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人物纵横

恨不抗日死 悠悠爱国情

——吉鸿昌与多伦之战

作者:李荣华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1-29 星期一

    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3年2月,日伪军兵分三路向热河省进犯,国民党的热河省主席不战而逃,百余日军骑兵轻而易举地侵占省会承德,热河全省沦陷。随后,日本侵略者又将矛头直指华北。驻守长城的中国军队,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推动下,奋力抵抗。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驻守长城的中国军队得不到有利支援,伤亡惨重。

吉鸿昌

国土沦丧 军民奋起

    1933年4月29日,日军出兵侵占了察哈尔省重镇多伦。5月,日伪军继续南侵沽源、宝昌、张北等县,察哈尔省告急。此时,国民党政府依旧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一时间群情激愤。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抗日旗帜,主张各武装力量联合抗日。

    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推动下,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不仅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帮助,还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抗日同盟军主要由冯玉祥、吉鸿昌等旧部、从东北三省和热河退到察哈尔省的抗日义勇军以及原防守长城各口的部分爱国军队组成。为了壮大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发动北平、天津等地的学生来到张家口参加抗日同盟军。许多不堪日寇压迫的工人、农民也积极加入进来。抗日同盟军很快由数千人发展到10万余人。

    6月中旬,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召开军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同盟军的纲领等决议案。会后,冯玉祥任命方振武为北路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北上迎击日伪军。

冲锋陷阵 收复多伦

    6月22日,吉鸿昌率抗日同盟军主力北上,与日伪军展开激战。6月下旬至7月初,抗日同盟军连克康保、宝昌、沽源等县,军威大振。在克复沽源后,吉鸿昌率部直捣多伦。当时,驻扎在多伦的日伪军有2000余人,不仅配有大炮、机枪等精良装备,还有驻扎丰宁的日寇与之互为犄角。吉鸿昌部的装备则相对简陋,部分士兵仅有一把大刀傍身,敌我装备悬殊,战斗困难可想而知。战前,吉鸿昌根据多伦及其周围地区的敌情报告,决定兵分三路进攻日伪军,并立下了“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

    7月7日晚,收复多伦的战斗打响了。抗日同盟军的将士们视死如归,奋力拼杀。吉鸿昌率敢死队向敌军发起进攻。但敌军以坚固工事藏身,龟缩城内,凭借炮火优势负隅顽抗。直至10日,多伦仍久攻不下。11日,吉鸿昌再次命令部队发起进攻,但敌军派出飞机不断轰炸我方阵地,致使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放弃强攻。入夜,吉鸿昌急中生智,派遣副官率领精兵40余人乔装成百姓、商贩携带武器,分批潜入城内,伺机行动。第二天拂晓,由于天气原因,敌机无法起飞,吉鸿昌立即命令部队向多伦城发起猛攻。一时间,日伪军被抗日同盟军的士气吓得不知所措。此时,已潜入城内的士兵也鸣枪响应。敌军不知虚实,以为我军已经入城,军心大乱,由多伦城东门仓皇溃逃。克复多伦,全国各地爱国抗日团体和知名爱国人士纷纷致电祝贺。

    7月12日,冯玉祥发表通电,详细叙述了收复多伦的情形:“我吉鸿昌更亲率敢死之士,肉袒匍匐前进,爬城三次。敌以机枪扫射,反猛攻手溜(榴)弹,致未得手。计是役共伤亡我团长以下官兵共二百四十余员名。真日八至九时,又由东飞来敌机三架,掷弹四十余枚,但多未命中。真戌我吉总指挥鸿昌严令所部奋死猛扑。迄至今晨九时四十分,我军全部始由南、西、北三门攻入多伦城。复经巷战肉搏三小时之久,日伪残敌始由城东门仓皇窜出。刻我军正向东追击中。多伦至此已为我抗日同盟军完全克复。”由此电文可见,吉鸿昌部收复多伦的决心、身先士卒的勇气及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功彰史册 英名永垂

    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后,又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提振了全国民众抗战的信心。

    这种积极抗日的局面却被国民党所不容,称之违反了与日方签订的《塘沽协定》,继而对抗日同盟军进行了残酷镇压。冯玉祥在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被迫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吉鸿昌则率部战斗至10月中旬,随后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934年,吉鸿昌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他积极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袭击受伤,并遭逮捕,后引渡到北平军分会。敌人使出种种手段,迫害逼供,他大义凛然地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

    11月24日,蒋介石密电,令北平军分会将吉鸿昌“就地枪决”。临刑前,吉鸿昌从容执笔,给夫人和亲属留下了遗嘱。在刑场上,他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1933年7月,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为呈报冯玉祥克复多伦致蒋介石等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1月26日 总第3760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