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也论“俭以养德”

作者:刘永久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09-07 星期一

    诸葛亮《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古往今来,俭以养德都是做人之基、立人之本、成人之石。

    俭,是持家“法宝”,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讲的是因祖上富裕后,儿孙却放弃了节俭,又由富到穷,直至败家;俭,更是修德的体现,君子多以俭德避难,非淡泊无以明志,非节俭不能保持操守;俭,还是大自然的造化,使人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把个人的花费限制在不奢侈的范围内,助推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说,穷当克俭,是美德;富而思俭,是更高层次的美德。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应成为放弃节俭的理由。崇尚节俭,不是强求大家节衣缩食,而是反对无度挥霍、铺张浪费。

    过去,我们节约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都是为了更好地革命,更好地夺取革命的胜利;今天,我们重提俭以养德,崇尚节俭,是为了让家人过得幸福安康,也是为了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伟人毛泽东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等的每一项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节俭是美德,是品质,是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抓起,同心协力,做“俭以养德”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

    当前,我们提倡勤俭节约,俭以养德,应重点突出两个层面。一个是党员干部,另一个是青少年群体。

    德才兼备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同时,要淡泊名利,明确个人志向,以身心之宁静助力实现伟大之理想。此外,还要专心致志,刻苦学习,增长才干。追求过度享乐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被社会所抛弃,陷入潦倒,追悔莫及。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一些青少年在家里是“小太阳”“小公主”。父母、老人对他们都是百般宠爱,致使一部分人生长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的溺爱环境中,失去了勤劳俭朴、俭以养德的可贵品质,从而产生了依赖心理。在家依赖父母,在校依赖老师,在社会依赖国家。有的只知索取,不懂付出;有的不愿意刻苦学习,一味攀比,追求物质享受。总认为,现在条件好了,花点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的确,对于一些生活在富裕家庭的青少年来说,几十元、几百元并不在话下,但他们没有想过,我国部分地区有多少失学的孩子需要帮助,有多少人还处于贫困线下,有多少人还在为温饱而面朝黄土背朝天。

    笔者认为,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积极践行,把俭以养德贯彻始终;广大青少年朋友也要克勤克俭,发扬传统美德,以优良的品德,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倡“俭以养德”已成为当务之急。让我们都成为具有节俭美德之人,并为在全社会形成“浪费为耻、节俭为荣”的新风尚而努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0年9月3日 总第357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