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往事回眸

昼夜奋战大沙河

——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济宁县接庄公社后袁大队填洼平地造良田

作者:王如景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1-02 星期二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山东济宁人民世世代代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劳作,开垦出一片又一片良田,用汗水浇灌着四季,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济宁人民曾留下过许多战天斗地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济宁地区,正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大干社会主义的年代。当时,山东省济宁县接庄公社曾有一片荒不可耕的百亩大沙河洼地,对此,人们只能“看洼摇头,望沙兴叹,逢淹打寒战”。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机械化还没普及,老百姓实在有心无力,只能看天吃饭。关于在这里试种庄稼的情况,相关史料里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年年受灾年年荒,淹死庄稼茅草旺。”

    1971年后,济宁县接庄公社曾相继组织改造过娘娘洼,深挖过小新河,建造过几处排灌站,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就是没治理过这大沙河,因此,治理大沙河成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块“心病”。直到1975年11月,这里才盼来了大规模的邹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终于将大沙河洼地治理纳入了邹西白马河流域战区会战的计划中。得知消息后,期盼改变家乡面貌的广大群众兴奋地敲起鼓、打起锣,放起鞭炮庆祝开工,就像参加过当年会战的一位老大爷说的那样:“日日想,月月盼,等来了邹西大会战。”

1975年11月,山东省济宁县接庄公社后袁大队群众参战改造大沙河编队出发的场景。

    当年,组织大沙河洼地治理的是邹西白马河流域会战济宁县接庄公社战区。按照会战惯例,战区内有会战工程的村庄、生产队,劳动力一般不外派到其他战区劳动,其他战区的劳动力按上级要求视情况调派支援。这下让后袁村各生产队的群众高兴极了,因为他们村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上“战场”了。1975年冬,后袁村有127人参加了接庄公社的“野战军”,370多人参加了填平大沙河的会战,群众参战热情很高,决心很大,有人还信心满怀地说:“我们只能大干,不能小干。干就干出个成绩来,让大沙河变良田,让子孙后代永远受益。”

    据档案记载,邹西会战那些年,济宁当地每年都要组织几万人上阵,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工程项目同期开工,各村的生产队都要出人出工,组成队伍按营、连编队“出战”,在组织上打破了县、乡区域属地的界限,实行劳动力跨区流动作业机制,上下联动,纵横协调,左右兼顾,统一调度,相互支援,像军事化一样管理和组织大家参与劳动。为此,他们还组建了“野战突击连”,专门瞄准改造工程中的“硬骨头”攻坚。经过济宁人民群众的昼夜奋战,大沙河一改那“春秋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种地不打粮”的历史,片片良田终于替代了荒草遍野。

1978年11月,山东省济宁县接庄公社后袁大队的女同志们推运沙土的情景。

    邹西白马河流域会战开始于1975年秋后。在这次会战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挑灯夜战大沙河”的场景,当地不少群众后来回忆说:“会战正是三秋之后的冬季农闲季节,天气转冷,寒风呼啸,但工地上的人们却干得热火朝天,额头冒汗,棉衣被汗水浸透,年轻的脱掉了厚衣裳,力壮的扒下了棉布衣,呼啸的北风再刮也不觉得有多冷,而是感到凉快不少,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真是不得了。”而在会战的队伍中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参加过当年会战的一位老大娘说:“我们年轻的女同志就爱凑在一起干,有一股要与小伙子比拼角逐的劲儿,我们几个人负责一辆车子,有装的,有拉的,干得很是起劲又不亦乐乎,这可调动了不少小伙子的拼命三郎精神。”广大的青年、妇女、民兵和社员,人人都在为会战贡献力量,他们冲锋陷阵,日夜战斗在填平大沙河的工地上,任劳任怨,而这样一干就是三四年,直到1979年开春才结束。

    “这里是工地,也是战场,更是一个大熔炉。”直到今天,只要踏上这片土地,提起当年的会战故事,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老大娘们都会打心底里高兴地说:“感谢共产党,多亏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邹西大会战,才有了今天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付出再多也值了!”

    文中所示照片档案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0月29日 总第3748期 第三版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程子淇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