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清代的天花防治

作者:郑海鑫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3-25 星期三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五世、英格兰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俄国沙皇彼得二世、法国国王路易十五都死于天花。仅18世纪,全世界死于天花的人数就达1.5亿。毫无疑问,天花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天花在我国古代又称为痘疹、痘疮、痘疾。东汉建武十八年(42),开国功臣马援出兵交趾国(今越南),因俘获的战俘患有天花隧传入我国。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一书中也有关于天花的描述。
 
死于痘疫的贵族
 
    清代官修医书《御纂医宗金鉴》曾对天花进行过详细论述:“痘症初起,见证大抵与伤寒相似,其候身体发热,不时惊悸,口鼻气粗,两眼发定,唯中指独冷,耳尻不热,耳后有红筋,皆为出痘之形症也。”医书记载的详尽表明了清代太医对痘疹认知的深入。
    其实,早在清军入关前就有满族统治阶层染痘身亡的记载,努尔哈赤长子代善的3个儿子都是因感染天花而亡。由于春冬二季是京城的天花高发期,清军入关后,清朝君主因天花避免朝臣聚集庆贺更是时有发生。清顺治二年(1645)冬至,顺治帝“以京城出痘者众”免了庆贺之礼。顺治三年(1646),皇帝万寿节也因京城天花流行,免了王公大臣的朝贺。顺治六年(1649)春季“避痘免朝贺”,然而这年的天花来势十分凶猛,京城内死亡人数颇多,甚至还波及了王公贵族:豫亲王多铎出痘而亡,“和硕英亲王(阿济格)两福晋俱出痘,薨”。
    天花肆虐危及生命,也对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不利影响,即便顺治帝如此谨慎,最终还是因患天花而亡(顺治帝死因亦有其他说法),其三子玄烨之所以能继承帝位则是与出过天花大有关系。
 
寻求慰藉求神祛痘
 
    清代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为了预防和治疗天花想过种种办法。《八旗通志》记载,满洲人有子女出痘要祭神来求得保佑,用猪糕祭神称为“痘祭”。
    传教士汤若望曾回忆,在清宫中设有专门的庙坛供奉痘神娘娘。顺治时期,湖南巡抚马鸣珮在上任途中爱子出痘痊愈后,为感谢痘神的保佑便出资捐建了痘神庙。《寿张县志》记载:“瘢疹庙,在城东南一里,俗称于家庙。时有小儿生瘢疹者,咸诣此祈谢。”这里的瘢疹庙就是专门供奉痘神的庙,因出痘者痊愈后会留下瘢痕,故以此为名。有些地方的痘神会与其他神明一起供奉。如在天津卫附近的宝坻县有火神庙,东三间供三皇,西三间供子孙、痘疹、眼光娘娘。在民间家人出痘,除了要供奉痘神,还有诸多禁忌。《天津志略》记载:“儿出痘,称之曰天花。是时家人口戒不吉之语,谓恐得罪痘神。”此外还要燃烧红纸四处照一照,以期将瘟疫驱离。
    显然,这种祈神的方法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但至少可以给人们带来一丝安慰。
    为了医治天花人们想了各种办法,许多民间偏方被记载下来,如《池北偶谈》记载有一种叫作神黄豆的植物可以治疗小儿天花。神黄豆产自云南南部,“形如槐角,子视常豆”,将其黑壳碾成粉末状冲水服用。具体服用方法是:以毎月初二日、十六日为期,半岁孩童毎服半粒,1岁孩童毎服1粒,1岁半孩童毎服1粒半,递加至3岁孩童服三粒,照此方服用可以永绝小儿痘毒。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这个偏方似乎对预防天花并无作用。由于古代医疗水平的限制,民间大多数偏方在根治天花方面作用并不大。
 
