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大运河南端第一桥

——探寻清代诗歌中的拱宸桥往事

作者:任 轩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1-27 星期三

开栏语

    京杭大运河流淌千年,从来不止是一条河流,更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随着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运河文化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认同,然而其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轶的故事。如大运河南端的拱宸桥背后有何许人?浙江的第一盏电灯亮在何处?为何说小河驿是江南运河孤本地?地方志言之凿凿的皋亭神原型为何查无此人?旧湖墅竟是鲜为人知的教育高地?鲁迅、郁达夫、丰子恺、曹聚仁诸先生走过的水路究竟是什么模样?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为传承大运河的千年文脉,自即日起,本版特别推出《寻踪觅迹·运河遗梦》栏目,邀请运河文化研究者任轩撰稿,由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档案馆提供照片。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端去探寻大运河那些隐喻晦涩的线索,发掘白墙青瓦间的文史遗迹,研究、还原时空结构里的运河意韵。

    清光绪九年(1883)二月某日,在京杭大运河浙江杭州北新关北面有一座桥宣告禁止通行。禁行的原因很简单:桥要修了。禁行一直持续到翌年五月。

    早年间,清军与太平军打仗的时候,运河两岸的堤塘石被挖了许多去造工事,河堤不固,桥亦难稳。此外,更直接的原因是太平军在桥面中间筑垒与左宗棠的常捷军对抗,桥上桥下兵力达数千人,以致桥身过载,渐渐不支。光绪二年(1876),桥已濒临倒塌,因经费有限,只做了简单维修。时日一长,桥哪还堪载!

    这座桥,就是拱宸桥,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志性建筑。

“拱宸”二字有帝气

    这是拱宸桥自明崇祯四年(1631)建成后的第二次重建,也是有维修记录以来的第四次大型施工。重建后的拱宸桥,是一座长二十一丈四尺、广一丈三尺的三孔薄墩薄券驼峰石拱桥,中孔阔四丈六尺,左右两孔宽均为二丈六尺,规模就是今天的样子。

    不过,开工时间另有不同说法,王麟书在为此次重建撰写的碑记中说:“兴工于八年孟冬,成于十年仲夏。”也就是说,开工时间是光绪八年(1882)十月。这与前文所述,也就是丁丙在其著作中提及的时间和丁立中编的《先考松生府君年谱》中所言,略有出入。

    丁立中是丁丙的儿子,丁丙是这次重建工程的主持者,他有一本诗集《北郭诗帐》,其中有一首诗这样写拱宸桥:

    卅丈环桥首拱宸,追怀摸石动酸呻。

    叮咛去楫来桡客,慎守金缄效吉人。

    这首诗的第一句,所谓“卅丈”,讲的是康熙年间拱宸桥第一次重建之后的规模:桥长三十四丈五尺、高四丈八尺。

    此诗之“首拱宸”,是丁丙对拱宸桥的称赞,但他之所以赞美拱宸桥,将其列为第一,或许并非只是想说明这座桥在京杭大运河上诸多桥梁中规模之大是翘楚,很可能还是丁丙作为传统文人对家国美好愿望的自然流露。

    中国的汉字文化,也是中国人哲学思想和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因为“拱宸”二字的语义,以及康熙帝、乾隆帝下江南的故实,拱宸桥成为杭州运河水系上最有帝气的一座古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被视为天子。天上星辰之帝为北极星,又称为北辰,居住在紫微宫。古人认为,皇帝对应着北辰星,所以在“辰”字上加个表示房屋的“宀”,便表示帝居,“宸”也就成为帝王及其居处的代称。到了后来,皇城又叫紫禁城,其源也是一样:天上紫微宫,人间紫禁城。

    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往往一环套着一环,因为叫拱宸,所以就有了望文生义的民间传说。相传,这座桥是为了迎接皇帝而造。可欢迎的究竟是哪位皇帝呢?拱宸桥始造时,是明崇祯帝在位,建桥之时正值明朝多事之秋,帝国大厦摇摇欲坠,崇祯帝哪里还有心思南巡。而有清一代,只有康熙帝和乾隆帝两位皇帝南巡。康熙帝南巡时,于顺治年间倒塌的拱宸桥尚未重建,迎驾之说自然无法成立。乾隆帝南巡时,拱宸桥虽已经重建,但拱宸之名却早已存在,显然也不是为了迎接乾隆帝而改名。因此,民间传说归民间传说,史家在编撰地方志时,虽爱乡心切,却也只能用“象征对南巡帝王的致敬之意”的说辞。

