣闻,经常讲故事给顾文彬听,“每举书史稗官中异见异闻讲说不倦”。遇到塾师有事,则由她监督顾文彬功课,直到晚年许氏仍手不释卷。应该说,许氏是顾文彬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导师,她一心让顾文彬专攻举业,顾文彬曾深情地回忆:“素钟爱彬,幼时不从贾而从儒,亦取决于先祖妣。”

书包翻身入朝堂

顾文彬为《吴郡真率会图》所作的题跋

    顾文彬(1811-1889),字蔚如,号子山,紫珊,晚号艮庵、过云楼主。他4岁进入私塾读书,拜在祖母许氏的表弟魏巽元门下。9岁时,顾文彬受业于汪韵庄,次年改投黄石逸门下,不久黄老师过世,改拜黄鲁江为师。12岁时,他开始学习作诗,其中,咏桃花的“几枝斜竹外,依旧笑春风”诗句引起老师的注意,并对其精心指教。13岁时,顾文彬读完五经,开始学习作文,第二年参加县试。从此开启了他的“考试模式”,从苏州到昆山,从金陵到京城,考试成为检验他学习成效的试金石。在读书、考试之余,顾文彬还与同学冯桂芬等成立了文社,每月举行数次雅集,以诗词唱和为主要内容,他经常夺魁。道光九年(1829),顾文彬参加元和县试获第10名;次年,又参加昆山院考获第6名。

    顾文彬兴致勃勃,准备向更高的目标前进。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顾文彬与老师江云峰的妹夫戴愉庭一同到金陵参加秋闱,适逢江苏大水,秋闱改于九月。他们借住在三山街,认真温习功课,在这次乡试中取得了70名的好成绩,成为一名举人老爷。顾大澜高兴之余教导儿子:“‘孝廉’二字甚不易副,当顾名思义也。”孝廉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明清两代成为对举人的雅称,故顾大澜有此教诲。

    自道光十二年(1832)到二十一年(1841),顾文彬先后参加了5次会试,最后一次会试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获第173名,实现了祖辈、父辈们的愿望。顾文彬殿试时为二甲60名,当时考试诗题为“既雨晴亦佳”得佳字,顾文彬诗中抬头处用“化日”两字,这科大总裁王鼎认为化者死者也,犯忌讳,遂不入选,钦点主事,分到刑部。其时苏州同乡陶文潞任职刑部湖南司主事,遂邀请顾文彬加入。

    顾文彬深知“主事补缺非十余年不可”,于是告诉父亲改捐直隶州的想法。顾大澜在苏州向亲友借得5000两银子,但没派上用场,因为朝中有规定,京官改捐外官,应“离部投供”。顾文彬只好耐心等待,其间母亲张氏过世,又丁忧3年。咸丰五年(1855)二月,顾文彬接到新的任命,“发湖北以知府差遣委用”。顾文彬携长子顾廷薰辗转到达湖北,湖广总督官文调他到大营办理随州盐务,当时,湖北一半为太平军占领。官文与湖北巡抚胡林翼关系不谐,顾文彬从中多方调停,缓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次年七月,顾文彬被任命为安陆知府,不久又被官文调到大营办理营务。十一月,清军收复武昌、汉阳,顾文彬补授汉阳知府,但并未到任,仍帮官文办理营务。因为得到官文与胡林翼的赏识,故他以军功叙,奉旨加道衔,赏戴花翎。咸丰七年(1857)二月,顾文彬升补武昌盐道,这是胡林翼“密保”的结果。做个外官是顾文彬的愿望,不巧的是,咸丰十年(1860)顾大澜过世,顾文彬丁忧离开官场。直至同治九年(1870),在好友吴云等人的劝说下,已至天命之年的顾文彬再次出山,补宁绍台道员,直至光绪元年(1875)告老还乡,结束了他的为官生涯。

书画传家育良才

    顾大澜虽然早年失学,但从年少到暮年,他养成了无书不览、秉烛夜读的好习惯,书法学赵松雪,“尤精小行楷”,并开始收藏书画,可惜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收藏毁于一旦,而这一爱好却传给了其子顾文彬和孙辈。

    道光七年(1827)八月初十日,顾文彬与浦氏结为夫妇。浦夫人为人平和,又粗通文义,被公公顾大澜称为“贤内助”。顾文彬夫妇育有四子二女,其中第四子、第六女早夭,成人的有长子廷薰、次子廷熙、三子廷烈(后改名顾承)及五女。廷薰热衷举业,办事干练,是顾文彬寄予厚望的人,廷熙、廷烈则喜欢书画艺术,四处搜集唐、宋、明、清书画,他们的爱好与其父高度一致。因长子、次子早逝,顾承成为顾文彬的得力助手,同治十二年(1873),他们合力构筑过云楼,并使之成为江南著名的书画收藏楼。顾文彬表示:“今此过云楼之藏,前有以娱吾亲,后有以益吾世世子孙之学。”顾文彬对孙辈的教育首要是举业,认为应该通过科举这条路继续壮大家族的发展,同时也特别重视对他们进行书画艺术方面的教育。顾文彬在京城候缺时,曾多次写信给顾承,要求他每月举行6期书画“讲座”,并说:“孙辈讲究书画必须认真,因保守与散去皆用得着,而我家积蓄,此项亦是大宗。”

    过云楼作为一个建筑实体,从酝酿到诞生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确切地说,是先有过云楼之名,再有过云楼之楼。古人喜欢为自己的书房、收藏室取号,因此根据顾文彬日记等记载,可以判断过云楼是顾氏为自己存放书画的场所取的名字,其意诚如顾文彬所言:“书画于人,子瞻(苏轼)氏曰过眼烟云。”他亲自审定,将其认为重要而珍贵的书画收录到《过云楼书画记》一书中,共收录了唐、宋、明、清书画作品246件,其中包括《米题褚摹兰亭卷》《苏文忠祭黄几道文卷》在内的书法类作品58件,还包括《释巨然海野图卷》《唐子畏王济之出山图卷》(即《王公拜相图》,又称《王文恪出山图》)在内的绘画类作品188件。其实,过云楼实际收藏的书画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同治九年(1870)四月十八日顾文彬在京城筠青阁购得的吴文中《辋川图》并未收入。顾文彬之孙顾麟士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画家,并成立怡园画社,将吴昌硕、陆恢、顾若波等画家聚集在一起,弘扬吴门画派,并给予吴昌硕艺术上的指点。顾麟士还在其祖父、父亲收藏书画为主的基础上,扩大收藏范围,一批古籍善本被庋藏在过云楼,傅增湘曾慕名拜访,并公布了过云楼藏书目录。

    顾文彬将自己的收藏楼取名为过云楼,表示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走过一个半世纪的岁月,顾文彬的后代们先后将过云楼的藏品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国家公共文博机构,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顾文彬、顾廷烈、顾麟士、顾公雄、顾公柔等数代人专注传统文化,尤其是书画艺术,至第五代、第六代大多数接受高等教育,除顾笃璜以外,均以理工科为主,因此,顾氏成为苏州的文化世家。顾文彬作为顾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无论为家族子弟的发展还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中所示档案为江苏省苏州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1月17日 总第347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