隔离患者预防天花
 
    早在清军入关前,就曾有专人负责痘疫的事情,名为“查痘章京”,也叫“查痘官”。在清人俞正燮撰写的《癸巳存稿》中记载:“国初有查痘章京,理旗人痘及城内民人痘疹迁移之政令,久之乃定。”查痘章京是专门负责检查、上报民间出痘的人,他们有权将患者隔离,以此来控制痘疫,杜绝传染。
    城内百姓如有出痘,查痘章京则将其迁出城外40里的地方以防传染,但这种做法在实行之初便暴露出很多问题。顺治二年(1645),京城巡视南城御史赵开心发现在转移出痘百姓时,查痘章京将“身方发热及生疥癣等疮”的人一并驱逐;被迁出的百姓在城外无居所无食物,只得将弱子稚女抛弃,饱受流离之苦。随后,顺治帝下令进行整治,令查痘章京严格核查,“必俟痘疹已见,方令出城”;有“男女抛弃者”则严加责罚;在城外40里东西南北各定一村,令病患居住,不致有露宿流离之苦。
    《清实录》记载,顺治时期,定远大将军和硕敬谨亲王尼堪灵榇自湖南运回京后,顺治帝要亲往祭拜,众大臣因“彼地出痘”力谏,遂作罢。
 
    如前所述,顺治帝在天花多发季节常免除王公大臣的集会、朝贺,自行避痘于南苑。康熙帝晚年回忆幼时“未经出痘,(顺治帝)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足见避痘一事常有。
    清代,将已出痘之人称为“熟身”,未出痘之人称为“生身”。因人在出痘之后将不会再被传染,所以有军事行动时,清廷通常会选拔已出痘的“熟身”贵族担任将帅。在痘疫盛行之时,清朝皇帝会准许已出痘的蒙古王公前来朝贺,未出痘者,则不必来京。
    在宫中,杂役、宫女、太监众多,康熙帝规定:“如家中有出痘疹之人,好者在家住一个月,不好者在家住一百日;若邻居甚近之家出痘疹,好者忌半月,不好者忌一个月,再入宫行走。”通过让宫廷仆役隔离的方式来防止将疫病带入宫内。
    从官方档案记载来看,在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天花之前,避痘作为预防天花的重要方法被严格执行。如蒙古王公乌巴什为避痘20余年未曾到过京城,直至出痘后才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进京觐见乾隆帝。
 
种痘技术推广各地
 
    大多数研究表明,种痘技术在明代后期的南方就已经产生,但直到清康熙朝才因一个契机得到推广。当时的种痘技术是人痘,即用痘疹患儿的痘浆或痘痂作为疫苗,植入种痘人的鼻中,使种者出一次轻症天花而获得免疫力。
    康熙十九年(1680)十一月,7岁的皇太子胤礽出天花,经人举荐傅为格“善为小儿种痘”,且了解到种痘后可不再受天花侵害,因此康熙帝将此人召入宫内。随后,种痘这一预防天花的方法得到了官方认可,康熙帝在太医院设立痘疹科,任命专人负责种痘、治痘之事。康熙帝晚年曾对其诸皇子说:“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可见种痘所起的成效。
    清廷还将宫中太医派至蒙古,为蒙古诸部种痘,且成为惯例。雍正三年(1725)四月发布了有关种痘的上谕:“看来新满洲蒙古等艰于子息者大都为出痘所伤,此亦无力种痘之故,新满洲蒙古侍卫官员等有未经出痘之子弟欲行种痘者著告知太医院,交刘声芳看好时候派种痘之医生令其诊视,若痘疹科医生不敷用,著奏请添取。”从这份上谕可以看出,痘疫的治理和人口数量密切相关,雍正帝为了保障此地人口繁衍派出御医为他们种痘。到了乾隆时期这种行为更加普遍。如乾隆十三年(1748)二月,太医院太医“刘芳远奉旨往察哈尔镶红、正白二旗种痘”;乾隆十九年(1754)四月,太医院太医“王德润奉旨往察哈尔镶黄旗地方种痘”。
    当然,获得接种的不仅仅是蒙古王公、贵族,而且还惠及蒙古各部的平民百姓。清廷在蒙古地区种痘有效地预防了天花的发生,对促进蒙古各部人口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史籍记载“俄罗斯遣人至中国学痘医,由撒纳特衙门移会理藩院衙门,在京城肄业”。清代的种痘技术传至俄罗斯,又通过俄罗斯传至更远的欧洲,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作出了贡献。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3月20日 总第3501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