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口述档案中的大爱记忆

——记江苏南通磨刀老人吴锦泉的慈善人生

作者:陈天扬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1-12 星期二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档案馆积极开展“百村万户”口述史采集工作。这项工作先后采集了73人次。其中包括江苏南通“磨刀老人”吴锦泉。这位爱做善事的磨刀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将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积攒起来,再捐出去用于慈善公益事业。在2018年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档案局联合举办的“档案见证改革开放——江苏最美家庭档案”征集评选活动中,“磨刀老人”吴锦泉的口述档案和实物档案入选全省100个“最美家庭档案”。“磨刀老人”吴锦泉家庭档案包括口述类(音频和视频)、实物类、捐赠类和荣誉类4个部分。这组珍贵档案是吴锦泉慈善人生的真实写照,更是新中国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的大爱记忆。

口述故事讲述大爱人生

    吴锦泉,1928年出生在一个乐善好施的农民家庭,父母育有6个孩子,还收养了3个弃婴。吴锦泉担任过生产队长、民兵营长、建筑站工程队长等,现在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志愿者。吴锦泉能成为港闸走出来的一个公众人物,是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1959年到2008年,是他做好人好事的量的积累,2008年开始捐款是一个质的飞跃。

    1959年,吴锦泉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在建筑站工程队当队长时,他带头给大家做示范;在胜利针织厂工作的14年间,维修工、木匠、瓦匠的活儿,他样样都干。年轻时,上下班或者外出,他总会在自行车后绑把小铁锹,遇到路况不好就停车修路。他家附近有几条小路,路面狭窄、坑洼不平,一到雨天经常有人摔倒。吴锦泉出钱出力,有空就修一点,直到将这几条路都填平筑实。1989年,他从胜利针织厂退休以后,便靠着年轻时学过的磨刀手艺,开始充实他的晚年生活。

实物档案见证凡人善举

    窄条凳、自行车、“钓金龟”、工具篮……每天一大早,吴锦泉带着磨刀工具,骑上自行车就出门了。“哗嚓、哗嚓嚓、哗嚓、哗嚓嚓……”他甩着“钓金龟”走街串巷,熟悉的人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吴锦泉老人来了。

    遇上要磨刀的顾客,老人就架起条凳,跨坐上去,躬身埋头在磨石上反复磨着刀,汗水顺着额头淌下来。磨一次刀要花许多力气和时间,却仅有几元收入,一天下来,收入少则十几元,最多不足百元。磨刀收入是吴锦泉唯一的经济来源,但他却总是将钱积攒下来捐献出去。窄条凳、自行车、“钓金龟”、工具篮等一件件实物档案是吴锦泉凡人善举感动社会的见证。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

    吴锦泉的第一笔捐赠要追溯到2008年。那年汶川地震后,吴锦泉和老伴儿从广播中得知灾情便商量决定捐款。吴锦泉回忆说,那天一早,他和老伴儿背着一袋子硬币就出了家门,他们并不知道红十字会的募捐点在哪儿,于是一路打听,倒了3趟车,辗转两个小时,才找到募捐点。

    那天,他们捐出了902枚1元硬币和20张5元纸币,合计1002元。2009年1月,他为残疾儿童捐款1316元;2010年4月,他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2011年5月,他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款3000元……5角、1元地挣,成千上万元地捐,一张张捐赠证书记录了老人的点滴爱心。据统计,他的捐款已超过18万元。

    2018年7月,90岁高龄的吴锦泉又一次来到了南通市红十字会捐款,将近几个月磨刀赚来的钱以及省、市有关部门给他的慰问金一并捐出。同行的还有3位老人,他们都是受吴锦泉的影响来捐款的。一个人温暖了一座城,一个人带动了一群人。近几年,在南通,“锦泉一元爱心社”成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设立,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纷纷捐赠,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

    以耄耋之年坚持公益,吴锦泉感动了无数人,也收获了很多荣誉,如“博爱特别奉献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对此,他说:“我做的这些事很小,人们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让我很感动。”领奖台上,主持人问“你累不累”,吴锦泉说:“一点都不累。心里想着在做好事就不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人人皆可慈善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磨刀老人”吴锦泉口述档案和实物档案是他大爱人生的真实写照,更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宝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月7日 总第362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