    那么,“拱宸”一名的意义,到底该如何解读呢?从“宸”字的含义上可以了解到,“宸”既是一个与天子相关的词,是皇权的象征符号之一,也代表着地理方位中的北位。“拱”字其中的两项意义:一是拱卫、环绕;二是一种外形为弧形的建筑结构,如拱桥。因此,从辞典和古文中“拱宸”的通义角度理解拱宸桥,可以得出两层意思:第一,此乃位于城市北方的一座拱形桥梁;第二,拱宸的用法,是忠诚于皇帝或者说皇权的一种修辞。换言之,拱宸桥之名,有帝气,但并不囿于向南巡帝王致敬这一项。当然,时至今日,人们说拱宸桥象征着对往来此地之最尊贵客人的欢迎和致敬,应当说是十分贴切的。

“吉人”义举需效仿

    顺治八年(1651),建成才20年的拱宸桥倒塌了,倒塌后的石头沉入水中,变成了犬牙交错的暗石,往来船夫不熟悉地理或稍不留神、粗心大意的话,船底就会撞到石头,轻则船破漏水,重则船翻人溺。家住大运河德胜桥边长板巷素来急公好义的王湛见此情形,再也坐不住了,自掏腰包雇工人,花了10多天时间才捞光河底的石头。康熙十三年(1674),王湛过世,其子王晫为了表达哀思,从未离开家乡的他,在徐士俊的陪同下,第一次乘舟沿大运河北上拜访江南名士,为其父求征诗文。出发的这一天,王晫舟过拱宸桥时,父亲雇人捞石的往事涌上心头,令他怆然久久。这就是丁丙“追怀摸石动酸呻”这句诗所隐藏的典故。

    丁丙《北郭诗帐》里的这首诗,所谓“叮咛去楫来桡客,慎守金缄效吉人”,又有何分教?“楫”“桡”,都是船桨的意思。“去楫来桡客”,意思就是往来乘船经过拱宸桥的人。这两句诗用通俗的话来表达,可以这样说:“从拱宸桥下经过的人们啊,我要反复提醒你们,牢记三缄其口的美德,多向善良急公好义的人们(吉人)学习。”诗中所说的“吉人”,就是在历次修造拱宸桥过程中有过善举的那些人。丁丙在自注里除了提到王湛之外,还将一些主要人物罗列出来,如明末商人夏木江、举人祝华封等等。

    造桥修路,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善行义举,所以不难理解丁丙希望世人都能“效吉人”的用意。但为什么经过拱宸桥得“慎守金缄”?丁丙在这首诗的自注中引陈文述之语说:“拱宸桥一称哑巴桥,相传过桥不宜启口。”这一说法,不止出现于丁丙和陈文述笔下,清代魏标《湖墅杂诗》、丁立中《拱宸桥噤口》、钟毓龙《说杭州》、俞樾《自苏至杭杂诗》也均有提及。

    经过拱宸桥不能讲话这一民俗,不知起源于何时,但可能与拱宸桥一带曾是清门(也称漕帮、粮米帮、安清帮、清帮、青帮)发源地和根据地有关。目前可见的关于这一民俗的最早记载来自陈文述之语,而陈文述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因此,拱宸桥之所以被称为哑巴桥,很可能是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之后,也就是清门遭遇大劫之后。换言之,由于清廷的禁令和抓捕,清门势力大受打击,而为了本帮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所以用“哑巴桥”代替拱宸桥,隐指清门家庙和三祖墓所在地。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是,拱宸桥与清门的关系,在清门的秘密文献中是存在的,哑巴桥也多次作为代号出现在清门的隐语中。

    总而言之,在数百年时光中游弋的那些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材料,为充满迷人魅力的拱宸桥增添了不少神秘的气息。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月15日 总第362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