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她在西藏修复档案

作者:赵 越 黄文霞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2-20 星期六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时光磨砺,纸质档案会被腐蚀、破损甚至湮灭。为了让珍贵的档案得以永久保存,在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有着这样一批“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的档案修复匠人正在默默延续时代记忆。

“档案医生”她一当就是33年

    达珍是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从事档案修复工作至今已有33年。

    毛笔、糨糊、排笔、喷壶、软毛刷、棕刷、镊子、毛巾……一张红色的大漆案子上,整齐摆放着一件件修复工具,达珍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拿着毛巾、喷壶、镊子,给脆化的档案加湿,用糨糊粘上藏纸加固,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修补档案上的破洞。除尘去污、配纸、展平、修复、排湿、上墙、下墙、修边、填写工作单、入库……每一个步骤,她都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多年从事档案修复工作,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对此,达珍说:“要有耐心、坐得住。手工修复档案,基本源于传统的书画装裱技艺。通俗地说,我们这儿就像是一所‘档案医院’,档案修复人员就是给受损档案‘看病’的医生。档案修复工作是精细活儿,对技术要求很高。”

    历史档案和纸质文物在达珍手上“零破损”“零丢失”“零污染”“零涂改”。她被同事亲切地称为“档案医生”。30多年来,达珍累计修复了上万卷档案。执着的信念,坚定了她孤独的背影。

西藏档案修复“开拓者”

    时间回到1989年。那一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达珍与4位同事一起被派到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上海市档案馆等单位学习档案修复技术。经过勤学苦练,她们掌握了档案修复的基本技能。这期间,中央档案馆档案修复老师史凤莲、刘小敏精湛的档案修复技艺和她们对事业的崇高追求,给年轻的达珍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0年初,达珍和4位同事一起回到西藏,迅速投入档案修复工作中,修复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精进。

    达珍说:“在档案修复工作中,我觉得最难的是遇到破损特别严重的档案,有的甚至都成了‘档案砖’,这种情况就很难下手。”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达珍终于攻克了这道难关。自此,达珍与同事们正式开启了西藏档案修复工作。同时,她们也成为西藏档案修复的“开拓者”。

    在达珍修复的上万卷历史档案中,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幅由慈禧太后亲绘的《茶兰图》。当时,这幅字画面临着中间断裂、霉变板结等情况。在达珍与另外两位同事的合作下,仅仅用时一天,就修复成功,使其再次焕发光彩。后来,在达珍的不断努力下,一幅幅珍贵的明清字画重获新生……

对症开“药方”

    古人云:“不遇良工,宁存故物。”30多年来,达珍在档案修复工作中,循物理,秉良工,使历史档案的生命得以延续。

    达珍说,在西藏最常见的档案破损是边缘缺损、带鼠尿、被鼠咬、霉烂、断裂,也有个别虫蛀现象发生。

    受损档案拿到手后,首先要做清洁除尘工作。由于每卷档案的“病情”不同,因此,“档案医生”会开出不同的“药方”。一般来说,遇到相对复杂的修复任务,“档案医生”会在档案修复工作开展前讨论修复方案,准备修复材料。为了使修复纸张与原档相近,还需反复试验不同纸张组合的厚度、强度,最终搭配出最佳效果。

    有时候,达珍也会面对原档残破、碎片较多,存在酸化、絮化现象,造成拼对和揭旧工作的困难。对此,需要正面拼对字迹后,再翻转至反面揭旧、修补,托纸加固后对正面再次检查。达珍说:“纯手工修复一页档案,一般需要10多道工序,很考验手头功夫。稍微简单的,一天能修复2件至3件;相对复杂的,则要花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

用档案定格历史瞬间

    去年12月27日,2020年度“西藏工匠”命名发布仪式在拉萨举行,达珍荣膺2020年度“西藏工匠”荣誉称号。

    30多年间,达珍熟练掌握了历史档案修复、古籍修复、字画装裱及唐卡装裱等传统技艺。回首职业生涯,达珍说:“档案修复工作看似神秘,实则平凡。我热爱这份工作,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用档案定格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瞬间。”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2月18日 总第3641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