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贷金制度撑持下的抗战高教

作者:汪海涛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5-20 星期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华北、华东各主要城市相继沦陷,就连各城市的大学也被战火殃及。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的校舍,被日军用作马厩、兵营和伤兵医院;北平师范大学数理学院被日军警备司令部占领、文学院被日军空军司令部占领;南开大学被完全炸毁;上海的学校也受到攻击。由于在敌占区无法继续开展教育事业,各校被迫向西南、西北转移,贷金这一短暂的助学制度也应运而生。

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学生代表关于增加月发放贷金
给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呈文(部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情势所趋 建立贷金制度

    各学校千辛万苦转移到大后方再起炉灶,本就是困难重重的过程,校舍重建、人员保留,更是需要一笔可观的经费。当时,除了大批在校学生无力负担学费外,还有许多从敌占区撤离的青年,囊匣如洗却企盼就学。在国家经费支绌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来支持鼓励学生继续学业,是否值得?国民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商讨争论后,在1938年2月5日颁发了《公立专科以上学校战区学生贷金暂时办法》,宣布:“凡公立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其家在战区、经费来源断绝、经确切证明必需救济者,得向所在学校申请贷金。”贷金分为全额和半额两种,其具体数目视学校所在地及学生实际需要而定。全额包括膳食贷金与特种贷金,每月法币8元或法币10元;半额只有膳食贷金,每月法币4元或法币5元。

    既然是贷金就有“此时借用,彼时奉还”之意。《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战区贷金偿还办法》规定:“凡毕业证书上所载之贷金,应于就业后第二年开始,向原毕业之学校偿还,每年偿还数目,按其薪资收入至少为5%,偿清期限至多为20年。”贷金制度推行初始,申请公费的旧例还有效,因此学生们对贷金并不感兴趣。经各校对学生们反复解释后,贷金制度才顺利推行。

    但是有贷金不等于学生们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由于西安临时大学(由平津地区的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师范大学等为基干设立,后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每个月发放的贷金只有法币6元,这让学生们感到生活困窘。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学生代表给国民政府教育部写了一份呈文。在呈文中陈述,每人每月贷金至少要法币12元方可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和学习,并在文后附生活费用表具体说明。他们认为列出的都是尽量节省但不可免除的支出,其中包括:每月餐费法币7元、沐浴法币0.8元、洗衣法币0.5元、文具法币1.5元、理发法币0.2元、土布做的鞋袜法币1.8元、肥皂法币0.2元,这些开销正好需要法币12元。

    由此可见,学生们是抱着一切从简的态度在校学习,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却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物价飞涨 生活日益窘迫

    虽然贷金制度使无数学子获得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但抗战初期大片国土沦丧,导致国内经济一再恶化。

    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经济系教授杨西孟统计:1938年下半年,昆明薪金的增长速度开始落后于生活费指数的增长,致使薪金的实际价值急剧降低。老师们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没有积蓄的学生们则更加窘迫,拿到手里的贷金贬值得也越来越厉害,上个月还能勉强维持,这个月就要东拆西借,下个月怎么过都愁得无法想象。

    1939年11月,西南联大、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云南大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学生自治会、国术体育专科学校的学生膳食联合会纷纷写信给国民政府教育部,称“贷金勉强维持,但区区之数不足以应付当前米价续涨无己之趋势”。为说服教育部提高贷金额度,学生们还附上了花费明细和当地物价表进行具体说明。当时的报刊对此事也进行了相关报道。1940年2月的《抗战导报》第5期提到在大后方的四川,米价在抗战前是每斗法币1元左右,抗战后很快涨到每斗法币4元5角,平均每人吃稀饭单算米钱就要法币9元。此外,柴、盐、油、菜都涨了几倍,师生们吃饭改为喝粥,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

    1940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学生营养不足,影响健康至巨”为由,提高了学生的膳食贷金,但依然难以应付飞涨的物价。7月5日《中国青年》刊文,以戏谑的口气谈到浙江大学(迁贵州)的师范学院,现在要改名叫“稀饭大学”,因为大米实在不够,学生们每日以稀饭充饥。

自食其力 学生坚持学业

    由于贷金额度不够,导致学生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去社会上工作,从而保证生活。

    1940年9月2日的《新华日报》详细报道了西南联大的学生们自力奋斗的事情:“一切经济问题的解决,不外开源节流两个法子。”开源主要是在外兼差,职务也是形形色色。大部分学生们选择当家庭教师,此外还有到报馆跑外勤、到电影院里作广告员等等;节流主要是从洗衣和缝补破衣、破袜开始,学生们学着做文具,有的学生甚至还发明了快干墨水、可重复利用的纸张等。生活虽然困顿,可学生们的学业却没停歇。

    学生们能够如此毫无怨言地坚持学业,一方面是在全面抗战的背景下,大后方物资和经济吃紧的状况无可避免;另一方面也是贷金等公费助学制度在抗战中基本没有中断过,学生如能保证学业成绩优秀、操行良好,还是可以获取相当可观的奖学金、助学金和贷金资源来维持学业。

    由于物价飞涨,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价值日贬,学生们在当初所领的贷金数额,到偿还时已极低微,计算和手续也十分麻烦。于是,在1943年8月贷金制度取消,算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施行到废止虽然仅有5年半,但是贷金制度对中国教育的进步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抗战前,中国的高等学府集中于大城市,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不是一般百姓可以承受的。抗战后,贷金制度保证了一部分家境清贫的学生,也能依靠政府援助接受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战前高等教育少数化的倾向。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5月15日 总第3525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