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红色记忆

“我们要用实际工作来迎接新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欢庆元旦活动形式多样

作者:特邀撰稿人 张文友 王 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0-12-31 星期四

    元旦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确定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军是怎样过元旦的?节日中又有哪些特色活动和要严格遵守的规矩呢?让我们从解放军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来一探究竟。

阅兵、团拜、游行等庆祝活动意义重大

    元旦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各部队一般会以举行阅兵式、团拜会、游行等活动以示庆祝,这在我军的发展历程中既是一个传统,也是一种特色。

    1949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下发《关于元旦举行阅兵式的通知》,其中写道:“为迎接胜利的一九五零年,决定在元旦举行阅兵式……”在这份通知中,明确列出了活动的先后顺序,即升旗、奏乐、唱国歌、阅兵、首长讲话等,活动定于上午9时开始,8时30分前部队集合完毕,并对部队的列队形式进行了规定:阅兵队形为连纵队、营横队、团一线,次序自东向西依次为司令部直属队、战车团、工兵七团等,首长训话时的队形为连纵队、营横队、团纵队,整个构成讲话队形,各级干部在该部队伍排头,团旗在团首长的前面,护旗手四名,位于四角,掌旗员在中央;阅兵时,除首长、总指挥员、检查员、摄影员、各团团长可陪同参加检阅本团外,其余人员一律不准离开定位。其中还规定:“凡参加阅兵典礼人员,不管职位高低应无条件服从总指挥员统一指挥。向首长致敬时,不喊口号,训话时以团为单位统一呼喊响应号召及表示决心一类简单口号。”口号包括“我们要用实际工作来迎接新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当官兵们响亮的口号响彻天空时,活动气氛被推向高潮。此次阅兵活动的举行,不仅全面展现了第二野战军特种兵部队的精神风貌和士气,也为开启部队新一年的训练吹响了号角。

    1949年12月28日,第17军51师下发《元旦团拜队形通知》:“1949年是在我全军艰苦斗争下,已完成渡江作战伟大胜利的一年。新的1950年即将到来,本师决定休假3日,以资庆祝并于新年元旦早7时师直各单位全体人员举行团拜。”通知中对此次团拜会仪式的注意事项作了详细规定:“各单位除留必要看家人员外,其他干部战士一律参加;团拜队形按一二中队自右至左顺序成连纵队排列;所有参加人员应风纪整齐,注重军容;呼口号时应大声兴奋的高呼,特指定由宣传队安队长负责领导……”活动当天,大家在指定时间、地点整齐列队,各个环节衔接无误,官兵欢聚在一起相互庆贺、共祝美好。活动结束后,有的单位还组织了小型座谈会,大家坐在一起,或清茶一杯,或佐以糖果,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到处充满着团结、祥和的气氛,最后大家纷纷表示:全连一定会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块儿使,在新的一年里争创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除此之外,上街游行也是当年庆祝活动的方式之一。如1950年元旦,山城重庆的游行活动就举办得令人印象深刻。当天,五星红旗遍布大街小巷,各游行队伍从清晨5时开始,到下午5时结束,整整用了12个小时。当时,游行的队伍分别从歌乐山、嘉陵江边等处涌向上清寺路和南区公园一带,马路两边、窗口屋顶、坡边崖上都站满了人。特别是当攻克重庆的功臣部队官兵簇拥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市民们开始狂热地欢呼,并不断地鼓掌,一时间,长长的队伍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其后还有工人队、学生队等,当天参加游行的各界人员共计12万余人。虽然因队伍太长,后面参加游行队伍的人们腿站麻了,肚子也饿了,但大家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元旦,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坚持参加完了庆祝活动,没有一个人掉队。

宣传、学习、送温暖“一个都不能少”

1950年元旦,华东军政大学学员正在表演踩高跷。

1950年元旦,华东军政大学学员正在演出秧歌剧。

1950年元旦,华东军政大学学员在舞灯。

    由于战争形势和现实局势的需要,我党我军开始通过具有深厚民众基础的娱乐形式进行政治宣传教育。当时的报纸上曾有过这样的阐释:“文化娱乐生活在全部生活中,往往如同饭后喝的水一样,同时可以帮助人们消化那些比较硬性的东西的;也往往如机器上的机油一样,可以帮助除去泥垢,促进机器的转动……”为“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服务,成为当时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表演形式与教育内容巧妙融合在一起,成为当年我军各部队宣传队创作节目的重要着力点。1950年,华东军政大学的学员们就利用元旦这段农闲时间组织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如扭秧歌、看大戏、踩高跷等,既缓解了大家生活中的疲劳,更烘托出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当时,有一种非常盛行的娱乐活动名叫“高跷马”,表演时,“骑马人”和“赶马人”扮为夫妻,都踩高跷,互相配合,前呼后应,夸张地做出各种动作,并巧妙地把“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融入其中,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这些新编排的节目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观众。有时节目表演已经结束,观众们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久久不愿散去。

