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牛年品读咏牛诗

作者:缪士毅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3-23 星期二

    “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明·李东阳)。牛年到来之际,高哦低吟如此美妙的咏牛诗,颇有一种闲中取乐的享受。

    我国养牛历史悠久,又是诗的国度。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牛为题材,留下了很多咏牛诗句。《诗经》中就有“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日至夕矣,羊牛下括”之吟唱。四川的川东龙溪上游石牛滩的诗碑上的一首咏牛诗,相传为唐代诗仙李白所作,诗云:“怪石崔嵬好似牛,江边独立几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嫩草平铺难入腑,长鞭任打不回头。从今鼻上无绳系,天地为栏夜不收。”诗仙吟咏的石牛诗,写牛有石形,写石有牛神,形神浩荡,堪称咏牛诗中之玑珠,百品不厌。唐代元结的《将牛何处去》:“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唐代袁牧的《骑牛》诗:“相牛之背笑不休,此是人间安稳处,七十老翁有所求。呼僮扶上不拖空,牛亦相怜身不动。”皆描述了牛与人和谐相处的温顺性情。宋代王安石的诗句“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极力颂扬了耕牛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宋代梅尧臣的《牛衣》:“覆牛畏严霜,爱之如爱子。朔风吹栏牢,御冻赖苴枲。恶薄将异鞯,贫栖乃同被。重畜不忘劬,老农非可鄙。”诗里行间表达了老农爱惜牛的情形。清代王廷扬的《斗牛诗》:“进退变化若有知,腾跨牛背声唏唏。必然跃下猛抵顶,落头倒项相挎持。”描写了民间斗牛活动的场景,扣人心弦。

    在咏牛诗中,不少是与十二生肖诗相联系的。南北朝诗人沈炯的《十二属相诗》:“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蹠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窗悠哉。”诗中的“牛”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十二生肖诗:“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诗句充满了生活气息。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诗:“老鼠不留隔夜粮,水牛身上拔根毛。画虎不成反类犬,兔子不吃窝边草。天龙难斗地头蛇,打蛇要打七寸处。好马不吃回头草,羊毛出在羊身上。青肚猴子教勿乖,偷鸡不成反蚀米。打狗要看主人面,千年老猪老蚀食。”这首诗俗中有雅、自然贴切、妙趣横生。

    在一些咏牛诗中,以牛为题材的画上所题的咏牛诗,使诗意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意。南宋陈与义的《题牧牛图》:“犊儿狂走先过浦,却立长鸣待其母。母子为人实仓廪,汝饱不惭人愧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颇有情趣。民国初年,知名学者黄浚为画家王梦白“十二生肖图”所写的题画诗:“世情偃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生平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梨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窗伴幽独。板桥狗肉何可羡,当羡东坡花猪肉。”此诗不但每句嵌有生肖名,而且皆有典故,令人颇感风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就儿时放牧祖母给系一铜铃事,画成画并题上了诗:“祖母闻铃心始欢,电曾总角牧童还,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诗画交融,饶有韵味。

    牛在诗句中的出现,为诗增加了几分乡村气息,尤其是牧童骑跨牛背、横吹竹笛的情景,更是增添了咏牛诗的田园山野情趣。唐代陆龟蒙的《牧牛歌》中的诗句“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岛立”,句句洋溢着村野乐趣,清新又迷人。唐代栖蟾的《牧童》诗:“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沐在春风里,浴在春雨中,牛自由骑,山任我行,何等怡然,令人陶醉。宋代陆游的《牧牛儿》:“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衣穿江风冷,笠败山雨急。长陂望若远,隘巷忽相及。儿归牛入栏,烟火茆檐湿”,宛若一幅农家写意画,充满乡村气息。宋代黄庶的《咏牛诗》:“晓牧侵星大暑天,昼寻芳草绿荫眠。春牛不使冲残日,归来黄昏饮小川。”虽粗粗几笔,却很有田园韵味。宋代雷震的《村晚》一诗:“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人极佳地表现了农村牧童的天真意趣,写得迷离诱人。元代诗人萨都剌在《上京即事》中的诗句:“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诗人从牧民生活的角度描写了塞外春夏放牧的旖旎风光,别有情调。

    诗人们所处的境遇各异,抒发的情感也往往不同。如宋代李纲的《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诗中刻画的那头病牛,虽然精疲力竭,但还想着为了众人温饱再多耕一些田,从中生动地折射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清代杨晋《柳塘春牧图》题诗:“牧童牛背绿杨烟,断续歌声独往返。不与人间荣辱事,满蓑风雨亦尧天。”流露出诗人不愿参与世间争斗,淡泊名利的豁达心境。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牛也有吟咏,常以牛喻人或自喻。在延安时期,爱国将领续范亭曾写诗赠林伯渠,其中写道“年来足迹遍神州,革命先锋一老牛”,高度赞扬林伯渠牛一般的奉献精神。谢觉哉读后,心有所感,也和了一首诗:“六十年华似水流,耕田服贾遍神州。牛心未改牛颜改,待我归来看铁牛。”表达了对革命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令人敬佩。

    牛,自古被视为勤劳的象征。牛年,将激励我们争做新时代的“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共创美好未来。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3月22日 总第3655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