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激情燃烧的岁月

作者:王 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2-09 星期二

    儿时常听外公讲起他修铁路的故事。外公戴着眼镜,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说,他年轻时是新中国第一批铁路工人,他修过的铁路从兰州到乌鞘岭,从集宁到二连浩特,修铁路,打隧道,肩扛枕木、铁锤碎石、铁锹洋镐修路基、人工固定铁轨……外婆跟着外公住在一节火车车厢里,常年四海为家,妈妈就出生在他们的宿营地。小时候听到这些只觉有趣,长大后才深切体会到故事里的真正含义。直至今日,父母讲起外公修建铁路的故事时仍是满脸自豪,乘坐火车时,他们指着沿途的一个个隧道骄傲地说:“这一路上的隧道大多是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爸爸参与修建的!”

    我常常想,也许是因为从小对铁路建设的特殊感情,所以多年以后我的小家庭也是一个工程家庭。我丈夫像极了外公,投身于祖国的基础建设,四海为家;而我也像极了外婆,工地在哪,家就在哪。

    在中铁二局这个大家庭里,我是一名档案工作者,出于工作需要以及对档案的浓厚兴趣,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公司每个年代的文书档案,欣赏了我所能看到的每一张照片档案。在翻阅一些年代久远的历史档案时,我看着一张张薄薄的、泛黄的纸张,一份份手写的稿件,一个个或工整或潦草的蓝色钢笔字,一张张或严肃或活泼的老照片,有一种瞬间穿越到过去的感觉,我的思绪会深深地沉浸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仿佛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中铁二局前辈为祖国建设辛勤付出的身影:他们扛起“开路先锋”的大旗,远离故土,跋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通了一条条交通大动脉,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把点点灯光撒遍了祖国的各个角落。我仿佛看到了勇闯深圳的前辈们住在四面透风的牛毛毡棚子里,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锅,用毛巾当锅盖,他们不畏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铺开一张张工程图纸,彻夜研究,为干好在深圳的第一个工程而努力奋斗!我仿佛看到了朝气蓬勃的前辈们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在通往未来的路上阔步前行!

    再看着眼前这一册册沉甸甸的珍贵档案,它们像一排排士兵,整整齐齐地站立在档案室的陈列柜里,又像一位饱读诗书的姑娘,浑身散发着阵阵书卷香……我经常会被这些不会说话却满是故事的档案所感动,因为它们庄严地记录着深圳公司在特区的创业史和奋斗史:1981年至2020年,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由孙永福总队长带队,在荒滩上“安营扎寨”、勇闯深圳;公司在深圳修建第一个工程——远东饼干厂,修建第一个五星级酒店——南海酒店,修建20世纪90年代深圳最大的立交桥——雅园立交,修建第一个高铁站——深圳北站等。这一栋栋高楼、厂房,一座座桥梁、隧道,镌刻了公司的辉煌成果,记下了公司为特区建设和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着这一条条川流不息的道路,一座座变天堑为通途的隧道和桥梁,还有这城市里一望无际的霓虹……这一切让我们引以为傲。我想,以后我们的孩子也会指着某个建筑骄傲地说:“这是我爸爸参与修建的!”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2月8日 总第3639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