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

——杨靖宇将军悲壮恢宏的最后岁月

作者:柳泽宇 曲 迪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2-19 星期五

    据吉林省档案馆馆藏的一份日伪档案记载:南满党(军)的最高领导者、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在东边道地带活动,扰乱后方“治安秩序”,积极策划收复失地,持续不断地实施抗日策动。但他无法与日满军警猛烈积极的“讨伐行动”相抗衡,便率领部下转战四处,进而又转为分散行动,至1940年2月中旬,仅余数名士兵,最终仅余一人。2月23日,在濛江县城西南方6公里的三道濛江河岸被西谷警佐指挥的通化省警察讨伐队击毙。通化省为了将这一消息告诉普通民众,在街区内各重要地点发布通告,同时还利用飞机散发传单进行宣传。

    这份档案再现了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在最后的岁月中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战斗至牺牲的悲壮画面。

陷入饥寒交迫的境地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的一份由“野副讨伐队司令部”形成于1939年12月31日的《讨伐旬报》,记载了12月21日至31日,杨靖宇率领部队与日伪军警进行了3次战斗,参战人数最多的一次是24日,杨靖宇率领大约400人。此次战斗杨靖宇所部牺牲了36人,被掠夺了步枪、手枪等枪支弹药以及大豆、毛毯等生活物资。然而,日寇的迫害与现实残酷的处境并没有让杨靖宇将军放弃抗日救国的理想。杨靖宇率领部队转战各地,与敌周旋。仅据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在1939年10月至1940年2月,杨靖宇所部与敌战斗了40余次。其中,1940年1月21日至31日,杨靖宇所部与日伪军警交战9次;2月1日至10日,杨靖宇所部与日伪军警交战12次。在2月5日这一天,日军名古屋队与杨靖宇所部60人在濛江县第五区老爷岭东南方10公里的587高地发生了一次战斗,我方牺牲了13人,所携带的骑兵枪、毛瑟枪、手榴弹等枪支弹药,以及仅有的高粱、大米、馒头、腌制品、防寒服等生活物资均被日军掠夺。7日是当年的除夕,这一天,杨靖宇所部与日伪军警进行了3次战斗,从敌方掠夺的物品来看,此时杨靖宇所部几乎不具备可以生存的食物,余下的枪支弹药丧失殆尽。杨靖宇所部愈加陷入饥寒交迫的境地。

日伪档案记录了1940年1月21日至31日杨靖宇所部与日伪军警交战9次

    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杨靖宇所部只有依靠民众的支援才能生存下去。然而,日伪军警深知抗日军民的鱼水关系,为切断抗联部队与民众之间的联络,早在伪满洲国建立不久便开始实施残酷的“匪民分离”政策,建设“集团部落”,实行保甲制度,一经发现有“通匪”行为,立即处以严刑,并株连全村。1939年10月之后,日伪军警推行直指杨靖宇率领的抗联一路军的“野副大讨伐”,更加强化了这种措施,从而断绝了抗联部队的物资来源,加剧了杨靖宇所部的生活困难。

“以寡少的兵力殊死反击”

    据吉林省档案馆馆藏的日伪档案记载:1939年10月,在桦甸南部地区的杨靖宇与方振声率领的150人“开展着活跃的游击战,巧妙避开讨伐队的锋芒,聚散离合,随处出没”,同时一方面开展筹粮工作,一方面向普通民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1月,“南满党(军)策动依旧执拗且影响深远,并未屈服于前期至今日满军猛烈果敢之大讨伐,始终以长期抗日为斗争口号,冒进于恢复失地梦想之贯彻”。12月上旬,杨靖宇“从吉林省桦甸地区侵入通化省濛江、抚松地区,其后渐次南下,率领直系部队潜伏在临江、濛江、金川县境地带”。此外,他们“巧妙地进行离合集散,机智地避开日满军警讨伐队的锐锋,同时进行顽强的抵抗”,日伪军警如此形容杨靖宇所部的战斗状态:“猛烈的应战,以寡少的兵力殊死反击。”

    艰苦的战争环境,没能压倒这位钢铁战士,杨靖宇将军在最后的岁月中依然信仰坚定,捍卫使命,巧妙发动游击战,时而分散,时而聚集,积极袭击日伪军警的重要据点,毙敌多数,争取了一定的抗日物资,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在杨靖宇的领导下,南满地区中共党组织体察民众之需,激发民众抗日热情与民族意识,指引他们如何从侵略者手中夺回国家主权,堂堂正正重新选择生存之道,让他们加入到民众创造历史的队伍之中。在其努力之下,民众积极主动加入中共各级党、团组织,冒着以“通匪者”罪名被处决的危险主动给抗联队伍补给粮食、衣物等物资。

    杨靖宇将军牺牲前的百日,叛徒层出,物资断绝,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依然“固执地进行抗日斗争”,主动出击,与敌周旋。据档案记载,杨靖宇将军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依然积极策划收复失地,持续不断地实施抗日策动”。

树立不朽丰碑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以身殉国。据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杨靖宇将军事迹》记载:“将军殉国后,敌人将将军遗体剖腹以示众,在肠胃中发现充饥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观者下泪。……而后又将将军头颅铡下,装在木箱内为宣传演讲所用。”

日伪档案记录了1940年2月杨靖宇艰难战斗直至最后牺牲的过程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其遗骨被埋葬在牺牲地濛江县;抗日战争胜利后,濛江县人民政府在1946年初组织当地群众修建杨靖宇墓,濛江县也因此更名为靖宇县。杨靖宇烈士遗首在被日伪当局示众后于1940年底运送至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医务课保存;1948年长春解放后,烈士遗首被临时安置在亚光医院;同年12月,烈士遗首被转运至位于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内保存。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瞻仰杨靖宇烈士遗首后,提出“于抗日联军主要活动地区修建杨靖宇将军墓”的建议,通化地区据此建议向上级请示修建杨靖宇烈士陵园事宜;1954年5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复同意在通化市筹备修建杨靖宇烈士陵园,并于7月开工建设。在陵园建设过程中,吉林省全力筹措建设资金、建筑材料确保工程进度,当地机关干部、企业职工、中小学生也自发参加义务劳动,陵园全部建设工程于1957年秋季竣工。在陵园建设的同时,吉林省成立了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委员会负责筹备公祭安葬大会事宜,1957年初至8月,公祭安葬委员会反复斟酌大会程序,并就碑文、祭文、会议流程等问题多次向中共中央报告请示。

1958年2月,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委员会向拟邀参会人员发送的信函。

    1957年8月中旬起,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大会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展开。8月底,杨靖宇烈士遗骨由靖宇县移至通化市,遗骨经石膏塑形后等待迎归遗首进行安葬;9月25日,黑龙江省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恭送杨靖宇烈士遗首大会,运送其遗首的列车到达通化后,通化市党政军民在火车站举行了隆重的遗首迎归仪式。1958年2月6日,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委员会发布启事,定于杨靖宇将军殉国18周年纪念日之际举行公祭安葬大会。23日,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大会在新落成的陵园内如期举行,大会现场悬挂着烈士的巨幅遗像,两旁整齐摆放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金日成等人送来的花圈、挽联,万余名群众到场参加公祭仪式,杨靖宇烈士遗首与遗骨终于在其殉国18周年后合葬于青松翠柏环抱的陵墓之中,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郭沫若曾挥毫写下一首诗《咏杨靖宇将军》:“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旆满山河。”

    文中所示档案为吉林省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2月19日 总第3642期 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