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老照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东知青的“扎根年”

作者:特邀撰稿人 江 心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2-01 星期一

    百节年为首,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还是欢乐祥和、全家团圆的一个节日。过节前,背井离乡的人们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东知青为了表达“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决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春节时留在知青点,和贫下中农们一起过“扎根年”。

    1968年,鲁中南山区的知青唐荣华在大山里的老乡家中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由于当地人的生活十分清苦,只有到节日才能吃上白面馍、饺子、鱼和肉。他去的那一家,夫妻俩有五个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四五岁,虽然一家人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但是大人和孩子的脸上却没有一点愁容。除夕晚上,唐荣华与老乡一家坐在屋里的大炕上学习《毛主席语录》,然后再吃忆苦饭。老乡的妻子最先端上来的是野菜糠团子,不管味道如何大家都把团子吃完了,随后吃的是饺子、煎鱼、炒菜,喝的是散装白酒。

    在1969年春节前,山东惠民县的知青刘晓东专程回济南学习舞蹈。回村后,他和村里的青年们赶排了一台春节联欢会,节目有舞蹈、相声、短剧等。在大年三十晚上,村里的大婶和青年们来到知青点,与知青们一起包饺子。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就在大家快包完饺子时,一名知青突然大喊一声:“完了,饺子馅里忘记放油了!”有的人听后连忙安慰,有的人则哈哈大笑起来。虽然饺子馅里没有放油,但是大家吃起来却格外香。同年,在山东建设兵团黄河农场的知青孔慧云则体会到了别样的新年感受。农场工宣队下了通知,要知青们过“扎根年”。白天,知青们从食堂领来白菜、肉馅和面团,包出大大小小的、鼓鼓的、扁扁的和露馅的饺子,然后用报纸兜着到食堂去煮。饺子煮熟后,食堂的工作人员用大笊篱盛到搪瓷盆里,大家你争我抢吃得津津有味。然而随着除夕夜幕的降临,知青们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伤感,越来越强烈。寒空广远,雪野无边,大家静静地躺在床上,心生悲戚。夜空中,忽然传来小提琴的声音,原来是一位男知青用小提琴独奏《思乡曲》。《思乡曲》悠扬哀婉,伴随着凄厉的北风,飞进一座座茅草屋,飞进大家的心里。知青们披衣坐起,倾耳聆听,对家乡、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一曲激起千层浪,弦弦掩抑声声思。

知青们在进行文艺表演

过年时,知青们在厨房帮厨。

    1971年,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支边的知青宋立嘉和战友们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春节。连队提前做了准备,杀了3头大肥猪、2头牛、10只羊,每人平均1斤面、2斤肉。炒菜由炊事班负责,各班主要负责包饺子。此时,更擅长做面食的山东知青男女颇受各班欢迎。为了包好饺子,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擀面杖的就用酒瓶代替,没有面板的则用大木箱盖代替。到了晚上11点,开始下饺子。由于炊事班提前做好了准备,一个小时后,400多斤饺子全煮好了,而且破的很少。过年大会餐,大家吃的酒足饭饱,非常开心。不知谁带的头,知青们找来木料,燃起篝火,火光直冲夜空。那一晚,大家毫无睡意,围着篝火,喝着酒,唱着歌……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山东省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月22日 总第3632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