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孙中山在日本“发起救国,提倡革命的风潮”

作者:特邀撰稿人 蒋 梅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3-16 星期一

    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外度过的,其中时间最长的是日本。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进出日本达10余次,“以其地与中国相近,消息易通,便于筹划”,使其成为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重要基地。

流亡异域 愈挫愈勇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1895年10月,孙中山策划兴中会在广州起义,因消息泄露而流产。为躲避清政府的通缉,孙中山与郑士良、陈少白第一次踏上了日本的国土,从此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此次留日时间短暂,但孙中山等人却结交了一批日本人士,他称这是“革命党与日本人士相交之始也”。

    1897年8月,孙中山再次来到日本,广交日本政界人士,希望通过他们游说日本政府,支持中国革命。孙中山此次抵日后,犬养毅派遣宫崎寅藏、平山周迎接他。后来,孙中山通过犬养毅的介绍,结识了大隈重信、大石正巳、尾崎行雄等日本政界人物。之后,孙中山又结识了日本在野志士,如头山满、平冈浩太郎、萱野长知等人。

    1900年10月,孙中山趁清政府忙于应付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入侵之际,加紧策划了惠州起义。日本志士如宫崎寅藏、平山周等10余人皆闻知此事,山田良政还参加此次起义,在撤退途中,他因迷路被清军所擒而遇害,孙中山称他是“外国义士为中国共和牺牲者之第一人也”。此次起义最终因筹款受挫、粮饷枪械未达而失败,孙中山再次离开日本赴欧美。

    1903年秋,孙中山又来到日本,在东京青山秘密组织军事学校,并得到了日本友人的支持。冯自由在《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中记载,日野熊藏和小室健次郎曾在军事学校中任教。日野熊藏为日本“军事学有名之炮兵大尉,教授有方,诸生甚敬仰之”。而小室健次郎是日野熊藏的好友,亦富有军事学识,担任军事学校助教。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最初是作为这所军事学校的入学誓词而出现的。

    1905年7月,孙中山由欧洲赴日本,筹建中国同盟会。8月,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宫崎寅藏、平山周等也加入了同盟会。10月,日本政府应清政府要求将孙中山驱逐出境。此后,孙中山又多次来到日本,均遭驱逐。

汇聚革命新生力量

    孙中山在日本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在留日学生中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奔走各地疾呼:“祖国危亡,清政府腐败,非从民族根本改革,无以救亡,而改革之任,人人有责。”

    20世纪初,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大聚集地,孙中山尝试在日本发展一支思想敏锐、朝气蓬勃的队伍作为民主革命力量。甲午战争结束不久,清政府就开始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更加鼓励学生赴日留学。同时,自费生赴日留学者也迅速增多,大批中国学生涌向日本留学。留学生出国后,很快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下走上了反清的革命道路。鲁迅描述留日学生们,“一到日本,急于寻求的大抵是新知识,除学习日文准备进专门的学校之外,就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孙中山也指出,“赴东求学之士,类多头脑新洁,志气不凡,对于革命理想,感受极速,转瞬成为风气。故其时东京留学生之思想言论,皆集中于革命问题”。

    孙中山通过发表演讲、创办报刊、发行书籍等各种方式向留日学生进行革命宣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05年8月13日,他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说。

    1905年7月19日,孙中山由欧洲乘轮船抵达日本横滨,后移居东京。孙中山此次抵达日本,受到留学生的热烈欢迎。为亲睹孙中山风采,聆听革命学说,留日学生决定召开一次欢迎大会。8月13日,孙中山应邀到富士见楼,“着鲜白之衣,数人导之,拾级而上,满场拍掌迎之”。大会由宋教仁致欢迎辞,“众皆拍手大喝彩”。未几,“孙君以蔼然可亲之色,飒爽不群之姿,从人丛中,出现于演台上,拍掌声又起。孙君先谢欢迎之盛意,继缕述环游全球所历,众人拍掌不绝,终乃就时下之问题,而为一源源本本之大演说”。他演说完毕,全场掌声如雷,群情激昂。

    此次演讲发生于中国同盟会正式成立前一周,可谓意义重大。首先,这是在日本的中国革命党人第一次由秘密转为公开、大规模的革命活动,显示了革命势力的壮大、自信和团结。其次,这是孙中山在革命知识分子大本营东京的首次公开演说,显示并验证了孙中山及其学说的号召力,为确立其在即将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中的领袖地位奠定了基础。再次,此次演说如春雷惊蛰,唤醒了留日学生的民族意识,激起了革命热情,令那些迷惑于保皇的留日学生幡然醒悟,快速转向了革命。

