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扬善、存真、成美”

——晋江华侨心系家乡捐资兴学

作者:洪佳玲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4-14 星期二

    许多福建华侨虽然身处海外,但始终心系故国桑梓,尤其重视家乡的教育问题。早年间“下南洋”奋斗的老一辈华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深刻体会到“不识字”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不便,他们殷切地希望后代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所以,福建华侨不管是“引车卖酱者流”,还是白手起家的行业翘楚,都愿意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心力。

敦促子女读书受教

    早期华侨家庭大都是男人外出挣钱,女人在家养育子女。如闽南话“查某”是女人的意思,有人认为这个词写作“在户”(与“查某”谐音)更准确,能体现出古代女人的社会分工。在“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伦理规范和传统观念影响下,妇女主要承担着操持家务、赡养长辈、抚育子女的琐碎事务。在一般的家庭中,父亲具有较高的威严,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子女自然成为父亲的重任。但是对于华侨家庭来说,远渡重洋的父亲不能陪在儿女身边,他们只好通过书信来“发号施令”,并由留在家中的孩子母亲具体执行。

    在侨批中,询问后代的教育状况是一种普遍现象。1937年6月26日,菲律宾华侨陈潢煏寄回福建晋江永和家中一封侨批,批封上的收信人为其子陈麓溢,信却是写给妻子苏氏的。他在信中敦促妻子让其子继续入学,肄业亦是无妨。也许这孩子尚且年幼,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可即便如此,作为父亲,他依然希望孩子继续上学,就算不能学有所成,也要进入学堂接受师长教导,可见其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1946年,菲律宾华侨蔡济达关于生意情况和其子教育等事宜寄给在福建晋江妻儿的侨批。

    1946年,菲律宾华侨蔡济达寄给晋江金井妻子秀鸾一封侨批。信中除了告诉妻子生意的近况外,还说起其子读书的事:“振忠须督促,使其读书,不可过分溺爱,使将来无法调度……”远在海外的蔡济达叮嘱在家乡的妻子,要对其子读书一事严加管教。

跨越万里筹款建校

    蔡济达重视其子教育的同时,也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曾在回国探亲期间,通过信件与在菲律宾的弟弟蔡宁广就家乡学校的建设事宜进行沟通。1947年4月14日,菲律宾华侨蔡宁广寄给回晋江探亲的兄长蔡济达一封侨批,信中提到了乡校的建设问题。当时,身在菲律宾的蔡宁广已在旅居地拜访了部分同乡乡贤,募集了若干款项,并商定在年末建设乡校校舍。建设一所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海外华侨常常以同乡会的名义,发起募集、筹措资金。在前期准备阶段,有威望的华侨还会亲自回乡参与各项事务。现存的众多侨批中都再现了华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资助家乡教育事业的鲜活形象。

    1947年,菲律宾华侨蔡宁广关于募款筹建家乡学校校舍问题寄给回福建晋江探亲的兄长蔡济达的侨批。

    华侨倾资于家乡的医院、道路、桥梁等各项公益事业,其中尤以捐资教育者最多。以晋江为例,几乎每所学校创建的背后,都有着一群无私奉献的侨亲乡贤。位于晋江龙湖的南侨中学,西校门叫修国门,南校门叫雨水门,而该校的捐建者正是旅菲侨亲施修国家族。在晋江的另一个侨镇东石,也有着相似的情况。1954年,由马来西亚太平仁和公所的侨亲筹资,侨声中学在古榕村拔地而起。“侨亲的侨、心声的声”,“侨声”校名的由来,既言明华侨与学校的渊源,又道出华侨对家乡教育的期望。

融合中外教育理念

    华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可和归属感,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华侨会联手在侨居地建立学校,让后代在接受侨居地教育的同时,还能受到中华文化的洗礼。华侨回乡办学时,会把侨居地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回家乡,运用于办学之中,此举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提高了家乡的教育水平。

    在西学东渐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在海外乡贤的倡议和帮助下,东石镇掀起了兴办新式学堂的热潮。创办于1913年的龙江学堂(多次更改校名后,于1944年定名为东石中心小学),即融会传统与新学优势,确定了办学宗旨。该宗旨思想先进,体现了清末民初国人试图通过兴办新式教育来改造国民素质,以达到救亡图存、教育救国的目的。现摘录其办学宗旨如下:

    近代族人子弟,对于求学因科举废除而退化,故农以耒耜是依,曰学问无益也;工以规矩是赖,曰读书无用也。间有从商者,亦多不求深造,优胜劣汰,天演公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抚念前途,不寒而栗。方今科举废,新学兴,人类竞争,更加剧烈;学业非新,文化不足以囤存;农业非新,作法不足以振兴;工业非新,研求不足以发展;商业非新,智识不足以战胜。处处需乎改造人才,在在又必探讨科学。除旧布新,当务之急。此我族学校之所以不容不设也。

    晋江金井爱国侨领李清泉,曾在家乡念过私塾,少年时又在香港学习,精通英语,对中西方教育方式都颇为熟悉。李清泉成为富商后,一直在家乡倡导现代教育。早在1912年,李清泉的父亲曾捐资3000银圆,在家乡金井石圳创办了龙门学校。1921年,李清泉决心重建龙门学校,并写信给村长,说明“龙门学校必须办成新型学校,学生入学一律要剪辫子,学校要设置算术、语文、地理、历史、英语、图画、手工等学科”。在李清泉的倡议下,龙门学校改名为“成美学校”,以“扬善、存真、成美”的办学理念,屹立在晋江金井侨乡。

    文中所示档案为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4月10日 总第3510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