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朱德的木床

作者:杨格婷 张紫云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6-08 星期一

    西柏坡朱德旧居的卧室里陈列着一张木质双人床,它长203.5厘米、宽149.5厘米、高80.5厘米,棕色。西柏坡时期,朱德夫妇一直使用这张木床。它看上去虽然很普通,但其背后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朱德旧居里的双人床

    为了顺利实现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确定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共中央决定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2月底,来自各大解放区的参会人员从四面八方陆续到达西柏坡。

    位于冀西大山深处的西柏坡,本来就是一个不大的小山村,住房并不是很多。1947年中央工委来后,除征用村子东头老百姓的一些院落外,还组织人员自己盖了一些房屋。这些房屋大多数比较简陋,一般都用土坯砌墙,上边搭上木料、铺上苇帘,然后再抹上泥灰。房屋主体很少用砖,个别特殊需要用砖的地方,如房檐等处,都要到西柏坡附近的北庄村大财主齐学韶(开明绅士)家去取。经过几个月的修缮改建,西柏坡中共中央办公条件虽有改观,但在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之时,大院里突然集中如此多的参会人员,给当时的接待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

    为了让参会人员都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住处,当时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付出很大努力。由于住房紧张,不仅占用了中央机关的招待所,还临时让一些同志搬了家,即使这样仍不能解决问题,就在一些中央领导的住所也安排了临时借住人员。比如,当时贺龙就住在任弼时旧居的西厢房里,而王稼祥和朱仲丽夫妇则被安排在后沟朱德居住的窑洞里。

    2月底,王稼祥和朱仲丽与东北局其他参会人员一起,离开沈阳乘火车到天津,第二天到河北石家庄,3月1日从石家庄乘汽车到达西柏坡。王稼祥与朱德原本就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这次在西柏坡久别重逢了。

朱德卧室内景

    王稼祥与朱仲丽到达西柏坡后首先看望了毛泽东,之后来到朱德和康克清居住的窑洞。此时,这间窑洞里已经安置了两张双人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朱仲丽在《和稼祥同志到西柏坡》一文中回忆:“我和稼祥走进朱德和康克清共住的窑洞,朱总司令和康大姐见我们进来,热情地迎上前,大家互致问候后,总司令说,‘你们已被安顿在我们这个窑洞里住,喏,行李已经搬来了’。‘呀,挤了你们,这怎么可以呢?’‘有地方就一起住,挤也只会挤几天,大家住在一起,热闹!’朱老总坐在书桌边,慢声说着,眼上戴了花镜,眼睛从花镜下慈祥地看着我们,一道温和亲切的目光射在我脸上。”

康克清(右)、朱仲丽在西柏坡

    当时,康克清帮朱仲丽打开行李,铺好床,叠好被子,并在卧室中间挂了道布帘,把里边的床让给王稼祥和朱仲丽住,而自己和朱德则住在外边用板凳临时搭建的床铺上。

    1949年3月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闭幕。23日,朱德、康克清随中共中央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这张木床就留在了西柏坡,照原样陈列在朱德旧居里。

    西柏坡纪念馆供图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6月5日 总第3534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