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 > 珍档秘闻

杭州小河驿:历史变迁中的四个时间节点

作者:任 轩

来源:中国档案报

2021-11-29 星期一

    对于大地上的任何一条人工河而言,最初的诞生,都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随着一代代沿河而居、船来客往的三教九流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融合与再生,进而形成一种活态文化现象。杭州小河驿,便是如此。

航拍小河直街 余文华 摄

    13世纪的漕运河道

    在时间的长河里,地名变迁已然司空见惯。从会安桥到奉口的这条河流,不仅历经名称变更,还存在不同段落不同名称之事。从会安桥到和睦桥一段,称为小河;和睦桥以北,则称西塘河,而在13世纪,这条河有个统一的名称——新开河。

    1247年,杭城大旱,城内河道、城外运河皆有干涸。吏部尚书兼临安知府赵德渊决定为运河引入东苕溪的水源,即开浚北新关到奉口的河道,沿河修筑塘路。该河于当年七月通航,成为江南运河进入杭州的又一通道。后来,它又被称为宦塘河、奉口河,也就是今日的小河。它曾北通苏州、湖州、常州、秀州、镇江,与城内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相连,为湖墅一带后来的繁华和杭州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这并非一条完全新开凿的河道。此河始于何时,已难考证,但在赵德渊开浚的60年前,已在通航使用。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六月,杭城久旱;七月,杭城闹蝗灾;十一月,宋高宗赵构驾崩。赵构的病和京城接连的天灾,使宋孝宗赵眘焦头烂额,先是“画龙祈雨”,后又亲自前往太一宫、明庆寺祷雨,最终决定利用开浚的方法解决旱灾问题。再早七年,即淳熙七年(1180),此河也因久旱导致断流不能通航,守臣吴渊奉旨开浚,历七天而成,解决了杭城的缺粮问题。当时的杭城是南宋的首都,因此,小河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城之命脉,还是国之命脉。

    这条河一直沿用到近代,从民国开始,人们便以“小河”称之。随着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日渐发达,小河的功能正逐步丧失,昔日的漕运水道,已成为今日的景观河道。许多去过小河直街的朋友,都一致认为这里是杭州现存的最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历史文化街区。一种兼具古老文明和现代风情的新市井韵味,正在小河两岸发育。

    康乾盛世御码头

    在杭州,知道乾隆御码头的人有很多,但知道康熙御码头的人,可能寥寥无几。《湖墅杂诗》中写有旧码头与新码头,《湖墅小志》进一步表明:“湖墅有两马(码)头,为官家迎送往来之所。旧马头在河塍,新马头在宝庆桥,乃高庙南巡时改设于此。”乾隆御码头,在现今运河东岸复建的御码头景观的斜对面,为河的西岸与霞湾桥的交界处。康熙帝南巡时,使用的是北新关码头,且称之为河塍码头。该码头从1689年至1756年都是御码头,共承担了六次接驾任务,其中五次迎接康熙帝,一次迎接乾隆帝。

    河塍确切位置在哪儿?《湖墅杂诗》引《湖墅志略》所载:“河塍,旧名钞关,一名荆街。”钞关就是北新关,荆街是由明万历年间,时任北新关主事的荆之琦所修筑的关前马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适逢康熙帝六十大寿,浙省官民为感谢康熙帝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年(1711)蠲免浙省钱粮,及当年又蠲免历年旧欠,在荆街康熙御码头旃坛寺前立万寿无疆碑。而后,乾隆帝每次南巡时,杭州的士绅百姓均在此碑前跪道迎送。

    明朝政府据桥设关,桥就是老大关桥,当时叫北新桥。其位置,据《杭州市拱墅区地名新志》(2002年版):“原大关桥位于新桥以北300米处。大关桥,1955年新建的三孔梁式桥。”如此说来,康熙御码头便应该是在现今纤夫广场至大关桥之间的运河东岸临水之处了。

    抗日红色驿站

    在一张日本“支那派遣军测量班”绘制的杭州地图上,清晰地写着“小河站”,其旁边为京杭公路。这是一份标有红色“秘”字,比例为五万分之一的地图,始绘完成时间为1915年6月,日本军方出于战争目的在1932年12月进行修正,京杭公路便是在这次修正中加入进去的。

    京杭公路在当时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小河车站是京杭国道的起点,周边是拱宸桥日租界和湖墅地区,亦占据重要位置。1937年杭州沦陷后,从拱宸桥到富义仓,都被日军占领,其中有个岗亭就设在康家桥上。而小河直街的一些店面,便成为了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地下联络站,是抗日爱国人士们的常到之处。1939年初,某日下午4时许,三名日本兵搭乘从拱宸桥开往城内的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刚过小河站不久,就被国民革命军28军62师8连连长余坚忍率领的便衣侦察队伏击,击毙两名,活捉一名,沿着水路带回余杭驻地。1941年,几个日本兵在康家桥直街被藏在茶馆中的便衣队打死。日军疯狂报复,放火焚烧得意楼茶店,大火延烧数小时,焚毁民居多处。回望过去,在浴血奋战的历史长河中,小河驿的军民同仇敌忾,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小河驿,亦是红色之驿。

    20世纪的货运集散地

    从会安桥往北到登云桥,小河东面的地块——这片小河与运河交汇处的沙洲,曾叫会安村。这里之前是水上的地理界标,明嘉靖《仁和县志》在划段介绍桥梁时,便将“自会安村往北至德清武康界”划为一个段落。

    会安村的地形像龙舌,《北关八咏》之“龙舌清流”说的便是此地。1951年,国营华东内河轮船公司浙西分公司在此建立,后该公司不断拆分、并购、重组,直至1995年5月,组建为杭州港航实业总公司。虽然历经数次更名,但在小河直街改造之前,公司地址一直为会安桥附近的原小河路26号。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港航公司与运河之间的空地都是杭州货运和油运的集散地,承载过杭州城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重要运输任务。按照生产货物的不同,又将其分为一号坝、二号坝、三号坝。一号坝与二号坝是人力码头,拉钢丝车装卸各类杂货;三号坝则是一台吊机,后被保存下来,成为“航泊三水”景观的一部分。从三水交汇处到哑巴弄,与会安桥隔水相望的地方,即康家桥东南堍至运河边的地块,以前也是码头,杭州人称之为“哑巴弄百杂货码头”。

    从隋代的钱塘仓,到后来拱墅粮食仓库、康家桥南的杭州纺织业丝绸公司大关仓库,可见小河地区是商业十分密集的地段。杭州近代货运工业的发展,写入了这片土地的地心处,那些沿河码头和仓储建筑不仅是杭州城市发展历史的记录,也是运河初始形态的本身。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1年11月26日 总第3760期 第四版

 
 
责任编辑:杨太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