    组织广大官兵对时事政治进行学习是部队过节的另一重要活动。1950年12月15日,西南军区54军政治部下发《新年工作指示》,其中写道:“根据指示的总的精神,我们应该肃清思想上正在滋长着的和平麻痹思想,提高战斗意志,因此,新年中的中心工作应是深入地进行时事教育,求得认清时局,提高警惕性,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以搞好工作等实际行动来迎接新年。”指示中明确了此次时事政治学习开始的具体时间为12月26日,学习步骤为:从26日至30日学习“怎样认识美国”和中央广播的“新年献词”;从元旦起至元月10日止,学习“新年献词”并拟定发言提纲,谈学习体会,最终达到树立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提高敌情观念和战斗意志的教育目的。

    送温暖活动也是部队节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送温暖历来是部队的一个光荣传统,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比如1944年太行军区第17军分区在下发的《新年政治工作指示》中写道:“以团营为单位组织各连人员携带首长慰问信与礼物到医院去慰问伤病员,并接轻者回队过年,使战士感到部队即家庭,战友即兄弟,因此,派去的人员必须是与在院伤病员感情密切者,是伤病员想见的同志,这些人员对伤病员有自然的高度阶级友爱,能体贴入微,爱人如己,而慰问信也不能简单空洞无物,应告诉伤病员愿意知道的事和想知道的事,并劝慰他们在医院中好好的休养,除了首长的慰问信外,应发动其他同志写信慰问。”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关爱”的温度,读来令人感动。每到节日,伤病员会更想家,情绪低落,而首长和熟悉的战友此时前去慰问和关心他们的康复情况,对其安心养病、早日康复十分有益,也能更加体现出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对其再次投身到火热的战斗中去起到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各部依然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特别是在元旦、春节和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前夕,各部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代表组织前去慰问伤病员,把党的温暖送进每名战士的心里。

注重勤俭节约 避免铺张浪费

1950年12月15日,西南军区54军政治部下发的《新年工作指示》。

    元旦是个喜庆的节日,在娱乐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勤俭节约。1950年12月15日,西南军区54师政治部在其《新年工作指示》中写道:“1951年的到来,正处在时局非常紧张,美帝国主义直接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并在朝鲜扩大侵略战争,战火已燃至我国门口,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正在热烈展开,因此,我们要以战斗的姿态来迎接新年工作,一切活动中要着重提高阶级觉悟,坚定立场,提高战斗意志,强调做好工作。”此外,该部还特别强调,部队举办晚会时应避免铺张浪费,并举例说明:“如燃点汽灯,一般以二三盏为度,演出的道具、布景尽量要求简单。提倡多演小品秧歌和电影,少演大场面多幕话剧,以节省开支。较大规模晚会限于盛大纪念日,一般节日娱乐活动,应注意简单朴素省费。”“勤俭节约”的主题一目了然。

    1951年12月26日,第10军司令部在发布的《新年注意事项》通报中更是指出了要注意“反对铺张浪费”的问题,“为避免我机关部队在1952年的元旦及春节前后意外事件的发生,特提出以下几点,‘严禁年节中,大吃大喝,酬酒请客、送礼、结彩、搭牌坊铺张浪费现象,反对赌博开社等有害部队思想之举动,但单位应注意伙食之适当调剂改善……”不但如此,通报中还提醒部队管理不应因假期而稍有松懈,应始终保持内务整洁、军容严整和严格干部查铺、查哨制度,使部队“过节不忘战备”的观念深入每名官兵头脑中。

    新年会餐是部队的一种传统“习俗”。新年中,人员齐全与否、食物丰美与否对于官兵的情绪有着重大关系,尤其是新入伍的战士,过节时容易想家,如果假期活动安排得当,会餐伙食丰富多样就显得尤为重要。部队在过节期间,一般会务求做到不仅要让官兵吃得饱、吃得好,更要让饭菜合乎战士的口味和习惯,并注重不同少数民族的饮食禁忌。部队会餐时,食物一定会比平时丰盛些,“年年有余”是一个好兆头,但“余”下来的食物也是不能浪费的,各伙食单位都有专人负责粮食管理,并严格按照统计人数进行煮饭、下米,如果有剩余米饭,会留作下顿煮食或拌油炒食等处理。时至今日,“注重勤俭节约,避免铺张浪费”依旧是部队的光荣传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财政和粮食都非常紧张,我军各部也始终坚持着以“简朴、团结、和谐”为原则来欢度元旦等佳节,而在欢乐过节的同时,各部队依然肩负着自己的神圣职责,时刻保持着战备状态,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站岗、巡逻,用忠诚守护着祖国万家灯火的祥和,用实际工作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文中所示档案为解放军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月1日 总第3623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