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文库 > 随笔

乐居乡下的姐姐

作者:湛 云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05-14 星期五

    姐姐已到耄耋之年,电话里经常听到她清晰响亮的声音,并伴有朗朗笑声,一如年轻时的她。

    不久前,我携妻子去看望姐姐。她早早在大门外迎接,看到我们热情招手。我仔细地打量着她: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一头仅掺有少量银丝的乌发……所有这些,怎么也让人看不出她是一位耄耋老人。我给姐姐带来了一些食品、衣服等。她见状笑着嗔怪道:“不要再给我带东西了,你看我的屋里吃得、穿的、用的应有尽有!”

    姐姐的房间窗明几净,床铺整洁,地面清扫得一尘不染,一进门的四方桌上,摆放着牛奶、面包、饮料、水果等。看得出,她的生活质量、条件都很不错。“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日子过得这样好”,这是姐姐常说的一句话。显然,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我望着幸福快乐的姐姐,脑海中映现出她过往经历的苦难。姐姐出生在乱世,十几岁时随父母闯关东,曾沿街乞讨,后又随父母死里逃生,从长春返回故乡。一路兵荒马乱,艰难前行,一天到晚,很难吃上一顿饱饭。就是这样,十几岁的姐姐还背着不满周岁的弟弟,一步一步,穿江越河,忍饥挨饿,最终回到了故乡。

    在家乡,父母分到了土地、房屋,日子安定了,姐姐出嫁了。姐姐和姐夫相敬如宾,恩爱有加,生儿育女,克勤克俭,日子过得温馨幸福。可是好景不长,姐夫在20世纪80年代去世了,姐姐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你姐姐的命苦啊!”父亲活着的时候常这样说。提起此事,姐姐都会跟我说:“苦啥啊,现在早不苦了。特别是这几年,孩子们都成了家,日子过得都很好,对我都很孝敬,送吃的、喝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发愁的事儿……”

    我拿出几百元给姐姐,她说什么也不要。外甥告诉我:“以前,村里人都穷,日子过得苦。现在,村里都脱贫了,人们的日子过得都不错,再也不会为吃喝发愁了。村里的人们都有社保,村里还专门给老年人发放补贴,母亲每月都能领几百元。大家没病没灾,有吃有喝,花不了多少钱。如果需要看病,也都有医疗保险,如今也都不算什么大事了。”

    “您平时都干些什么啊?”我问姐姐。“闲不住。天冷的时候,我们几个老太太在一起打打牌,没有输赢,图个高兴;天暖和了,外出走走转转;天热时,和村里的人们坐在苹果树下聊天……”姐姐的一番话,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快乐而幸福的晚年:一是衣食无忧,二是有病能医,三是儿女孝敬。这几条,姐姐都具备了,所以,她乐居乡下。

    我多次恳切地邀请姐姐到城里住些日子,但她说什么也不肯来。如今,我见到姐姐,陪姐姐聊天,彼此心中都很欢喜。距离姐姐家不远,有一片旷野,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终于让我明白了她不愿进城的道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5月13日 总第3677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张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