    盛会引起了日本政府和清朝驻日使馆的密切注意。次日,日本警视厅总监安立纲之即向上司秘密汇报了此次欢迎会的情况,声称欢迎会“从下午1时开至5时,到会学生达1100人”。驻日公使杨枢也向清政府报告说:“讵料本月初旬,正值各校暑期放假之时,逆党孙文来自英国,屡在东京开会,登台演说,藉以鼓动学生。而学生之赴会听讲者,日千余人,至为可惧。枢窃欲设法禁阻,惟孙文系国事犯,不能公然照会日本外务省代为惩办,不得已以私情往晤珍田谆,托密派巡捕,随时踪迹,窥其举动。嗣准珍田饬人密探,并抄录孙文演说一纸封送前来。寻绎其意,虽无狂悖不法之词,然革命之意已在言外。近又订于本月二十七日在神田区美土代町青年会馆开留学生全体大会。枢日夜忧之,因密托日本外务省暨警视总监严行禁阻。”杨枢面对孙中山的巨大影响,以及留日学生不断高涨的革命激情和爱国行动,惊呼“孙文在东一日,学生一日不得安静”,千方百计要赶孙中山离开日本,割断他与留日学生的联系,阻止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

    然而,清政府却未能如愿。孙中山鼓励留日学生进行民主革命的演讲,得到了热烈响应。早在7月30日中国同盟会筹备会召开时,除甘肃省无留日学生外,内地17省都有留日学生代表参加。中国同盟会的领导及成员,除孙中山外,绝大多数都是留日学生,如黄兴、宋教仁、胡汉民等;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编辑、撰稿人,同盟会总部派往各省和海外各地的主盟人,也几乎都是留日学生。正如孙中山后来所说,当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主要依靠的就是1万多留日学生,“发起救国,提倡革命的风潮”。

    在日本期间,孙中山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一方面,孙中山结交了一批日本朝野人士,争取他们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同情和支持。尽管这些人对中国革命抱有不同的动机和态度,但其中确有一部分日本志士真心诚意支持中国革命,山田良平、宫崎寅藏、平山周等当属此类。另一方面,孙中山积极建立革命团体,广泛宣传革命,尤其注重将留日学生作为最理想的发动和依靠对象,最终使日本成为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重要基地,对辛亥革命的发动起了重大的作用。

组建中国同盟会

    孙中山在日本期间,充分发挥这块海外革命活动重要基地的作用,积极建立和发展革命团体。

    孙中山在横滨建立的兴中会横滨分会是中国革命党人在日本建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横滨原来只是东京湾畔的小渔村,孙中山等人到达时,横滨已经是日本第二大城市、重要港口。1895年11月,孙中山在横滨建立了兴中会分会,很快这儿便成为兴中会活动的主要地区。

    孙中山在日本所进行的革命活动,最有影响的当属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把分散的地方性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统一步调,共同斗争。1905年7月,孙中山在美国、欧洲等地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之后重抵日本,积极着手组织新的统一的革命团体。不久,经日本朋友宫崎寅藏的介绍,孙中山在东京与黄兴会晤,商定共同致力中国革命。7月3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黑龙会首领内田良平家中召开了筹备会,商讨建立统一革命组织的问题。

    8月20日,孙中山在东京召开大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其总部设于东京,会上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协助总理主持本部工作。中国同盟会确认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其纲领。11月26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东京正式发行。孙中山在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鲜明地举起了“三民主义”的革命旗帜。中国同盟会把原来分散的革命小团体统一为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步伐。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感慨,“及乙巳之秋,集合全国之英俊而成立革命同盟会于东京之日,吾始信革命大业可及身而成矣”,“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可谓导致“革命风潮之鼓荡全国者,更为从前所未有”。中国同盟会对国内革命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引起清政府的极度恐慌,屡次向日本政府交涉,要求将孙中山驱逐出境。为了协调与清政府的关系,日本政府于1907年要求孙中山离境。孙中山这次离开日本后,直到辛亥革命之前,就很少再到日本进行革命活动。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3月13日 总第3498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