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 神秘“天书”里的朴素愿望

作者:欧阳峰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11-02 星期一

    布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3省,全国布依族人口有300余万,贵州占97%以上。长期以来,布依族一直被认为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1956年,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并在一些布依族地区试点推行。1985年3月,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总结、完善了《布依文方案(修订案)》,在贵州布依族地区广泛推行“双语文”教学,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布依族不仅早就有自己的文字,而且这种文字还被认定为“国宝”。那么,它有什么特点?记录了哪些重要内容?现状又如何呢?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去一睹这种古老文字的独特风采。

  《傩戏》剧本

    《盘古前皇》第8页

    文献遗产名称: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

    文献形成年代:明清时期

    文献数量:304册

    文献保存者: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

    发现:口授心传的神秘古文字

    从2006年开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档案部门在开展民族民间档案抢救保护工作中,相继收集到部分留传在布依族民间的珍贵手抄古籍。这些古籍里的文字看上去“似曾相识”,一些明明是汉字,但却无法通读解意;还有些类似繁体的汉字,但汉语字典里不见收录,汉语不能识读,“外人”不解其意,只有当地的布依先生才能够唱颂解读,堪称“天书”。由此,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布依族古文字被发现。可喜的是,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颁布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荔波、三都两县档案馆馆藏的布依族古籍申报成功,布依族古文字被国家正式认定为“布依文”,并被列入了国家文化工程“中华字库”的课题,布依族也成为我国拥有传统民族文字的18个少数民族之一。2015年4月,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布依文古籍)又被国家档案局列入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是布依族先辈们在进行祭祀和文化活动中,以汉字为基础创制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字。这种文字是以汉字构架,以音、意为基础,融入布依语、意等思维概念组合而成,字的读音、含义均与汉字不同,属方块布依文。方块布依族古文字,主要有借源字和自创字两种。借源字即借源于汉字:一是借用发音与布依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记录布依族语音,其字义与汉字本身字义毫无关系;二是借用汉字本身的含义而读音却是布依语音的借义字。自创字是借用汉字一些部首,仿汉字的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造字法,创制出一套与汉字完全不同的文字,目前已发现400多个自创字。布依族古文字由布依先生世代相袭,口授心传,只能用布依语音识读,也只有布依先生能解其义,这种古老的文字也因此更具神秘感。

    内容:弘扬人间真善美的传统美德

    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是布依族民间广为传播和使用的一种民族文化典籍,是布依先生进行日常宗教祭祀活动的用书,目前常见形式为布依经书和傩书,多为记述布依族先辈崇尚祖先、自然和诸神,倡导惩恶扬善、孝敬父母等弘扬人间真善美的传统美德。

    荔波县档案馆馆藏的《盘古前皇》一书形成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记载了布依族先民对人类历史的认识,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关注历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论述了相互谦恭的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做桥》一书形成年代不详,“做桥”是布依族民间的大型祭祀活动,由布依先生用布依语诗歌形式演唱,以祈神、敬神、射日、洪水滔天、兄妹成婚5个故事为主线,赞颂了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的传统美德。《傩书》是贵州民族大学教授、西南傩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潘朝霖在三都等县收集后,交由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保管,全书共28册,最早抄本是道光元年(1821),最晚抄本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傩书》为完整的全堂傩戏抄本,展示了布依族的信仰和习俗,在民间冲傩还愿的敬神、酬神、娱神祭祀活动中,凸显出布依族人民寻求驱邪避鬼、迎祥纳吉等朴素的生活愿望。

    呼吁:古老文字亟待保护传播传承

    目前,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有关档案部门共收集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近1500册,其中,荔波县档案馆收藏1329册,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收集121册,罗甸县档案馆收集21册,仍有大量古文字典籍散存于民间。

    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虽然非常丰富,但抢救保护工作尚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对布依族古文字传承人的培养。由于布依族古文字只有布依先生能够识读解义,致力于布依族古文字的青年研究者很少,传承后继乏人,目前健在的传承人极少,且年事已高。如荔波县原有5位知名传承人,现健在的只有两人,其中,布依先生何星辉已94岁高龄。

    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布依文古籍)是了解布依族族群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布依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地方档案部门正在积极投入到其抢救、修复等工作中,同时也在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能把布依族古文字档案(布依文古籍)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为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开发、教育普及、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提供宝贵的档案资源。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7年10月20日 总第3132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